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4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无忌与自己相交莫逆,长孙氏与李氏休戚与共。但这些,都无法改变长孙是长孙,皇室是皇室的事实。长孙无忌再怎么忠心,他也会先考虑长孙氏的利益,终究还是隔着一层。

    心中有这样的想法,李世民对长孙无忌,也没有从前那么信得过了。同时他也能够理解,为何长孙皇后一直主张不要重用外戚。这样做,既是维护皇室,又是对长孙家的一种变相保护。若长孙家权柄太大,他日祸起萧墙,兴许长孙氏都不能保存。

    李世民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曾多次暗自反省,在这样的大事上,他竟不如皇后想的深远。同时他也暗骂了李牧多次,李牧的一句似乎是无心之语,点破了这层窗户纸。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对于李世民来说,却让他失去了一个可以称之为朋友的人。

    “如今这天下,朕还能毫无防备的信任谁呢?”

    李世民喃喃自语,忽然想起李牧,嘴角不禁勾起了一丝笑容。

    长孙无忌不可尽信了,但是李牧,却还是可以信一信的。也许如他所言,来日他有了家族,也会为自己的家族考虑。但他现在没有,他连儿子都没有,孑然一身,现在的他,是可以信任的。

    而且他还想到了当年与泥孰的事情,当年泥孰来长安,李渊让他接待泥孰,一是考虑到身份,泥孰是突厥可汗的侄子,而他是秦王,皇子接待,以示优渥。二是考虑到年龄,他与泥孰年龄相仿,说起话来也不至于没有话题可聊。

    如今高昌世子来到长安,李世民让李牧去接待泥孰,正是效仿当年的事情。据闻,高昌世子也不过二十多岁,虽然李牧才十七,但他想必也不会落了下风去。高昌世子,大唐侯爷,也不算是慢待了他。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想要把高昌世子与满朝文武隔开。无论最终的决定是怎样,李世民都不想看到,满朝文武得到贿赂以后,联起手来逼宫的局面。

    圣天子,必须乾纲独断!

    脑海中形成了这个念头,越想越觉得可行。李世民敲了敲桌子,道:“来人!”

    高公公去长安县衙传旨了,自然有旁人伺候,一个太监进殿,躬身道:“陛下有何吩咐?”

    “去把逐鹿侯叫来,朕有事交代他。”

    “诺!”太监应声,退了出去。

    这太监刚出去,高公公便回来了:“陛下,长安县令王仲远已经来了,殿外侯旨。”

    李世民点点头,道:“那两个胡人也带来了么?”

    “带来了,也在殿外。”

    “好,先让王仲远进来,那两个胡人,朕等会再见。”


………………………………

第296章 练兵的门道

    工部衙门。

    李牧与李大亮,可真算得上是多日不见了。俩人也没什么碰面的机会,李大亮住在工部,虽然是一个应名的尚书,但三不五时也要写一写奏疏,参加一下朝议。基本上就是工部、朝堂,这两点一线。

    而李牧呢,这俩地方几乎是不去的,也就没有机会碰到一起。

    今日相见,自是有很多话要说。李大亮想说的是工厂的事情,这工厂建设的起因,是为了安置李大亮袍泽的遗子,李牧答应了,也为他办到了。本来李大亮以为,这所谓的安置,不过是给口饭吃罢了。万万没想到,李牧办事如此周到,不但给了他们一口饭吃,还安排了一个女先生教他们识字读书。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识字算是士族的特权,平民老百姓,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就算是博学了。工厂里的这些学徒,就算他们父母健在,他们也是没机会读书的。

    工部的大小事务,都有人来负责。也不知是李牧疏忽了,还是忘了,唯有这工厂,没有指定人手兼顾。李大亮便自领了这个职责,其他的事情他也不过问,一心扑在了工厂上,每日都在工厂‘坐堂’,搞得众工匠压力甚大。

    工厂如今在李牧的安排下,正在生产贞观犁的部件。李大亮看得多了,竟也能做出来了。他年轻的时候,当过铁匠,打造的犁铧,做工精湛,便是李牧也挑不出毛病来。

    “如何?老夫的手艺,还看的过眼么?”李大亮捋了捋短须,颇为自得地说道。

    李牧把犁铧放下,道:“真是没想到,尚书大人竟有这等手艺。一点也不吹捧地说,有这等手艺在,就算尚书大人明日被贬官抄家流放岭南,也能靠这手艺,在岭南发家致富。”

    这话还真是一点也不吹捧,李大亮无奈苦笑,这也就是他的脾气好,若换成程咬金,此时早打起来了。

    聊不下去了,李大亮岔开话题,道:“老夫与你这顽劣之徒聊不来,直说了吧,有什么事情。念在你帮了老夫一个大忙的份上,老夫定尽心尽力,还你这个人情。”

    人情?

    李牧有些纳闷,他不记得自己帮过李大亮什么。工厂的事情,李大亮视为人情,李牧却没有这么想过。工厂是他早就定下来的计划中的一环,李大亮找来这些战争孤儿,正合了他的心思。在这件事上,李牧倒是觉得欠了李大亮一个人情呢。

    不过李牧此时要求人,既然李大亮说有人情,他也就含混地应着,有没有再说,把事儿办了是真的。

    “也不是什么大事。”李牧轻咳一声,把练兵的事情说了。他知道李大亮素来谨慎,因此先提了李世民应下的话,又道:“若是尚书大人不放心,我再去请一道正式的旨意来。”

    李大亮笑道:“不用这样麻烦,老夫自然信你。练兵的事情,老夫还算是擅长。三百人也不算多,又是屯卫出身,应该不会很难。只是不知,你想要把这些人练成什么样子。”

    “样子?”李牧不懂,道:“不知尚书大人指的是什么?”

    李大亮道:“我大唐的府兵总称为卫士,善弓马者称之为越骑,余为步兵、矛手、步射手。步兵之中,又有执戟、执盾,陌刀手等,矛手又分长矛、短矛,步射手之中,又有投石兵,弩手,弓手……”

    李牧听得脑袋疼,他本以为古代的兵种很简单,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区别,赶忙打断李大亮的长篇大论,道:“尚书大人不要说了,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

    这下轮到李大亮奇了,道:“那你想要的是什么?”

    李牧想了想,他原本想说,我要的是特种兵,什么都会的哪一种。但是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想法要结合实际,既然存在这么多兵种,说明根本就没有什么都会的兵。

    既然这样,应该要什么样的兵呢?

    “嗯……”李牧沉吟了一下,道:“尚书大人,我有一个兄弟,叫做李重义,尚书大人可知道他?”

    李大亮点点头,道:“与你形影不离的大个子,我自然是记得。”说着,李大亮又笑道:“那可是一个好苗子啊,若他从军伍,假以时日,必是一员猛将!”

    “我也是这样想。陛下赐我这三百士卒,我想让他作为校尉替我带领,我这个兄弟,身高八尺,天生神力,猛不可挡。我让他挑选的士卒,也是以他为例,虽远不及他,却也是屯卫中勇猛过人者。我想要的兵,就是如我兄弟这般,勇猛过人的兵。”

    李大亮听出点意思来了,问道:“步兵么?”

    李牧摇头,道:“大唐以骑兵为最,自然是骑兵。”

    李大亮想了想,道:“你想要骑兵,有些话我得先跟你说在前面,让你有个准备。”

    “尚书大人请讲。”

    “我大唐的兵制,从军者,除禁军之外,都需要自备军马,兵刃,建功立业。陛下虽赐你五百士卒,还允许你在屯卫选人。但屯卫是禁军,离开屯卫之后,自然不能带走甲胄,兵刃,军马。这些都要你来准备,三百人的军马,甲胄,兵刃,造价和不低啊,而且此后人吃马嚼,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你确定要骑兵么?”

    李牧一愣,他之前不是没想过这件事。若是李世民让他自行招募,他已经做好了自备这些东西的打算了。但是既然是从屯卫挑人,李牧便没有往这方面想。他下意识的想法是,都让挑人了,总不能光着膀子来吧,兵器甲胄都是随身之物,还能不让带?

    但听李大亮这么一说,还真就不让带。

    李牧心知,就算他现在进宫去向李世民讨要。多半李世民也不会给的,一来这是定例,不好更改。再者,李世民那么抠门,他会给才怪。

    李牧咬咬牙,道:“尚书大人放心练兵就是,需要任何兵器,甲胄,马匹,我、我自己掏钱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