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皇后觉得,还不一定。
“李牧,你的想法不错。但是有个问题,你借出去的钱,不是内帑的钱,这些钱是大唐盐业和大唐矿业的股东们的钱。换言之,若本宫没有理解错,你是打算把门阀世家的钱,再借出去给门阀世家,你这样做,他们会同意吗?”
李牧笑了,道:“皇后,臣不知这样做,为何还要他们同意。”
长孙皇后微微蹙眉,李牧还真是如传闻中那般狂妄。
“若是闹大了,他们要退股呢?”
“随他们退呀,现在的股东若是退股,正好可以让那些没能入股而抱憾之人加入进来,不是很好吗?”
“那这钱?”
“钱也不用担心啊,退了一个,加入一个,用后头的钱补前面的钱,一个顶一个,正好!”
见长孙皇后仍有疑惑,李牧进一步解释道:“臣所设定的规矩就是,想要参与公司,必须得交认购金,也就是保证金。因为这两个公司,是必定会赚钱的生意。天底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他们不交保证金,臣也不会让他们参股。他们把钱放在臣这里,是他们必须付出的,臣也不是抢了他们的钱,若他们退股了,臣保证一分一毫也不差地退给他们,非常合理,非常公平。”
长孙皇后,道:“这条便算你说得通,但你又如何保证,放出去的钱能收回来,若是他们借钱做的生意赔了,还不了钱,你总不能杀了他们吧?难不成你有办法让他们做的生意都赚钱?”
李牧笑道:“臣当然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赚钱,臣要是有那样的本事,臣就不是李牧,是财神了。不过皇后所忧虑之事,臣倒是也想到了。首先,臣不放信贷,只放质贷。如此低利息的贷款,已经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了,要求他们拿出一些担保来,臣以为不过分。同时,臣也会核实他们的家底。若某人的家底有十万贯,臣只会最多放给他两万贯的贷款,以保证确实能够偿还。而且,臣也不会让他们只拿贷款做事。比如一个买卖,需要三万贯本金,那么臣最多贷一半给他们,空手套白狼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有了这几个保障,臣相信还是稳妥的。”
“哦……”长孙皇后听完,心中的疑惑算是全部解开了。她又想了一会儿,再也想不出什么漏洞来,点了点头,道:“李牧,你果然是智谋过人,这样的办法,全天下也就只有你能想得出了。用他人的钱为自己谋利,便是范蠡转世,也比不过你了。”
“皇后过誉,臣愧不敢当。”李牧赶紧谦虚,他可不想被捧杀了:“而且皇后也说差了,臣并非是用他人的钱为自己谋利,臣是用门阀世家的钱,为陛下的内帑谋利。臣在其中可是不拿一文的。”
长孙皇后听出李牧的意思了,他这是在厘清干系,把责任归在内帑上,让门阀世家等有气说不得。长孙皇后想了想,没有戳穿。一年几十万贯的利润,担一些责任也是应该的事情。总不好内帑得了钱,黑锅都让李牧一个人背,若真的这样做,李牧恐怕也不会尽心竭力了。
这时,四位贵妃到了。
李牧还是第一次见到李世民的四位贵妃,赶忙起身见礼。长孙皇后为其做介绍,道:“诸姐妹,这位便是闻名长安的逐鹿侯了。咱们打的麻将牌,便是他发明出来的。今日他又献上香水和肥皂,本宫不愿独享,分给诸位姐妹。”
说着,她又给李牧介绍,道:“李牧,这位是韦贵妃、杨贵妃、阴贵妃、燕贵妃。都是跟随了陛下多年的人,你对待她们,要同对待我一样,知道吗?”
李牧赶忙行礼,道:“臣李牧,向诸位贵妃请安。”
四个贵妃除了各家的亲人之外,很少见到外臣。看到李牧,也是颇为新鲜,而且李牧的名声,她们也是听说过多次了。麻将更是天天都要玩,不玩两个时辰,饭都吃不下。如今见到了活的,都非常高兴,问个不停。对李牧献上的香水和肥皂,也颇为满意。
说着话,已经到了晌午。李牧还没那么厚的脸皮,赖在宫中等饭吃,寻了一个借口退下了。长孙皇后也未挽留,李牧毕竟是男子,虽然是晚辈,但也是不便。若李世民开口,则又不一样了。
李牧从立政殿离开,沿路正好路过崇文馆。赶上崇文馆下学,刚好碰见了李承乾和李泰两兄弟从门里走出来,李牧赶紧摆手,李承乾眼尖,看到是他,赶紧小跑地窜了过来。
“大哥!”
一声‘大哥’叫得是干脆利落,李牧摆摆手,示意李承乾小点声。但是李承乾不肯,还是一口一个大哥的叫。他会这么听话,是因为金钱的魅力。他想要的弯刀,李牧让二狗去买了,送到了李泰处,李泰转交给了李承乾,把他乐得几日没睡着。还特意亲笔写了一封信给李牧,表示自此之后,李牧就是他的大哥了。
区区百两就买到了太子叫‘大哥’,还真是够划算了。但李牧却不怎么敢消受,他开玩笑是开玩笑,正经场合他怎么敢让李承乾叫他大哥。
李承乾跟李泰不一样,李承乾是太子,太子能被立为储君,就是因为他是‘嫡’是‘长’。太子叫别人大哥,他就不是嫡长了,这是大大地坏了规矩。
李牧这边正摆手呢,孔颖达从门里出来了,听到李承乾叫李牧大哥,脸色瞬间就变了。大步走上前,指着李牧道:“逐鹿侯,你安敢如此大胆,太子乃是国之储君,你诱导太子叫你大哥,你想做什么,图谋不轨吗?”
李牧顿时皱起了眉头,他看着孔颖达,心里颇有几分无奈。
跟孔颖达交手多次,对他的观感,最初是十分厌恶,但是渐渐的,不知怎么,已经变得没有那么讨厌了。这老头的脾气虽然是倔了一点,但是他的个性非常耿直。哪怕是说不过,也是正面刚,不会背后做小动作,这点李牧非常欣赏。
但是他总找茬,李牧还是不喜欢。而且他也控制不住自己,孔颖达只要跳出来,他就想怼几句。可能是最近无处施展嘴炮,寂寞了吧。
………………………………
第190章 无理辩三分
正要开口,李泰抢先一步,挤到了俩人中间,做起了和事老:“孔师父,本王一直在,大哥没让皇兄叫他大哥,是皇兄自己要叫大哥的。”
李承乾也道:“是啊,孔师父,本宫叫一句大哥怎么了?”
李牧简直要被这俩人蠢哭了,这么说,不是越描越黑,给孔颖达递话柄么?
果然,孔颖达马上接话道:“太子殿下,请慎言。太子为储君,储君也是君,既然是君,就又君臣之别。您是太子,怎可称呼臣子为‘大哥’?”
“这……”李承乾才十一岁,又是‘熊孩子’属性,学业不精,辩论如何是孔颖达的对手,而且孔颖达说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实在是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
还有一点就是,他有点畏惧孔颖达。这个老头坏得很,他作为孔圣后人,皇帝甄选出来教授太子的老师,总是想着把儒家那一套东西,灌输给李承乾。这也不能说是错,自汉代董仲舒变法以来,历朝历代,都是用儒家来管理天下。但是他却忽略了因材施教这一点,李承乾的性子,不喜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育,但是孔颖达又不会别的方式,导致师徒二人之间矛盾重重,有了矛盾,作为臣子的孔颖达,不便与作为储君的李承乾争辩,说了不听,他就只好使用大招。
这个大招,可谓是老师这个职业的祖传技,名曰“找家长”。
李世民做皇帝没的说,但他却不是一个好父亲。在处理与子女沟通的方面,他基本上可以算是负分。每次孔颖达找来,李世民都不会去问原因,把李承乾找来骂一通,让他好好听孔颖达的话。长此以往,孔颖达在李承乾面前,等于是有了尚方宝剑,只要李承乾不听话了,他就去打小报告。
李承乾不怕孔颖达,但他怕他爹,他不是没有辩解过,但是嘴笨没辙,后来也就不说了。
见孔颖达又拿出要去打小报告的架势,李承乾歉然地看了李牧一眼,干脆利落地闭上了嘴巴。
李泰见李承乾都闭嘴了,心想,本就不是我的事儿,还是少说几句为妙,也把嘴给闭上了。
李牧看着俩兄弟,心里暗想,怪不得后来你俩都没当上皇帝,让现在还在吃奶的李治捡了个便宜。就你俩这不讲义气的样子,皇帝能轮到你俩就见鬼了!
李牧可不怕孔颖达,李承乾和李泰都怂了,他正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