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天爱忙道:“我不在意的。”

    “不、不在意吗?”李牧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回答,不愧是边塞女子,果然是豪迈!

    “但是我在意!”李牧一片深情道:“我娶你,是因为我喜欢你。你是我的心上人,我怎么能允许自己随意地对待你呢?你有父亲在世,我也有母亲在堂,如此婚姻大事,不过聘礼,没有婚书,如何能行?”

    张天爱狐疑地看了李牧一眼,道:“知恩不也——”

    “那不一样!”李牧认真解释道:“知恩是巧巧的丫鬟,在中原有个说法,叫做通房丫头,不需要这些复杂的规矩。而且知恩是高句丽人,据她说,她的父母也不在了,就算想要过聘礼,也无法成行。”

    “原来是这样。”张天爱了然般点点头,忽然看到自己的手还被李牧拉着,赶紧缩了回来,羞涩道:“按你的说法,咱们还没成亲,不能给你拉手。”

    “对对对……”话已出口,木已成舟,收不回来了,李牧只好捏鼻子认了,道:“是该这样,那就不拉……”

    张天爱又叹了口气,道:“要不是听你说,我还不知道知恩有这么惨的身世。见她整日都快快乐乐的,我还以为她……罢了,算是我这个做姐姐的疏忽了,我这就去找她说话。”

    李牧心中腹诽,明明你进门最晚,你是四姨太,人家知恩是二姨太,要叫姐姐,也该你叫人家姐姐。倒是厚脸皮,自称姐姐了。

    不过细想这也不能怪她,巧巧也是叫她姐姐,还叫王鸥姐姐呢。那日自己定的规矩,跟没说一个样,又乱七八糟了。

    忽然李牧想起了什么,脱口而出道:“找知恩说话,可别把巧巧吵醒了,让她多睡会儿,她昨夜累着了。”

    “嗯?”张天爱狐疑地看着李牧,道:“巧巧不是给你涂药么?涂个药也会累着?”

    “呃……”李牧咔吧咔吧眼睛,道:“涂完药,我们还聊天啦,聊天也、也挺累啊。”

    张天爱脸上狐疑之色更浓,英气地眉毛蹙了起来,忽然脑海中闪过寨子里那些婆子闲言碎语过的话,恍然明白了昨夜的事情。脸颊顿时飞起一团红云,狠狠地瞪了李牧一眼,道:“都是你这个坏人,都把巧巧教坏了!不理你了!”

    李牧见‘大势已去’,瞒不住了,索性真个厚起脸皮,看着张天爱的背影大喊道:“坏什么坏?等咱们成了亲,你早晚也要被我坏一下的——”

    张天爱捂住耳朵,跑得更快了。小竹和小兰从旁边走过,偷偷瞧过来,李牧虎着脸瞪过去,两个丫鬟嬉笑地跑开,口中道:“昨夜好大动静,咱们都听见了呢!”

    “听见什么了?”李牧咋呼叫道:“真是少打,给本侯站住,看我不罚你们!”

    俩人跑得更快了,她们一点也不怕,相处了这么久,李牧虽然嘴上总是一副恶人样,但还真没打过下人,而且因为上次说过的帮下人们赎亲人的事情,早已收拢了人心,阖府上下,都把他当做是亲人看待,做事更加尽心尽力。这畏惧之心,也就小了。

    “老大,你醒了。”

    李重义走过来,脸上一点也没有宿醉的样子,昨天喝得那点酒,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李牧抓抓脑袋,道:“你去整队,然后带人先去工部,带着钱,路过西市,给士族买点吃的,别饿着了。我洗漱一下,吃过早饭再过去。”

    李重义点点头,转身走了。李牧来到独孤九的房间门,敲了敲窗户,喊道:“别喝点酒就装死,赶紧起来,洗漱吃饭,今天有事要做!”

    “知道了——”

    屋子里传出一个女孩的声音,尾音戛然而止,沉默了一会儿,又传出独孤九平日的声音,道:“知道了,大哥少待,这就来。”

    显然是把面具又戴上了。

    李牧哑然失笑,摇了摇头,自顾去了厨房。

    ……

    太极殿。

    今日不是朝议的日子,但奏折却依旧不少。李世民也是刚起,打着哈欠,一边吃粥,一边随手翻着奏折,无精打采的样子。

    无论史书上把李世民描写得多么文成武德,首先他也是一个人,而且只有三十二岁。是人就有懈怠的时候,他也不例外。

    今日,李世民就很懈怠。他想偷个懒,但这个念头在脑海中晃过一下,便被他自己给否定了。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皇位来得多么不容易。玄武门的刀光剑影,稍有差池,死的就是他自己。而且,若不能做出一个样子,证明自己的贤明,这天下的悠悠众口,还不知会骂得多么难听。

    想到这儿,李世民三两口把粥喝完,挥了挥手,示意高公公把碗筷撤下去。拿起面前的奏折,认真地看了起来。

    看过两三本,李世民忽然凝眉。高公公伺候李世民二十年,对李世民的每一个细小的表情,都了如指掌。见他这副样子,便知道,这份奏折不简单。但他却也不好奇,作为一个太监,高公公太知道分寸了。天大的事情,也是陛下和朝堂的诸位大人决断。他是一个太监,哪怕说得再对,也没人会听他的。既如此,不如不说。

    李世民看了半天,把奏折摊在桌上,道:“高干、”

    高公公忙答应:“老奴在。”

    “高昌国主之子提早一步来到长安,这件事不良人来报了么?”

    高公公一脸懵,忙道:“陛下,老奴没有收到消息!”

    “荒唐!”李世民拍了下桌子,吓得高公公一哆嗦,头更低了。

    “如此大事,不良人竟然不知,还要长安县令上书给朕,朕才知道。如此后知后觉,朕要这些不良人有什么用?”

    高公公赶紧跪在地上,道:“陛下,老奴该死,都是老奴的错,还请陛下息怒。”

    “你……”李世民看着跪在地上的高公公,叹了口气,道:“罢了,这个差事本也不是你的。你临时领着,做不好,朕也不能怪你。”顿了一下,李世民问道:“袁天罡近日有消息么?”

    “有、”高公公答道;“三日前捎回来一封信,如七日前那封信的内容一样,还是没找到。”

    李世民沉声道:“他去会宁已经两个月了,时候不短了。既然这么久都没找到,想来一时半会也找不着了。给他去信,让他回来吧,朕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耽误不起。”

    高公公忙应声:“诺。”

    李世民看了看他,道:“你也起来吧,去一趟长安县衙,叫王仲远来见朕。还有那两个胡人,让他一并带来。”

    胡人?

    高公公心中暗道,这与胡人又有什么联系。他又不敢问,只好把这个疑惑藏在心里,想着到了长安县衙,再看看是怎么回事。

    高公公应了下来,出宫去传旨了。李世民又把奏折拿了起来,从头看了一遍。

    县令,看起来是个小官,但县令与县令,也大有不同。长安与万年两县,乃是京畿重地。这两个县的县令,不是七品,而是五品。

    三品可为宰辅,五品官员,在朝堂里也算是凤毛麟角了。否则王仲远堂堂探花,也不会屈居一个县令。地方上的县令,没有权力给皇帝上奏折,但长安县的县令却有。天子脚下,屁大的事情,也是大事,万万出不得差池的。

    何况这一份奏折,含金量非常高,因为它关联到了两件让李世民忧心的事情。


………………………………

第295章 往事如烟

    看到奏折上泥孰的名字,李世民的记忆被拉回到了十年前。

    武德三年,天下初定,但是仍有各路反王未灭,称不上安稳。彼时的李世民,也还不是天策上将,一心只想着建功立业,为父兄分忧。

    当时的天下,若论兵锋之盛,无出东突厥者。颉利也是那一年继位,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为了平定中原的大业得以顺利进行,李渊只好委曲求全,多多赐与。然而不能使其满足,屡屡纵兵犯边。

    为了遏制东突厥,李渊便偷偷遣使联络西突厥,希望西突厥可以出兵,让东突厥有所忌惮。彼时西突厥已经休养生息多年,大可汗统叶护也算是一个雄主,心心念念想要报当年被东突厥驱赶之仇。见到大唐的使者,欣然接受了联兵抗东突厥的协议,为了表示诚意,派侄子阿史那泥孰为使节,来到长安。

    为表尊敬,李渊便也下旨,让李世民接待泥孰。

    二人便在这样的情况下相识了。

    同样的敌人,共同的目的,相仿的年纪,让二人有非常多的话题可以聊。泥孰自小生长在西域,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