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管她如何自处,她也不过是我府上的丫鬟罢了,我还得高看她一眼?”
李知恩在李牧身后听到这话,没忍住偷着乐了一下,怕李牧看着,赶紧转过身背对着他。
白巧巧无奈道:“夫君何必说这种狠话呢,明明夫君就是一个善良的人——”
“谁告诉你我善良的?”
白巧巧眨了眨眼,道:“我心里一直这样觉得。”
李牧忽然笑了起来,把白巧巧搂在怀里,吧唧亲了一口,道:“怎么也瞒不过夫人的慧眼,你的夫君我呀,最大的弱点就是善良,唉,早晚得吃亏啊。但是没辙,就是善良,我太善良了我——”
还要夸自己几句,张天爱抱着一个钱箱子从旁边路过,冷冰冰道:“别腻歪了,赶紧帮忙干活,再拖下去,午饭就得晚上吃了。”
白巧巧羞得满脸通红,从李牧怀里挣脱开,过去帮忙了。李牧却不动,嚷嚷道:“我堂堂一家之主,让我干活?我偏不干,怎样?”
“呵,没用的男人,你不是不干,我看你是搬不动!”声音从库房传出来,充满了不屑。
“瞧不起我?你是没领教本侯麒麟臂的厉害,就那么点的小箱子,信不信我一次能搬两个?”
“我不信!”
“我搬给你看!”
李牧愤愤地跑去前院,没一会儿一边夹着一个箱子回来了,示威般瞪了张天爱一眼,得意洋洋地从她身边过去。
张天爱看了眼白巧巧,道:“妹妹,咱们这夫君是不是有点傻呀?”
白巧巧笑道:“他哄你呢,姐姐才傻,这都看不出。”
“哄我?”张天爱一愣,道:“你说他故意——呀!这人怎么这样,气死我了!”说着,张天爱就要冲进库房去找李牧算账,白巧巧赶紧拉住她,道:“姐姐应该高兴才是,夫君愿意花心思哄你,岂不是说明了,夫君心里有你么?若他不在意的人,他才懒得费心思呢。”
“唔?”张天爱蹙起眉头,怀疑道:“是这样吗?他在意我?”
“当然了,早在第一次遇到姐姐的时候,夫君就说过,姐姐是个不寻常的女子,英姿飒爽,比男子还英气些。”
原来那么早就注意我了呀。
张天爱忽然觉得有些羞,看着李牧从库房出来,一下有点不敢看他了。
李牧从张天爱旁边走过去,心里暗道,这傻女人又怎么了?咋还扭捏起来了,看向白巧巧,白巧巧递给他一个眼色,李牧无奈摇了摇头,又去帮忙搬东西了。
忙活了约莫一炷香的时候,所有钱都搬到了库房。李牧把二狗叫了回来,正好他和他的兄弟们已经在白闹儿那边吃完了饭,正好回来看守库房。
李牧带着众人来到天上人间,已经有几个人在等着了。他的两个好徒儿,长孙冲和李泰,还有他的牛马王普,继弟唐观都来了,他的门下走狗王境泽本来也想过来捧场,但被李牧喝止了。如今的情况,不宜走动太近,让人看见了不好。
除了这几个人,便是王鸥和程咬金了。倒是有一个人,出乎了李牧的意料也来了。孔颖达,这老头没随礼,却也在桌上。
孔颖达算是李牧的第一个对头,俩人从相识一直斗,斗来斗去,到现在斗得都有点感情了,不知道是不是应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反正李牧现在看到孔颖达,没有以前那样觉得碍眼了。反而对这个倔强的老头,有些欣赏了起来。
但是无论如何,不随礼是不行的。魏征够穷够抠门了吧,他还送了一幅字呢。孔颖达可不缺钱,他是孔圣后人。孔氏家族,历朝历代,都得到皇帝的封赏。钱财,土地,都不少。而且孔颖达教书育人几十年,门下弟子上千,随便给点孝敬,他都根本花不完,一点也不缺钱。
有钱还不随礼,这就是个问题了。
李牧越想越气,不顾旁人,直奔孔颖达,猛地一拍桌子,把孔颖达面前的茶盏都颠了起来,伸手道:“老孔,你就在这儿喝茶呀,我的礼金哪儿去了?”
“这儿呢!”孔颖达弯腰从地上抱起来一个木盒子,道:“这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你用得上。”
“我用得上?”李牧伸手把盒子打开,愣了一下,回头看了眼魏征,笑了起来:“老魏,你完了!来年春闱之后,这声师父你是逃不掉了!”
………………………………
第279章 待客之道
盒子里也不是什么特殊的宝贝,按李牧前世来类比,这东西可以叫做《五年模拟三年高考》,或者叫做《黄冈密卷》,孔颖达带来的,是上一次科举,也就是大唐立国之后,武德年间,中国历史有记载的第一次科举的考试内容。这次科举,便是孔颖达负责的,所有题目,都出自于国子监教授之手,然后由孔颖达挑选,呈给李渊最终决定。
这盒子里的东西,便是孔颖达作的手札。一共有三本,第一本是国子监的教授们出的所有策论题目,未使用,以及使用的都在内。除题目之外,还有出题的教授所作范文一篇,本是为了给皇帝解释出题思路所用,对考生来说,无异于最佳的参考。
第二本,主要介绍经义。虽说经义主要是靠死记硬背,但出题却有偏重。孔子孟子言论何其多也,涵盖的方面也广,其中不少都是对谈。科举着重的是所谓大义,而一些小义,则几乎不会出现在题目中。这一本经义节选,是孔颖达多年的心得,也算是他的‘教案’,背下了这本书,经义一项,便十拿九稳了。
第三本,则是上次科举出类拔萃者的文章合集。孔颖达做事虽古板,却也有古板的好处,严谨又认真,他对自己负责的第一次科举十分看重,因此私下把出类拔萃者的文章抄录,订成一册,如今也拿来送给了李牧。
李牧看到这三本书,十分高兴。本来他对于考状元,其实并不是那么认真。考是要考的,但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实在当不了状元,也就是输给魏征一千两黄金的事儿么,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能赢,谁想输呢?毕竟让魏征叫自己为恩师,是非舒爽的一件事。
之前李牧分析过这件事,他熟读《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二百篇》,从小到大学《语文》有名的文言文也背了不少,作为一个孤儿,小学考中学,中学考高中,高中考大学,平时在学校里每个月一次月考,每周两次随堂测验,期中,期末——大学考四级、六级,计算机资格证书等等,他也算是身经百战了。至少他非常有自信,自己一个人经历的考试,比所有学子加起来都要多。
对考试,李牧无所畏惧。唯有一点担心,就是他不知道这大唐的考试是怎么回事。现在有了孔颖达出品的“辅导材料”,李牧心里就不慌了。不就是做题嘛,太简单了。要知道前世高考可是语文数学英语综合一共六门课,大唐的‘高考’只考一个语文,这要是考不明白,都对不起前世熬的夜。
魏征也看到了盒子里的东西,但他没说什么。孔颖达虽然是山东士族,但他是孔圣之后,地位超然,满朝的官员,也就李牧无所顾忌的跟他对着干,没大没小的叫老孔,其他人见到孔颖达,谁不称呼一声孔祭酒,孔夫子?
李牧高高兴兴地把盒子收下,叫来服务员,吩咐上菜。
唐时吃饭施行的是分餐制,合餐制只出现在平民家中,或如‘汤饼铺’这样的底层场所。像李牧府里一直是合餐制吃饭的高门大宅几乎没有,这也是李牧被人诟病的一点,看不上他的人认为,身为大唐侯爵,还如此没有规矩,果然是乡野村夫,上不得台面。
李牧就是喜欢这种大家围在一张桌子其乐融融的场面,他也不在乎旁人怎么说,自顾我行我素。但是在宴客的时候,他还是要顾及客人的感受,因此在天上人间开业之后,李牧宴客便经常来天上人间,这里合餐、分餐都可以,免去了不少麻烦。
今天若没有魏征和孔颖达这俩老头,也就合餐了,但是他俩来了,总不好让他们跟一群小辈坐在一张桌上,只好临时改了分餐。
天上人间的包房是李牧提早打了招呼,但具体的安排,是王鸥处理的。她早来了,又无事可做,便拿出了女主人的责任感,安排了今日的席面。
小陈公公察言观色,早知李牧与王鸥的关系不一般,对她的话自然不敢违背。
今日一共开了四个包间,张家寨的人一个。侯府下人们一个,女眷们一个,再就是招待外客一个。每一个包间的菜品都略有不同,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