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自己看着办,本侯也不是傻子,你要是讹我,本侯的脾气你也应该知道些。”
“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封四连连说道,叫来一个小伙计,吩咐了两句,小伙计转回铺子后面,不一会儿拿出来一叠颜色泛黄的纸张。
李牧微微蹙眉,道:“这是做纸钱的那种纸?”
封四道:“回侯爷,这种纸,咱们行内称为茅草纸。侯爷说得对,这祭祀用的纸钱,便是这茅草纸所做。但小的给侯爷拿来的这种茅草纸,要比那种纸好很多。侯爷请看,小的拿来的这种纸,纸面是光滑的,并不毛糙。这种纸比较厚,纹理也粗,说实话不适合书写。有钱的文人是不会买这种纸的,但是用来印刷,却是再适合不过了。小的研究过大唐日报,侯爷您用宣纸印刷大唐日报,因宣纸薄,透水性好,墨迹很容易便透过纸张,但若用这种茅草纸来印刷,则可做到两面印,大大节省纸张消耗啊。”
李牧听封四这么一说,确实非常心动,拿起这茅草纸摸了摸,手感确实不如宣纸,但也算过得去,问道:“这种纸多少钱?”
“只需宣纸价格一半。”
李牧蹙眉想了想,道:“这纸,是你造的,还是从别人手里进货?”
“呃……”封四眼神微微一慌,硬着头皮道:“侯爷,您来找小的买纸,打听这些怕是……不太合适、”
“那就是进货了。”李牧道:“本侯不喜欢跟二道贩合作,这样吧,你开个纸坊,专门做这种茅草纸,本侯跟你签订契约,此后三年,长安城内的大唐日报用纸,都从你的纸坊购买,由你专供,价格便定在宣纸价格的三成,你看如何?”
“这……”封四一时难以回答,这纸张他的进货价,便是宣纸价格的三成。李牧砍这一刀,又准又狠,直接把他对缝的利润砍没了。若他进货卖,这买卖便做不得了,因为没有任何利润。但若自己开纸坊,虽然有三年的订单,可是风险也是不小啊。万一大唐日报哪天被禁了呢?他还能去告李牧不成?
但反过来说,大唐日报若蒸蒸日上,三年的订单,其中的利润也是不小。到底该如何抉择,让封四陷入了两难。
………………………………
五章已发,求首订,求月票!
五章已发,求首订,求月票!明天看首订加更!
………………………………
第6章 鼎力支持(为第一个盟主“Alucard_LY”加更)
仅仅短暂的犹豫过后,封四就开口道:“侯爷,小的答应了。”
“不再想想?”
“小的愿赌一把。”封四已经做出决定,神态也自然了许多,道:“每一期大唐日报小的都看了。甚是佩服逐鹿侯,小的愿意赌一把。只是小的目前手里的钱开纸坊还差一些,请侯爷容小的几日筹措……”
“需要多少,明日去我府上拿!”
封四忙道:“侯爷,小的开纸坊,怎好拿侯爷的钱,小的不是卖身做掌柜的,这……”
“算作借你的,来日纸坊盈利,你再还我。本侯要的是快,最多给你十天时间,能做到么?”
封四想了一下,重重点头,道:“小的能做到。”
李牧哈哈大笑,拍了拍封四的肩膀,道:“能赚到钱的,就得是你这样的人啊。现在你这铺子有多少这种纸,都送去我府上,有多少要多少,先应付着。大个,给钱!”
李重义从腰上解下皮袋,从里面抓出一把碎银,嗡声问道:“多少钱?”
封四赶紧道:“既然要跟侯爷合作,这点小钱还计较什么,等会小的就去雇车,有多少就送去多少,切莫谈钱。”
“好,本侯便承你这个情了。”李牧深深看了眼封四,颇为赞赏。随手从李重义的大手中拿了一块碎银丢给牙人,道:“你帮本侯找到一个人才,这块银子赏你了。”
牙人接住银子,手里一掂量,至少一两,这可就是一贯钱啊!他在西市做牙人,帮忙牵线,好的时候一日也就一二百文收入,一下子得了五天的进项,乐得合不拢嘴,赶紧放入怀中,道:“侯爷,您还要鞣好的皮子是吧,小人知道哪儿有。昨日打西边来了一伙皮货商人,带来了十几车好皮子,是小人帮忙找的住处。还不曾开始贩卖,您要是需要,小人帮您跑一趟!”
李牧正要说话,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回头一看,竟然是宇文规,不由有些意外。他临走的时候,跟宇文规提起要来西市采买,可是此时宇文规找了过来,叫人好摸不着头脑。
宇文规呼哧带喘地跑过来,道:“大人!陛下有旨意到!下官昨日弹劾的几名官吏,陛下尽数罢免了。旨意中还提到了大人改革工部的事情,陛下命大人主持改革之事,工部六品以下官吏,大人可自行任免,报吏部即可。其他人等,皆须配合大人,就连李尚书也不例外!”
“是么!”李牧眉开眼笑,道:“陛下说会帮衬,果然是帮衬了。好!终于可以放手去做了!”
宇文规也附和道:“是啊,陛下洪恩,对大人是极为信任啊。”
李牧看向牙人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侯爷,西市的人都叫小的二狗。”
“二狗,这样,我有点急事,皮子就不亲自去看了。你去跟那皮货商人说,本侯要购买大量的皮子,你让他带着样品,明日早点到我府上,若皮子好,当场给钱。你把事情办明白了,也少不了你的好处!”
“诶诶诶,小人明白,小人这就去!”
二狗乐颠颠地去找皮货商,李牧则带着宇文规回了工部。宣旨的太监已经走了,旨意在李大亮的手上。李牧担心李大亮担忧被架空,先到了李大亮的家中。
“来了,坐。”出乎意料,李大亮见到李牧,并没有他想象中的生气或者怒意,依然是那副淡然的样子。
李牧坐下,有些不好意思道:“尚书大人,关于这个改革之事……”
李大亮摆了摆手,道:“无须跟我解释,我也听不懂。陛下既然已经下旨,那我自会尽全力配合你。”
还是生气了啊,李牧赶紧解释,道:“尚书大人,这件事我也是刚刚知道,下官并没有想越过尚书大人的意思……”
“你误会了,我没有怪你。”李大亮笑道:“说起来我还得感谢你,前日陛下与我商量这事的时候,许我校检左屯卫。你也知道,我算是征战半生,因为一些事情才来到工部任职。实则我志不在此,陛下的意思是想让你放手去做,由我配合你,等你的年纪和功劳足以支撑的时候,这工部尚书之位,早晚都是你的。你可明白陛下的苦心啊?”
这么一说,李牧便明白了。这李大亮因为没有参与玄武门之事,受到了李世民的猜忌,被免了军职,打发到了工部。但他对在工部任职,并不觉得开心。一直心心念念想回去当将军,但是又无法开口。这次李世民许他校检左屯卫,等于是给了他一个盼头。要是李牧工部改革推行得顺利,早晚有一日,李大亮还能回去领兵。
这与官职高低无关,是正中了李大亮的心思,让他无法拒绝。
而李牧,只觉得压力愈发的大了。工部虽然是三省六部中的垫底咸鱼,但毕竟占着一个六部的位置。他年纪轻轻就当了侍郎,李世民又下了这样的旨意,等于是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若这改革效果不好,下场可想而知。
若没有系统在身,还真是有点发虚了。但有系统,他还怕什么?李牧用力点了点头,起身向太极宫的方向拱手道:“我李牧何德何能,受到陛下如此信任,唯有竭尽全力,方能报答陛下恩情之万一!”
李大亮是一个睿智之人,早看出李牧心思,见他如此做派,只是笑吟吟地看着,没有说话。李牧没得到回应,顿时有些尴尬,清了下嗓子,又坐下道:“尚书大人,既然陛下如此安排,您也是一样的心意,那下官我也就不虚伪客套了。要说这工部改革,下官确实已经在心中盘桓了多日,有一个难题,还没找到解决办法。”
李大亮见李牧正经了起来,也正色道:“是什么样的难题,你且说来。”
“这个难题,便是保密。”李牧认真道:“大人,这印刷术与贞观犁,大人想必都有耳闻。这两件东西,说起来也就与那马蹄铁一样,并没有多难,就是脑筋转个弯的事情。陛下设立印务监和农器监,印刷术马上就要大量运用,贞观犁也要大量制造,这就涉及到需要大量用人。这两样东西,非常容易仿制,又不能把秘法流传到民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