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臣不觉得义父做错了,反而觉得陛下应当信任这样的臣子,如今义父灭突厥立下大功,正应了臣所想,臣的义父乃是忠直之臣,只要陛下信任他,他必不会负了陛下。但他性格的缺陷,却无法弥补。若陛下不让他去并州,他必惶惶不可终日。陛下也会因此失去一员大将,对陛下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而反观并州,乃是要冲之地,陛下也需要一个能坐镇的人戍守。陛下登基之时,便用臣的义父坐镇并州,为何当初用他,而如今却不用了呢?臣以为,陛下当初的选择,正说明在陛下心中,义父乃是最佳人选,如今应该也是一样,这是臣于公的第一个理由。”
李世民点点头,道;“第二个理由是什么?”
“矿!”
李牧掷地有声道:“陛下还记得‘煤’么?产煤的朔州和太原,都在并州辖下。臣虽然提出与太原王氏等门阀合作,但是在地方上,朝廷的影响不如门阀是事实,臣本就担心合作会出现蒙蔽的情况。若义父在并州盯着,必将大大减少朝廷被蒙蔽的可能性,也会在谈判的时候,为朝廷增加筹码。”
李世民的眉头皱了起来,这第二个理由,便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李世民对门阀世家,有着天然的不信任。而李绩恪守中立多年,这点李世民是看在眼里的。他相信李绩不会与太原王氏同流合污,如此,确实能在地方上起到一些作用。
但他仍未表态,而是问道:“那个半公半私的理由呢?”
“呃……”李牧有些不好意思,道:“若义父能坐镇并州,也能方便臣做些买卖。不瞒陛下,臣最近搞了一些小玩意,都算是一些奢侈品吧,打算卖给有消费能力的‘高端人群’,例如门阀世家的少夫人啦,地方大族的小姐啦,就是没什么用,却又很贵的一些东西,并州有两大门阀,几十个大族,对臣来说,可是不可缺少的市场啊!”
“又有新东西?”李世民对李牧赚钱的能力还是非常信任的,立刻道:“你小子不要忘了,如今你还担着内帑令呢?你可不要只顾着自己赚钱,忘了朕的内帑!”
“当然不会忘啦!因此臣才说是半公半私么?”李牧赔笑道:“陛下放下,臣做的买卖,都有陛下一份。”
李世民这才颔首,道:“这还差不多,好吧,朕就给你一个面子,这便下旨,着令李绩为并州大都督,明日赴任!”
李牧赶紧起身下拜,道:“臣先替义父谢过陛下恩典了。”
“你啊……是个有情有义的孩子。李绩收了你这个义子,算他得了个便宜。”李世民说着,起身把李牧扶了起来,道:“去吧,好好替朕办事。还有……这个麻将啊,朕想要一套玉石雕刻的,作收藏之用。想必……你不会让朕失望吧?”
敲!竹!杠!
玉石麻将,你可真敢要啊!
李牧刚想回绝,但看李世民的神色,如果不答应,似乎是要出事,急忙挤出一丝‘开心’的微笑,道:“为陛下效劳,臣自然是乐意之至,臣马上就安排,三日之内,一定让陛下看到玉石麻将。”
李世民满意地笑了起来,拍拍李牧的肩膀,道:“朕就知道,你不会让朕失望。”
说罢,大笑而去。李牧看着他的背影,发了几次狠,也没做说什么。李世民走出几十米,停下问身后的高公公,道:“高干,你帮朕瞅瞅李牧那小子的表情?脸黑了吧?”
高公公伸脖子瞅了一眼,幸灾乐祸道:“陛下,黑了,好一副心疼的样子,在那儿跺脚呐!”
“敲李牧的竹杠,朕就是开心啊!玉石麻将,肯定花他不少钱!”
高公公赶紧拍马屁:“陛下英明!这等主意,老奴想都想不出。”
“哈哈……”
………………………………
第129章 戏精
日暮西垂,李牧从宫里出来,来到了白闹儿在长安城的宅子。
其实是白巧巧不了解,白闹儿所谓‘买’的宅子,其实是他自己盖的。就在京东集的入口处,杂货铺的后院。这件事白闹儿在做之前,已经跟李牧打了招呼,因此李牧听白巧巧提起时才一点也不觉得惊讶。
还没到地方,离着老远,李牧就被人发现了。二狗听说李牧要来,一直在集市入口附近等着,看到李牧的影子,赶紧颠颠地跑了过来,帮李牧牵马。
“侯爷!您终于到了,小的在这儿等了一个下午啦。”
“等我?”李牧低头看了二狗一眼,道:“对了,上次忘了问你。我记得你是在西市混饭吃,怎么最近一直跟着我丈人啊?”
“小的已经不在西市了。”二狗解释道:“上次您杀了狗御史,白爷为了救您,在长安城东西两市广撒‘英雄帖’,不少能人都归了白爷的麾下,小的也是一样。现在跟着白爷讨饭吃。”
“白爷?”李牧的嘴差点咧到耳朵根,真是好笑,白闹儿如今也混成爷了?还‘英雄帖’,长安东西两市的英雄么?看到二狗,李牧就能想到他招募的都是什么样的人了。
无非是,鸡鸣狗盗之徒!
不过李牧却没有半点瞧不起的意思,他在大理寺监牢的时候,就有一个叫‘鼓上蚤’的人来为他传递消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李牧想起了此人,便问道:“那个‘鼓上蚤’,便是我那丈人招募的么?”
“是的,他如今是小人的手下。”说着,二狗还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道:“白爷听说小人与侯爷认识,对小人委以重任。如今白爷麾下,小人坐的是第二把交椅,底下的人都称小人‘二爷’。也是巧了,小人名叫‘赵双喜’,双就是二,外号便是二,座次也是二,呵呵呵……”
“哎呦,原来是二爷当面。”李牧调笑他,拱手抱拳,道:“失敬了啊,二爷!”
二狗吓得变了脸色,扑通跪在了地上,叩头不止,连声道:“侯爷可折煞小人了,小人怎敢当侯爷叫一声‘二爷’,小人就是侯爷的走狗,侯爷千万别再戏弄小人了,哎呀,小人当死!”
“开个玩笑,那么认真干什么。”李牧拿马鞭敲了敲二狗的脑袋,道:“你是个机灵的人,办事也妥帖,我这丈人啊,逐渐也老了,难免糊涂,你在他身边,也有个照应……”李牧看着二狗,忽然问道:“二狗,我问你一句,你自己可知道,端的是谁给的饭碗?”
二狗一愣,旋即大喜,赶紧磕头道:“侯爷,小人心里明白,小人端的是侯爷给的饭碗。”
“脑子还算是清楚!”李牧又敲了敲他,道:“得了,起来吧,等会给你个好处。”
“诶!”二狗欢天喜地的爬起来,喜滋滋地继续为李牧牵马,连裤子上的尘土都不拍去,仿佛是什么荣耀似的。
杂货铺紧挨着集市入口,没几步便到了。这集市刚建,还没几个商家,自然也就没几个客人。李牧一行又都骑着高头大马,加上李重义的块头,甚是乍眼,早有人通报给了白闹儿。
白闹儿正马场的管事人程钱说话,听到李牧来了,赶紧什么都扔下了,来到门口迎接。李牧从马上下来,看到程钱,招手让他过来,耳语了两句,程钱顿时瞪大了眼睛,看了李牧一眼,像是火烧了屁股似的,把腿就往马场跑。
白闹儿一愣,忙问道:“贤婿,你跟他说什么了,把他急成那样?”
“唉!”李牧长叹了口气,看了白闹儿一眼,转身往里边走,道:“进去再说。”
白闹儿赶紧跟上,李重义和护卫没跟着,而是守在了杂货铺门口,二狗也醒目地留了下来,市井之徒,最重要的便是眼色,听了不该听的话,可是要出麻烦的。
进到后院,来到厅堂,白巧巧和李知恩也从里屋出来了,看到李牧脸色有些难看,白巧巧便问,道:“夫君,又出什么事了?”
李牧看了白闹儿一眼,道:“没有什么大事,破财了。”
“啊?”白巧巧忙问:“怎么破财了?”
李牧长叹口气,从怀里摸出一道圣旨,展开,瞥向白闹儿,道:“白春接旨!”
唐时制度与明清不同,传旨之人,并非全都是太监。只有在京城,皇帝下的旨意,由太监传达。出了京,都是由属地的某个文官兼任传旨官。就算在京城,也不全是太监传旨,分性质不同,也有各司官员传旨的,干这个活儿最多的,便是礼部员外郎。
白闹儿已经吓懵了,他听到‘接旨’俩字,脑袋就嗡嗡地响。他这辈子,何时曾想过自己也有接到圣旨的一天!还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