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条政令,昨日听过的,就再听一遍,主要是给今日到来的人听的,大家记在心里,要是忘了,就问问他人,或者明日再来听,本官每天这个时候,都会说一遍的。”

    “政令一,民以食为天,咱们就先说‘食’的方面。大家进城的时候,也都看到了。这定襄城四周,都在修葺城墙,每一处工地旁边,都有一个放饭的点,每日放饭三次,早中晚各一回。什么人可以去吃呢?首先,青壮劳力帮助修葺城墙,干活就有饭吃,管饱,还有工钱拿。妇孺干不动这力气活,也没有关系,可以帮忙做饭,淘个米,摘个菜,这些也不需要什么力气,总能做吧,也可以吃饭。年龄十岁以下的幼童,只要不哭不闹,就有饭吃,年龄十岁以上,身无残疾,就必须参加劳动,才可以吃饭。总之一句话,在定襄城,劳动就可以吃饭,免费的粮米,不养懒惰之人,大家听清楚了没有?”

    众人轰然应声,李思文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政令二,‘住’的方面,大家可往左右看,本城有东西二坊,现在都有空房。根据每一户的人数不同,可分配到不同面积的房屋。当然,这房是不可能免费给的,领房的人家,要付出对等的代价才行。这里面又分几个方面,若你有闲财,可以出钱购买房屋,都有优惠。若钱财不够,可以以工代偿。每日去工地干活或者帮忙做饭,核算每日薪酬,从里面扣除房屋的钱,放心,本官不会算你们利息。如果你钱不够,还不愿意做工,那就去城外垦田。只要你垦田十亩,不但这些田地给你耕种,房屋也是你的。如果你没钱,不愿意干活,还不愿意垦田,那就去死吧,定襄城不养懒惰之人!听明白了没有?”

    “政令三,‘衣’的方面。定襄城现在是危难之际,官府不提倡锦衣华服,以保暖、实用为主。在这方面,官府会组织一个‘制衣局’,女红做得好的妇女,可以去制衣局谋一份工,官府会发钱,发米,发衣服,争取在入冬之前,确保每个人都有御寒的衣裳。青壮也可以入山林打猎,肉食官府收购,皮毛官府也收购,价钱比邻县只高不低,如果有意者,可来官府备案,官府会帮忙牵线,让大家几人凑在一起进山,以免出现不测。在此,本官重申,不建议一个人独自进山,请各位珍爱生命!”

    “政令四,关于‘行’的方面。定襄城百废待兴,车马很少,出行不便。所以为了方面大家,本官规定,每逢一、三、五日,官府会去邻县采买,这时若有空闲的地方,大家可以免费乘坐官府的运输车。如果有急事,也可以出资请暂时闲置的车马通行,一应事务,来官府东侧的‘车马行’找白根生,他现在负责此事。”

    “以上四条政令,希望大家谨记在心,如果记不住,那便记得一句话,那就是定襄城不养懒惰之人,如果你想在定襄城活着,就要付出劳动,此为铁律,不可更改。好了,今日本官就讲到这里,大家散了吧,想要做工,就去各处找负责之人,干活就可以吃饭,干得好就有钱拿!”

    演讲完毕,李思文从高台上下来,满脸都是愉悦之色。这种事情对他来说,不能算一个工作,倒更像是一种享受。这是李牧理解不了的地方,如果换做是他,一日两日或许还行,时间长了,尤其是每日说的话都差不多,他绝对受不了。
………………………………

第39章 老妇

    李思文从高台上下来就直奔李牧,一把抓住他的手臂,道:“贤弟,来衙门,咱俩喝两杯!为兄正好练练酒量。”

    “你可算了吧,喝得都是我的酒,我那酒可是要拿去卖钱的,喝一坛就赔一坛。”李牧说着,就要甩开李思文上马回家,但他死抓着不放,李牧无奈道:“县令大人,太阳都落山了,皇帝还不差饿兵呢,你也让下官歇息一下啊!”

    “哎呀,这不是还有事儿么。”这些日子以来,俩人也混的熟了,李思文这人没有什么架子,有事相求的时候,反倒李牧更像是县令,他是县丞。“前几日不是送出去三坛酒么?我爹和卫国公都有回信了,我爹得知咱俩合伙做生意的事情,难得夸赞了我。卫国公那边,则是送来了五个银饼,足足五十两银子,要买二十坛酒,怎么样,这个买卖做得吧?”

    “五十两,二十坛,每坛二两五钱……”李牧算了一下,比他最初的定价五钱要贵五倍,这买卖不亏。他看了眼李思文,道:“这买卖我接了,但可说在前头啊,现在还没正式合作,这酒是我自己出料出工,钱可不能分你。”

    “我差你这几个小钱啊!全都给你!”李思文爽快地说道,顿了一下,又道:“我爹那边,也要十坛,这十坛……”

    李牧也爽快道:“就当我这个做晚辈的孝敬,不要钱了。”

    “这样就不好意思了。”李思文嘿嘿笑道,忽然神色一收,正经道:“贤弟,不扯这些没用的事情了。我把你留下来,是想跟你说点事。”

    李牧见李思文罕见地正经,不由也认真了起来,问道:“什么事?”

    李思文叹了口气,道:“你还记得你第一次酿酒那天,我去你家找你,后来喝醉了的事情吧?”

    “这才过去几天,当然记得啊!”

    “唉!当日醉酒岔过去了,其实我去找你,是有事要跟你说的。”李思文满面愁容,道:“我爹来信训斥了我,说我要当定襄县令是胡闹,说什么边城重地,岂能用我这个黄口小儿镇守,陛下的旨意他不能反驳,但他可以管自己的儿子,待他大军回返之时,就要我上书辞官。”

    李思文蹲了下来,双眼无神地看着西方的晚霞,叹道:“我就想不明白,我爹为什么就不肯相信我一次。今天他来信夸我,我本来还挺高兴,但是刚刚我忽然想到,他夸我或许不是因为这酒,而是因为我终于找了个营生,要是我肯回到长安跟你做这贩酒的生意,才是真可了他的心愿吧。”

    这种家务事,李牧能说些什么?他不知如何安慰,只好拍拍李思文的肩膀,道:“我能帮你点什么?”

    李思文笑了笑,道:“你已经在帮我了,你看现在,城墙快修葺完了,流民也在安置,各种事物井然有序。我相信,等我爹大军回返之时,若看到这样的场景,也必能认可我了,若他还是执意要带我回长安,我也没办法,子不能违父命,到了那时,我便与你一起在长安逍遥,做个纨绔少爷,跟你一起厮混,定也不会觉得无聊。”

    李牧点点头,道:“这么想就对了,凡事尽力而为,就算做不成也不会后悔,现在不是还没回长安么,做好每天的事情,就算回去了,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李牧说完,抬头看了眼天色,道:“我得回家了,马上日头就没了,巧巧在家该等急了。”

    “去吧,有媳妇的人,就是不一样啊!”李思文也站起身,对李牧挥了挥手。

    就在俩人作别之际,忽然小广场传来了争执之声,李牧和李思文都听到了,俩人对视一眼,并肩走了过去,旁边的捕快见状,也都跟了上去。

    “何事喧哗?都住口,站到两边,县令大人在此,自有公断!”捕快们上前,把争执的双方分开。李思文和李牧来到近前一看,争执的双方竟然都是妇孺,左侧一方是一个老妇和一个小孩,右侧一方则是在工地负责做饭的一个婆子,再看地上,有半个窝头,左边小孩手里还抓着半个。李思文挠了挠头,问道:“可是这孩子偷了食物?”

    右侧那个做饭婆子跪在地上,道:“回禀大人,这孩子今年十岁,按大人定的规矩,不哭不闹,可以领饭吃。按规矩,老身给他一个窝头。但这孩子吃了一个窝头,非得再拿一个窝头。问他为啥,他也不说。老身负责放饭,管的是官家的粮食,哪能随便给,于是老身就没给,没想到这孩子抢了就跑,咱只好在后面追,一直追到了这儿,才知道这孩子是要给这个老妇吃。大人您说了,免费的粮食不养懒惰之人,我看这老妇虽然年纪大了些,但是无病无灾,气色看起来也很好,不像是不能劳动的人,她若是帮忙摘个菜,这窝头也就给她了,但她什么都没做,这窝头便不能给她吃,这可是大人您定的规矩啊!”

    “唔……此言,有理。”李思文点点头,又看向左侧的老妇。这个老妇,白发如雪,看上去许有花甲之龄,但整个人的气色,却不像是那么老的人,而且从她的模样上,依稀可见昔年神采,她年轻的时候必是一个风华绝代的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