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无忌问道:“一千多张,仅在昨夜一夜刊印出来的?”
“是啊,臣遇刺是昨日发生的事情,这报纸自然是昨夜刊印的了。”
“报纸?”
李牧差点忘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没有听过‘报纸’,赶紧解释道:“报纸是臣自己取的名字,意思就是在纸上的告示,报与百姓知道。简称报纸,大唐日报的意思就是,每日大唐发生的大事,报与百姓知道。”
李世民又问:“这报纸一夜之内刊印一千多张,用了多少人?”
李牧凝眉心算了一下,道:“两伙人换班,一伙差不多六七人,十二三个人吧。”说到这,李牧大概明白李世民想知道什么了,道:“陛下,真正刊印的时候,速度要比这快的多。昨夜臣是临时起意,而且府中的下人,都不熟练。真正刊印的时候,事先做好培训,效率至少还能提升三倍。”
李世民微微蹙眉,道:“李牧,你可知道,今日朝堂之上,众臣是如何谈论‘大唐日报’的?”
“如何谈论?”李牧想了想,道:“莫不是有人觉得,这大唐日报会产生什么隐患之类……”
“对!”李世民点头,道:“今日不少大臣上奏说,这大唐日报一夜之间传遍长安,将朝中大事公开与百姓知道,会造成社稷不安,长久下去,必将引起动乱,请求朕下令禁止。”
李牧赶紧道:“陛下,说这样话的人,乃是鼠目寸光之辈。他们根本不懂臣的打算,难道臣废了这么大的周章,只是为了泄愤么?”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没言语,但俩人的眼神已经表达出了意思:难道不是么?
李牧一阵气闷,道:“陛下,臣确实有泄愤的意思。但臣不仅是为了泄愤啊,臣做的每一件事,无不是为了百姓,为了陛下,为了大唐!”
………………………………
第154章 舆论很重要(2)
李世民这一生,见识了太多义正言辞、慷慨激昂的臣子了,但如李牧这般,每次‘义正言辞’都如此做作之人,还是不多见的。这其中做作又不让他觉得烦人的,唯有李牧一个。因为李牧的义正言辞和慷慨激昂,目前为止还没有让他失望过,而其他人,则十次有九次是空话。
“那你来说说,这大唐日报,到底如何为了百姓,为了朕,为了大唐的?”
“陛下,这也是偶然浮现的灵感。那日您与臣说,地方上,门阀世家的势力,要大过朝廷。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臣想,无外乎是因为朝廷离得远,而门阀世家对于百姓来说,离得近。朝廷有政令,百姓不知道或者晚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也都是门阀世家先知道,然后再选择性地告知百姓。久而久之,在百姓心中就会产生疏离感。”
“臣就想,如何能够跨越门阀世家,让朝廷与百姓建立直接的沟通渠道呢?正好臣遇刺,想要报复,就想到了这个主意。若朝廷能办一个报纸,把朝中大事,直接告知百姓,让门阀世家插不上手,那岂不是可以越过他们了?以后有什么事情,百姓和门阀世家一起知道,岂不是很好么?”
李世民听罢之后,沉吟了一会儿,道:“可是百姓毕竟是民,知晓朝中大事,一无必要,二也有不妥。”
长孙无忌也点头,李牧道:“陛下,您误会了臣的意思。古语有云,三人而成虎。一件没有发生的事情,只要是有人相信他发生了,就会产生这件事已经发生的效果。平日门阀世家,便是用此招数,或曲解、或欺瞒、或哄骗,从骗取朝廷本应得到的民望。而有了大唐日报之后,朝廷不一定要把所有大事都登报告知百姓,只需捡与之相关的,例如朝廷要推广新式耕犁,朝廷大军平定突厥,等等有利于树立朝廷威信,增加陛下荣光的事情刊登,百姓与朝廷,与陛下之间,联系自然会紧密起来。”
“而且若是门阀世家有什么小动作,也可登报指出、纠正,让他们龌龊的心思无所遁形。自此不能再欺瞒百姓,假以时日,朝廷的民望定会越过门阀世家,取代他们在地方上的优势!毕竟这天下,还是普通百姓居多。臣相信,民心所向,才是正途!”
‘民心所向’四字,正中李世民的心思,他看了眼长孙无忌,问道:“辅机以为呢?”
长孙无忌心中甚为震惊,他没想到李牧小小年纪,竟然能想到民心民望这个层次上。他现在对李牧的忌惮越来越大,心中也是游移不定,不知该支持,还是反对。他下意识觉得不应该支持,但理智告诉他,李牧此举乃是为了打压门阀世家,于陇右这些勋贵是大有好处的,理应支持。
想了一会儿,长孙无忌没有直接表态,而是问道:“此举虽然好,但有两个问题有待解决。”
李牧道:“不知国舅说的是什么问题?”
“这头一个问题,是钱。眼下国库不甚充盈,而刊印报纸,耗费不小。工匠,墨,纸等,都要钱,若偶尔为之,尚可负担,但若每日都刊印,负担不起。再者,这报纸若只是在长安城中发行,用处有限,但若发行天下,我大唐疆域辽阔,如何做到快速通传?”
李牧听罢,心中暗挑大拇指,长孙无忌不愧是李世民最心腹的宰辅,眼界果然不同,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找到发行报纸最大的两个问题,个个切中要害。但这两个问题,李牧早已想好了,所以并不难解答。
“钱的问题无需担心,臣已经算过成本了。报纸是为了传递信息之用,所以用不到上好的纸张。最粗劣的纸张,也可印制。若一次刊印万份,成本不足一文。一文钱,对识字的百姓来说,并不算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再说报纸也不是看一次字就没了,可以传阅。臣以为,人都有传播消息的本性,一个人看了报纸之后,得知了新的消息,他一定会忍不住告知那些不知道这个消息的人,所以就算不识字也没关系,只要消息得以传播,目的就达成了。”
“而且,这报纸也是可以赚钱的。”李牧指着大唐日报上被花边圈起来的地方,道:“陛下、国舅,请看这里。这是臣想到的,赚钱的办法。这花边圈起来的地方,臣称之为‘广告’,乃是取‘广而告之’之意。臣举一个例子,洛阳的商人来长安开了一家店铺,他最担忧的事情应该是长安的百姓不知道他开了店铺,不知道他的店铺在哪,但他若把消息刊登在大唐日报上,长安的百姓看了报纸之后,就会知道他的店铺,如果有需要,就会去购买。印刷报纸是要用钱的,自然不能免费帮他的忙,所以……”
“这个商人就要付钱,对么?”长孙无忌接了句话,笑道:“你这小子,脑袋里怎么都是挣钱的道!”
李牧嘿嘿笑道:“这不是从小穷怕了么,开窍之后,看任何事情,第一个想到都是挣钱。”
李世民作为一个国库和内帑永远不充盈的皇帝,闻言也是非常心动,道:“这个‘广告’,能挣多少钱?会有人付钱刊登广告么?”
“陛下,说到赚钱,臣非常有信心。若运营得当,单这广告一项,一年的收入,绝对不在灞上酒坊之下。”
李世民一听,眼睛亮了,道:“你是说,这个广告,一年能赚十万贯纯利?”
“或许不止。”
这下李世民真感兴趣了,问道:“你说,如何才算运营得当。”
“需要三个条件,一,陛下的支持。二,禁止民间私办报纸。三,也是臣曾说过的,官府坚决禁止民间私自刊印。抓到不管是何身份,一律以谋反论处。”
“谋反?”长孙无忌皱眉道:“有些夸大了吧。”
“不。”李牧肃容道:“国舅,我之前谈到印刷术的时候曾说过,印刷术仿造难度低,但却是朝廷瓦解门阀世家对知识垄断的武器。而且我也说了,民间若想印刷书籍等,可交给印务监来做。只要符合规矩,他们付钱,印务监可以替他们印刷。有消息想要宣传,可以来报纸登广告,这样的条件下,若有人还要私自印刷书籍或者报纸,他的目的会是什么?我想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
第155章 舆论很重要(3)
“那也不一定是要谋反啊?也许、也许……”长孙无忌想举一个例子反驳,但又实在是想不到一个合适的。
李牧替他解围,道:“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他私自印刷,而不通过官府,必是有私心,担心通不过官府的审核。若想树立朝廷的威严,就必须禁止民间私办,既然要禁,就要禁绝,否则只要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