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谁?”
“您比如说我的义弟李思文,是吧,若不是他及时送回消息,陛下现在不还是在烦心么?可以这样说,三省六部的宰相尚书没为陛下排除的忧患,我义弟的一封信便为陛下解决掉了,如此大功,不应该赏么?”
李世民听出什么意思了,无奈笑道:“你倒是能牵强附会,那李思文是给你传递消息,又没给朕传递消息,朕要赏也是赏你,但你功过相抵了,朕便不赏了,与他有什么瓜葛?你把功劳安在他的身上,说不通。”
“怎么能说不通呢?”李牧赶紧道:“消息是他传递的吧?这总是事实吧。陛下也不能不讲理呀,臣的义弟怎么给陛下传递消息?他一个小小的折冲校尉,没有直接上书给陛下之权,若是通过正常的渠道,先到吏部,然后中书门下,怕是陛下看到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后了,还能有什么用处?这是权宜之计呀,臣的义弟肯定是想到,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看到了消息之后,一定会马上通知陛下,臣也是这样做了呀,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臣的义弟李思文,乃是一个足智多谋,同时又忠心耿耿,一心想着陛下的少年英才,是我大唐不可多得的俊杰,陛下是爱才之人,如何能不赏赐呢?”
李世民愣愣地看着口若悬河的李牧,惊了,他不是没见过李思文,说句不好听的,就比那倒灶的纨绔少爷强一点,也不多。怎么到了他的口中,成了“不可多得”的俊杰了——这小子狡辩的本事,又见长了!
“陛下若是不赏,那便是不公!”李牧气哼哼道:“若陛下不公,臣以为,天下的有识之士,都不会以辅佐陛下为荣,宁愿归隐山林,也不会侍奉昏庸之主!”
李世民气极反笑,道:“呵!朕不赏赐李思文,朕就昏庸了?”
李牧心虚地避开李世民的眼神,小声嘟哝:“好不哪儿去。”
“好小子!”李世民无奈道:“这满朝文武,皇亲国戚,也就你敢把朕昏庸挂在嘴上了……好吧,不管怎么说,有心也好,无心也罢,你算是为朕办了件大事。那朕就给你个面子,赏赐李思文,你觉得赏赐点什么好?”
李牧激动不已,刚要开口讨要,就听李世民又补了一句,道:“官,不能再升,钱,也赏不了,爵位也不能升,除此之外,你想点别的。”
“我……”李牧差点一口气没把自己噎死。
李牧真心想问一句,除了官、钱、爵位,还有啥呀?堂堂皇帝,跟谁学的这么虚伪啊!你这还不如说老子就是扣,老子就不赏呢!
“唔……”李牧抿着嘴运气,李世民笑吟吟地看着他,得意的样子仿佛办成了什么大事一样。在李牧的角度看来,他幸灾乐祸的模样,比刚才得知鞠文泰的儿子死了更高兴呢。
“陛下睿智,臣不能及……既然陛下这样说,臣就替义弟讨一个可以回长安省亲的赏赐吧,还望陛下恩准。”
“可以,朕应了!”
由于李思文识人不明,把李有容带回了长安,李世民把他赶去定襄,旨意言明,非召不得还朝。这本就是一句气话,现在李世民早已经消气了,根本不算个什么事儿。李牧要求解除禁令,他也就顺坡下驴,应了下来。
“朕许他一年省亲两次,够了吧?”
“谢过陛下。”李牧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而且两次也确实够了。定襄距离长安路途遥远,若是一年四五次,那几乎都在路上了,李思文还是定襄的折冲校尉呢,身负守土职责,一年两次够用了。
“还有……”
“还有?”李世民撂下脸来,道:“李牧,你小子不要得寸进尺了,朕已经给了你面子,你还想要什么?”
“陛下误会了,臣这回是为了陛下,想给陛下出个主意。”
李世民皱眉道:“李牧,你还小,多看多学,家国大事,你先不要掺和,日后有的是机会。”
“求陛下让臣说完吧。”李牧央求道:“不然臣回家不好交代?”
“家?”李世民恍然,道:“你是为了你的丈人,是吧?”李世民瞥了李牧一眼,见他满面的焦急,玩心大起,冷着一张脸道:“你不说,朕还忘了!张家寨的事情,朕早就听说过。辗转陇右边陲,尽做一些走私的买卖,黑吃黑的营生!罪恶滔天,死有余辜!朕必杀之而后快!”
忽然像是刚想到似的,李世民惊讶道:“欸?张家寨距离定襄不远,正好给你义弟一个立功的机会,朕回宫就下旨,让李思文点起一府兵马,十五日内剿灭张家寨,还边城百姓一个安宁!”
“陛下啊……”李牧想也没想,立刻就跪了。李世民为何说这番话,他心知肚明的很。若不是故意的,怎么会特意点出李思文和张家寨,让他的义弟去剿灭他的老丈人?这不就是明着为难,就差把“快求我”写在脸上了么?
没有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演这一场戏,满足一下这位不正经的皇帝的奇怪癖好吧!
李牧紧紧地抱着李世民的大腿,哭声凄凉,可谓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陛下,臣切切请求陛下,饶恕张家寨的老小吧!陛下有所不知,张家寨的人,可都是一群可怜之人啊!遥想那二十多年前,天下大乱,灵州百姓颠沛流离,臣的老丈人张勋,不忍百姓惨死战乱之中,就带着一众的乡亲西迁,想要逃离战火,无奈天下烽烟四起,哪里安稳呢?他不想投靠突厥人,又心怀对前隋不仁,霍乱天下的痛恨,不肯归附隋朝欲孽义成公主,无奈何才结寨自保,落草为寇!”
“陛下也知道,张家寨是以走私为生。说是马匪,却更像是商贾。黑吃黑的事情不能说是没有,但与其他两伙马匪相比,绝对是凤毛麟角,不到被逼无奈之时,绝对不会动此念头的。他们的对头,也不是善良百姓,都是些穷凶极恶之徒啊!”
“三大马匪之中,唯有张家寨,是男女老少都有。与其说是马匪,不如说是一伙难民!陛下有好生之德,还求陛下给一个机会,令其招安吧!臣愿为老丈人作保,为张家寨作保,寨中老幼几千口,无一日不盼望回归大唐,请陛下给一个机会,让他们这些中原的子民,回归我大唐的怀抱中吧,陛下的仁义之举,必会载入史册,千载传扬!”
煽情到了激动之时,李牧竟还掉下了眼泪,泪水在脸上划出两条泪痕,看着倒真像是那么回事儿!
李世民也动容了起来,他本来就没把这点事当回事。马匪而已,疥癣之患,之所以没有动他们,并非是动不起,而是这些马匪成不了大气候,大军刚刚凯旋,没有倒出功夫收拾而已。
李牧为他的丈人求情,在李世民看来,也是孝道之举,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最后那句话。
载入史册,千载传扬。
一群可死可不死的马匪,能起到这样的效果,也算是有点用处了。
………………………………
第343章 如此报答
逐鹿侯府。
今天是众人在逐鹿侯府的最后一餐了,明日阖府就要搬到京东集的凤求凰去住,这座李绩赠与的府邸,也将进行改造,成为大唐第一家‘百姓医院’,由刘神威坐堂,上至王公贵胄,下至贩夫走卒,都可以来这里看病。
李牧会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逐鹿侯府所在的安义坊,地段十分优越。南北方向看,安义坊位于朱雀大街中偏下,东西方向看,安义坊位于中偏西,而长安城的北侧是皇城和宫城,也就是说,撇开皇城和宫城,安义坊差不多就在朱雀大街的中间的西城位置,长安城的任何一坊到这里都不会太远。
作为医院来说,再合适不过。
金银细软,库房的东西,都已经先一步运走了。还在府里的,都是李牧的东西,工作室里的物品,还有他种土豆和槽子等。他的东西,必须得他自己摆弄,旁人不敢做主。
早晨李牧离家的时候,吩咐过,今日是最后一天了,不分尊卑,阖府一起吃顿饭。大家住在这里半年多,都有相当深的感情了,不管是白巧巧还是丫鬟们,都有几分不舍。但想到腾出来地方,是为了给百姓治病,是行善积德做好事,心中的这份不舍,也就淡去了几分。
白巧巧破天荒关了半日的铺子,早早回来,带着丫鬟下人们张罗这一顿饭。王鸥不便参与,也差人送了不少吃食过来,想到李牧搬去凤求凰之后,她的铺子就在对门,也能多见几面,她的心里就欢喜。但是又想到要常常落在白巧巧这位正室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