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看得连连感叹,这种李牧前世烂大街的推销方式,在贞观这个时代,绝对是前无古人,没有人这样做过。至少李世民本人看着非常新奇,他把信给高公公看,道:“你看,这上面写着,宫中享有五折,意思是不是卖别人十贯,卖给宫中五贯?”
“看字面,是这个意思。”
李世民笑了,道:“高干,你说李牧这小子会做赔钱买卖么?”
高公公愣了一下,摇了摇头,他确实不相信李牧会做赔钱买卖。
“所以说,卖给宫中五折,他也是赚的。这样说来,他这买卖至少纯利一半,真了不得啊。一瓶香水纯利五贯,他今天卖多少?”
“一共只有一百套。”
“一百套,就是一千六百贯。纯利八百贯,唉!这种买卖,怎么就不是朕的呢!”李世民连连叹息,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高公公揣摩圣意,他不想说这种话,但到了这个时候,这种话总得有人说,他犹豫了一下,道:“陛下,不如……”
“不行!”李世民连连摆手,道:“朕如何能做这种事情,李牧不同于常人,不可,不可!”
高公公长出了口气,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又感叹了一会儿,让高公公把东西撤了下去,拿起了桌案上的奏折。奏折这东西,每天批阅完了一堆,第二天保准又是一堆,总也没有个尽头。李世民当了几年的皇帝,就能理解自己的父皇当了皇帝之后便开始骄奢淫逸了。
皇帝这东西,想要当好,是真的累。但是反过来,就非常轻松了。把事情交给旁人做,自然有的是时间玩乐。但这也等于是把权力交了出去,李渊当年是交给了儿子,文官交给李建成,武将交给李世民,最后出了事情,也是自己儿子得江山。李世民可不敢这么干,他的太子才十二岁。他若把权力交出去,也许过不了几年,天下就改姓了。
所以不管情愿不情愿,他还是得每天‘做作业’,不把这些奏折看完,他就什么也别想干。
“这魏征……”李世民拿起一份奏折,眉头拧了起来,道:“怎么哪儿都有他!修路的事情,他也要掺和,真是烦死人了!”
高公公在旁边瞄了一眼,心里也是跟李世民一样的想法。这奏折上写,山东距离长安遥远,道路崎岖不便,正好太原要修一条到长安的路,那不如就此机会,修一条从扬州到太原的路,把两条路接上,这样山东到长安也就近了。
话说得倒是没毛病,但李世民岂会看不出魏征的意思?一定是看到修路有利可图,山东士族坐不住了,也想分一杯羹了。
这种国家大事,高公公一向非常有分寸,从来不多说话。李世民也没指望他,自言自语道:“这一个个的,看着利益就像草原上闻着鲜血的野狼,眼睛都是绿的。辅机如是,魏征也如是。哪有什么贤臣风骨,朕如今算是见识了!”
李世民恨恨地咬了咬牙,拿起羊毫笔,沾满朱砂,直接在魏征的奏折上打了一个叉。
“去,着人送到御史台,告诉魏征,让他断了这个念头!山东士族与朕离心离德,朕断不应允!”
………………………………
第277章 魏征登门
宫中有专门往来太极殿与皇城各司的传话太监,这可是一个肥差,宫里的人,哪有白跑腿儿的,就算是抠门的人,也得打赏个几十文行脚钱,因此这传话太监的位置,非高公公这个总管太监的干儿子不可,而且还是轮换制度,每个月都换人,好处总不能一人得了不是。
各衙门基本上都能混到行脚钱,唯独一个地儿,别说行脚钱了,连口水都没有。这个地方便是御史台,以前萧瑀做御史大夫的时候,偶尔还能有点,但魏征做了御史大夫之后,竟严令御史台上下,不得与宫中有金钱往来,如果被他发现了,他就会奏本弹劾。
太监们哪受得了这个,再说,为了几十文的赏钱也犯不上。因此这御史台,便成了传话太监最不愿意来的衙门。
但是无奈圣命难违,不愿意来,也得把话传到了。
今儿打发来的也是高公公的一个干儿子,来到这御史台,在魏征的值房寻到了他,硬邦邦道:“圣上口谕,魏征接旨。”
魏征正在写字,听到声音搁下笔,躬身向太极殿方向行礼,道:“臣魏征,聆听圣谕。”
太监把魏征的奏折丢在他的桌案上,道:“陛下说了:魏征,你断了这个念头,山东士族与朕离心离德,朕断不应允!”
魏征看了一眼散开的奏折,上面鲜红的一个大叉,力透纸背,便能猜想到李世民看到奏折时的愤怒程度了。
“请公公转告陛下,魏征知道了。”
太监看了眼魏征,咳嗽了一下,伸出左手,拇指与食指轻轻捻动。他是这么想的,传话不给赏钱也就罢了,带话还不给,有点说不过去吧,堂堂国公,三品大臣,不能如此不要脸吧。
他显然是低估了魏征,魏征看到太监的暗示,微微一笑,道:“公公的手可是抽筋了?”
“……”太监的表情僵在脸上,甩了一下衣袖,冷哼了一声,道:“不劳魏公费心,咱家复命去了。”
说罢,转身便走。
魏征也不送,自顾回到案后,把被退回来的奏折捡起来,随手丢到一边,又拿起笔,沾了墨汁,继续把未完成的墨宝写完。
财源广进!
四个大字,乃是隶书,工整有序,虽不及当世书法名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人,却也有自己的风骨在里面,不失为一幅好作品。
魏征写完了,端详了一下,用了印。等墨迹晾干,魏征把这幅作品卷了起来,用红绳系好,拿着离开了值房。
他前脚走,后脚高公公就来了。太监被魏征落了面子,回去自然要添油加醋。魏征只说了一句‘知道了’,但在他惟妙惟肖的表演之下,愣是演出了傲慢的感觉。同样的一句话,不同语气说出来,意思截然不同。李世民看了太监的模仿,心中便想,魏征这厮,这是摆明了冷嘲热讽啊!实在是气不过,便让高公公亲自跑一趟,要魏征过去,他要当面问话。
可是高公公到御史台时,魏征已经走了。询问值房书吏,得知魏征今日告了假,早退了半日。这倒是稀奇的很,高公公是知道魏征的习惯的,他除非是像前些日子,实在病得起不来了,平日里是不会告假的,早退的事情,更是不会发生在魏征的身上,他今日竟然告假,这是为何呢?
高公公是猜不着了,只好回去如实报告给李世民。这一来一回,耽误了不少工夫。李世民的气也消了差不多,心想着总不能为了这么点的事情,派人去追魏征,便叹了口气,摆了摆手,这事儿也就算是过去了。但他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山东士族要修路这件事,他绝对不会应允。任凭魏征怎么折腾,不答应就是不答应,他就不信,山东士族还敢反了不成!
……
从开业到售罄,一个时辰不到,剩下的时间,都是用来收礼和记账了。期间给孩子们授课结束的魏璎珞也带着珍珠过来帮忙,魏璎珞能写能算,珍珠又是个勤快能干的丫鬟,主仆二人一起帮忙,缓解了很大的压力。
“一共多少钱?”
“等一下。”魏璎珞已经可以熟练地运用四则运算,而且算得飞快,李牧站在旁边看着,心算还没结束,魏璎珞已经算出来了,道:“礼品折算全部加上,差不多三万贯上下。”
“才这么点钱。”李牧大失所望,拿起账本翻了翻,嫌弃道:“这些勋贵也是太抠门了,随个礼嘛,几十贯也拿得出手?还是程伯父出手阔绰啊,三千贯,还是很给我面子的。欸?这里怎么有个一万贯,哪个土豪如此大方?”
“还能是谁,便是你那三……”李知恩差点把‘三姨太’三个字说出来,还好及时醒悟,住了嘴,李牧瞧了她一眼,李知恩不好意思地吐了下舌头,改口道:“是牡丹夫人,刚刚在你去前院的时候,她来过了。正赶上人多,便又走了,说是先去天上人间等咱们。”
“哦,原来如此。”李牧恍然,看着账本上写着的一万贯,心中也是惊讶。他知道王鸥不缺钱,这点从程咬金的言语中,还有王鸥平日的做派上都看得出。但他没想到王鸥是如此的不差钱,随礼一万贯,这可不是小数目啊。李牧自认视金钱如粪土,但若谁家铺子开业,他也肯定舍不得随礼一万贯,这钱是大风刮来的不成么?
钱当然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