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之后,景泰帝也是沉默了,刘君韬先是率军驰援北京城,而后又是在大同镇重创瓦剌大军,解了大同镇之围,这样的功臣如果被自己查办,恐怕真的要冷落了忠臣之心,不但不利于应对自己那个皇兄,而且还会有激起山东镇兵变的危险!
想到这里,景泰帝便长出了一口气,说道:“朝中非议的奏折,朕会留中不发,但是于爱卿也要提点刘总兵一番,整编兵马就专心整编好了,不要再去理会将领的事情!如果再闹出什么乱子,朕也护不住他了!”
于谦闻言暗暗松了一口气,心中十分庆幸刘君韬动作迅速,在景泰帝下令之前清除了所有的暗桩,便行礼道:“臣,遵旨!”
几天之后,兵部尚书于谦接到了刘君韬的奏报:准备在丰台大营举行阅兵大会,对京畿驻军展开全面的操练。
于谦问讯急忙出城赶到了丰台大营。
此时,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已经率领京畿驻军各部将领在辕门外迎接,见到于谦之后,刘君韬便抱拳说道:“卑职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率领京畿各部驻军将领,拜见兵宪!”
“参见兵宪!”
于谦看着一众将官,心中也是豪气非常,便笑着和众人谈论了一番,而后便在刘君韬的引领下,进入了丰台大营。
此时,大营中的将士已经集结完毕,在大营内巨大的演武场上列阵而待。
于谦在刘君韬的引领下,与众将领一起走上了演武台,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数万大军,众人心中都是豪气冲天。
刘君韬上前一步,对于谦说道:“请兵宪为众将士训话!”
于谦点了点头,便对着数万将士大声说了一番,先是将朝廷和景泰帝对众将士的期许说了一番,而后又是说到保卫京畿、稳定地方的重要性,最后便是对数万将士提出了不少的期许,希望众将士能够刻苦操练,不要计较个人的得失,早日整编为如同天策军一样的虎狼之师!
演武台上,于谦没说一句话,台下都有两百名嗓门很大的将士,齐声原样重复一遍,将于谦的训话传播出去,以便让数万将士都能够听得清楚。
兵部尚书于谦洋洋洒洒说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演武场上的数万将士大部分都是能够保持纹丝不动,但是和最前面的两千天策军将士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于谦见状也是暗道:“君韬真是带兵的奇才,竟然能够操练出天策军这样的强军来!”
这时,刘君韬也是上前训话,不过刘君韬并没有提及朝廷和景泰帝,而是大声说道:“众将士!兄弟们!今日整编,不为别的,就是要让众将士变强,让京畿驻军各部变成虎狼之师!”
“只有成为强军,众将士才能杀敌立功,才能横扫天下!”
“立下了功勋,于私可以光宗耀祖,可以荣升、得赏,于公便可护卫大明、便可捍卫华夏!”
“昔日宋室羸弱,才有蒙元鞑子陆沉华夏,才会有百年之耻!今日,只有我辈奋发图强,才能外御鞑虏,才能捍卫华夏。”
“我辈武人,不是那些书生所说的无用之人,而是大明的基石,是华夏的铜墙铁壁!只要我武人不乱,只要我武人心怀天下,大明便稳如泰山,便是有宵小作乱,我辈武人也可转瞬灭之!”
刘君韬也是说了小半个时辰,不过相比于兵部尚书于谦的训话,刘君韬所说都是实实在在的,但让人听了又是热血沸腾。
一番训话下来,不但演武场上的数万将士全都士气大振,就连演武台上的一众将官也是热血沸腾。
特别是刘君韬提到武人乃至大明基石的时候,众人无不感到自豪和荣幸。
此前朝中文官一直对武人极尽打压之事,让众将士的心中很是憋闷,此时此刻众人听到了刘君韬的训话,只觉得心中的一股闷气瞬间消失,不但大军的士气高涨,而且众将士对刘君韬也是变得认同、崇敬了!
兵部尚书于谦看着刘君韬,心中也是感叹不已,微微摇了摇头,刘君韬不但会带兵、会打仗,而且还颇有口才,真不知道刘君韬还有什么样的本事没有用出来。
接着,丰台大营副将徐玮也是上前训话。
完毕之后,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便当众宣布:京畿驻军各部即刻进行整编操练,为期一个月,凡是在一个月后的检验中不能合格的营伍,其营伍的主将都将会被严惩!
听到刘君韬的命令,在场的众将士都是为之一振,就连兵部尚书于谦也是为之侧目,没想到刘君韬练兵竟然如此严苛。
刘君韬的操练大纲已经全部下发了,于谦和将领都是见过的,一个月的时间用来操练,这个训练量已经比得上普通明军数月的训练量了!
………………………………
第四百一十七章 账面文章
夏日的京城炎热无比,只要在日头地下走上一会儿,便会满头大汗、湿透衣衫,更别说丰台大营中的明军将士们还要顶盔掼甲,并且还要进行严苛的操练。
武装越野、体能训练、队列训练、战技对练、野外行军、两军对抗等等,天策军将士出任教官之后,将原本玉山镇新兵营的操练大纲全部搬了过来,将丰台大营中的数万明军将士训练得神魂颠倒、“爽”到了极点!
当然,相对于明军将士日常的伙食和供给,刘君韬也协调了兵部和户部,专门增加了一批钱粮,特意让明军将士们吃得好一些,并且还有“操练银”这样的补助可拿,虽然没有多少,但也完全可以起到稳定军心、提升士气的作用。
与此同时,京畿各地的驻军也全都展开了操练,刘君韬只在丰台大营留下了三百名天策军将士充任教官,其余的一千七百名天策军将士全部分成数队,跟着各地训练有成的主将、五百名“标兵”出发,前往京畿各地充任教官。
一时间,整个京畿地区都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训练,十几万京畿驻军被天策军将士训练得“苦不堪言”。
虽然各地兵马都是忙于操练,但是刘君韬却并没有在丰台大营中一直待下去,而是带上五十名天策军将士离开了大营,前往了兵部。
见到兵部尚书于谦之后,刘君韬先是向其禀报了这段时间京畿各部兵马的操练情况,而后又是催要了下一批次的钱粮。
于谦笑着说道:“哈哈,我说君韬啊,现在这兵部的人都说,你这个山东镇总兵官就是一个要账的,每次来禀报公事,都要带走不少的钱粮。所以,现在兵部上上下下的官吏见到你,心中都是要发虚的!”
刘君韬闻言也是哈哈大笑了起来,而后又是和于谦说了一些闲话,便说道:“兵宪,今日前来,我还有一件事情需要禀报。”
“什么事情?君韬尽管说。”
刘君韬说道:“兵宪,此番整编各部,不但要对各部所有的兵马进行操练,更为重要的是要核查各部的实际兵力,以及各部的现有状况和战力。”
听到这里,于谦便全都明白了,苦笑着说道:“君韬啊,现在朝中各方势力的暗桩已经全部清除了,咱们的目的也已经达成了,还有这个必要吗?”
刘君韬明白于谦在担心什么,虽然此时大明的军纪还算是严明,远不如明末时期那样松懈、混乱,但是各军将领吃空饷、谎报兵备数量、克扣军饷和抚恤等等情况,也是层出不穷的。
毕竟此时大明军中,各级将领蓄养家丁的风气已经形成,虽然还不像明末时期那样,各级将领全都依仗家丁出战,但是损公肥私,侵吞军中钱粮用来武装家丁的事情,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事情,只是没有人愿意将其说破而已!
此时刘君韬提出核查各军的实际人数,目的就是要足兵、足备、足饷,彻底切断各级将领的财路。
谁想要蓄养家丁,可以!但是自己花钱去养,想要侵占军中钱粮,从今以后就别想了!
于谦看着一脸坚定的刘君韬,沉声说道:“君韬啊,你这么做,会犯众怒的!”
刘君韬则是怡然不惧,说道:“兵宪,现在军中家丁之风绝不可放任不管!兵宪想一想,如今国朝还有能力整顿军备,如果有朝一日朝廷没钱没粮,边关又是烽火四起,那我大明兵将将会如何?各地将领一定会极力扩充自家家丁,而置朝廷兵马于不顾,到时候以家丁驱赶朝廷兵马应敌,我大明将会万劫不复!”
听完这段话,于谦也是面色不善,开始沉思起来。
刘君韬并没有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