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根生已经听得蒙了,他从有记忆就长在酒铺,还从没听过一坛酒能卖这么多钱,脑袋有点懵,轮到他的顺序了,有点结巴道:“我、我觉得,一百文?”

    “一百文?”李思文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大笑了起来,道:“一百文一杯吗?那倒是挺合理的。”白根生年纪尚小,没听出这话里的讥讽之意,解释道:“县令大人,我家是开酒铺的,这酿酒花费多少,我比你清楚些。一般一斤粮出四两酒,一坛酒二斤,最多也超不过一斗米,一斗米才二十文,算上工钱,也不超过五十文,卖一百文已经赚了一倍了,再多就有些昧良心了。”

    “昧良心?”李思文无语地笑了起来,道:“小兄弟,什么叫昧良心啊,物以稀为贵,现在全天下就我贤弟有这种酒,你想喝,你就拿钱来买,不想喝,也没人逼着你买,有何昧良心之处啊?”说着他看向李牧,道:“贤弟,别以为我在说闲话,你要是不信,这几坛酒都给我,我让人带到长安去,要是少了十贯一坛,少多少,我掏钱补给你!”

    这话李牧倒是相信的,长安那么多王公贵族,都是有钱的主儿,若只有这六坛酒,搞个拍卖会,别说十贯,就是一百贯,也许也能卖得出。但问题是他不能只做着六坛酒的生意,他也明白,三人给出三个价格,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层级不同,对李思文这样的公子哥来说,十贯钱也许不算很贵,但对白根生来说,就算这酒再好,他也不可能拿出十贯钱来买。

    李牧想了一下,道:“还是定在五钱银一坛吧,毕竟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以后产量多了,就没有‘物以稀为贵’了。”

    白根生忍不住道:“姐夫,半贯钱一坛酒,谁买得起呀,不往远了说,咱这定襄城,也挑不出五个人来!”

    “这么好的酒当然不能在定襄这种穷乡僻壤卖啊,组织商队,运到长安去,到了长安,多少钱都卖得出去!”说着话,李思文拍了拍白根生的肩膀,道:“小兄弟,世面见得太少了,等有机会,我带你去长安,让你见识见识长安的王公们是怎么花钱的。跟你说别不信,这么好的酒,你要是在长安卖五钱银子一坛,根本没人会买,因为掉价!大家喝一夜花酒都要十几个银饼,喝五钱一坛的酒?恁地失了身份!”

    李牧点点头,李思文这话也不无道理,这就像后世的百事可乐,在超市卖三块一瓶,到了KTV至少十八,东西是一样的,分什么人消费。所谓的贵族,先得‘贵’,不然吃喝穿戴都和普通人一样,怎么体现身份。

    “诶?”李思文忽然想到了什么,看着李牧问道:“贤弟,你这酿酒之法,容易被人学去么?”
………………………………

第32章 合伙生意

    “学去?”李牧微微蹙眉,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经李思文这么一提醒,忽然意识到这也是一个问题。

    李牧虽然是后世穿越而来,但他从不敢小瞧唐朝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在唐朝时期已然到达了一个巅峰。后世和唐朝相比,也许在科技方面领先很多,但是其他方面,或许未见得超过多少。很多事情,只是缺少一个契机。

    就拿这酿酒来说,唐朝没有高度酒,并不是没有适合的酒曲,也不是没有适合的粮食,而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可以通过蒸馏的方士提纯而已。蒸馏这项技术,若无人提示,也许几百年也未见得出现,但李牧来了,他弄出了蒸馏酒,这项技术或许能瞒得住一时,但必然瞒不住很久,蒸馏设备也不是很复杂的器械,李牧能打出铁管,随便一个铁匠同样打得出来,李牧做的那些木零件,随便一个木匠也做得出来,假以时日,仿造不是很难的事情。

    李牧只能保证他从系统中购买的酒曲是无法仿制的,但是唐朝未见得就没有更好的酒曲,只要蒸馏技术普及开来,他在酿酒行业的优势就将不复存在。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李牧忽然有些头疼了。

    见李牧久久不语,李思文便明白怎么回事了,把他拉到了一边,道:“这样可不行啊,贤弟,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见识是有的,你可知这酒中的利润有多大?江南有一姓郑的酒商,入长安贩酒,酒名江南春,投靠在国舅爷门下,一年分润给国舅爷的利就超过两万贯,你说他挣多少?这酒比他的酒不知好多少倍,往少了说,也至少一年几万贯,要是被别人偷了去,你的损失也是几万贯,不成,这不成啊!”

    李牧好奇问道:“那姓郑的酒商,他是怎么保密的?”

    李思文道:“郑家世代酿酒,几世的积累,他家的工匠几代人都是郑家的家奴,是绝不可能背叛的。如果有人泄露了他家的秘方,报了官之后,泄密之人抓到就会处死。你现在哪来的家奴,外面招来的人,怎肯轻易入了贱籍?”

    李牧心里一动,听出了些弦外之音,挑了下眉毛,顺势问道:“大将军府上,必然是有家奴了?”

    李思文立刻大点其头,道:“家奴有的是啊!陛下从来不吝赏赐,每逢战事结束,都会赏赐金银财宝,田地奴隶,什么样的家奴都有,都在家里种地呢,你要是需要,我修书一封立刻……“说了一半,忽然看到李牧的眼神,心里一突,知道被看穿了,讪讪地咧了咧嘴,道:”贤弟,你千万不要误会,我没有想占你便宜的意思。如果你根基稳固,我不会说这些话,现实的情况摆在这里,这个生意你自己做,肯定是做不成。你不知长安的凶险,我再给你讲讲江南郑家的事情。你可知为何江南郑家要投靠国舅爷门下,每年拿出两万贯利是?那是因为他不拿这钱,他就在长安待不下去。只有拿了这钱,在国舅爷的庇护下,他才能正常做生意。你与我家合作,我可以做主,你不必出这份钱。我家地里产粮食,还有可靠的家奴随意使用,你与我家合作,什么本钱都不用出,获利我们各占一半,你看如何?”

    李牧凝眉不语,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李思文的提议非常合适,而且相对来说,他已经是在让步了。那郑家自己酿酒,出料出力,长孙无忌什么都不用干,只提供一个名字庇护,就每年拿两万贯纯利。李绩在朝中的身份,不弱于长孙无忌什么。大将军府出料出力,还提供庇护,得利只占一半,相比那姓郑的酒商,不知划算多少。这就相当于后世的技术入股,双方各占一半股份。

    虽然在后世,可能一项技术占百分之八十股份也有可能。但这毕竟是唐朝,合作的双方无论从财力物力人力权力等等都不在一个层次上,这种情况下,还能五五分账,着实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李思文的态度,如果李思文真的是贪图利益,完全可以现在就叫人把他抓起来,逼迫他答应,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可能发生。

    反过来再想,如果李牧自己干,不但风险很大,而且想要见到效益,时间也会拖得比较长。若跟大将军府合作,粮食、人,都是现成的,立刻就可以生产,随即就能贩卖,马上就能看到钱,这样看来,合作才是正途。

    但李牧还是没有轻易答应下来,他反复想了两遍,才开口道:“合作可以,但是我有三件事要说在前面。”

    “你说!”

    “第一件事,买卖我是与你合作,不是跟大将军府合作。大将军府的关系,算作你投在这买卖里的本,与我不相干。你不要怪我,因为我不认得别人,我只认得你,对你的人品与诚信,我敢相信,若换了别人,强占了我的买卖,我也没法反抗,这样说吧,换了别人,这个买卖我宁可不做。”

    李思文笑道:“这不算事儿,我现在就可以答应你。”

    “第二件事,纯利不能五五分,我得多要半成。你先别急,听我跟你说。多要这半成,我不白要,我有信心除了这三杯倒之外,还能酿出不同口味的新酒,这其中的利益,你应当明白。再者,我还可以把定价权让给你,你随意定价。但因这生意我占的股比你多,所以怎么做这个买卖,你要听我的,毕竟这酒是我酿出来的,没我就没这个生意。而且我跟你保证,这酒的生意,每年带给你的纯利必超过三万贯,如果超不过三万贯,这些话就当做没有,多的半成我不要,也不必听我的了。”

    “半成?”李思文挑了挑眉,他是做录事文书的,对账目的事情比李牧要清楚,脑中思索了一下,如果按纯利三万贯算,几千贯钱而已,也不算是很多,尚在承受范围之内,便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