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策大明-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君韬准备将金融司作为后世“中央银行”的存在,在自己打造的新式经济基础完善、壮大之后,刘君韬便准备利用金融司发放类似“宝钞”的信用货币。

    不过信用货币在此时还为时尚早,刘君韬也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这金融司的成立便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增设府库司,司丞为唐宇举荐的左右手何信,负责管辖设在玉山镇的商部中央府库,以及在各州府设立的州府库,负责对囤积的白银、粮草等各类物资进行调拨和记录。

    原先商部的钱粮调拨并没有单独的机构进行管理,在监管上有些松懈,所以探查部在几年之内查出了六起监守自盗的案件,不但让唐宇颜面扫地,也给刘君韬敲响了警钟。

    所以此番成立府库司,就是要将钱粮的保管、调拨事宜正规化、严格化!

    而司丞何信也是刘君韬亲自把关的人选,此人老实、严谨,为人铁面无私,非常适合府库司司丞的职位。

    同时,商部在各地府城内设立的府库也开始全面修建,用不了多久,刘君韬便可以在各地都囤积上一定数额的钱粮,一旦需要调拨钱粮,所需的时间定会大大缩短,为自己节省不少的宝贵时间。

    商部的改革方案定下之后,唐宇也是急匆匆的从大同镇城赶了回来。

    此时大同镇城那边的事务已经进入了正轨,唐宇便赶回来主持商部改革的事情。

    而刘君韬也正好从中抽身,开始对民部进行改革。

    民部之中的屯田司和户籍司暂时没有变动的需要,依旧由张睿、许珐作为司丞主持,对山东境内的数百处屯庄、和所有民壮百姓的户籍进行管理。

    军部预备役的登基、操练等事务,就完全依仗民部户籍司提供的资料和协助,所以这两个部门也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刘君韬决定将调解司整合为法堂司,司丞为康铭,负责山东境内的民事争端的裁定,并且依据大明律为基础,按照刘君韬的指导编写新的律法,当然此举是秘密进行的。

    自从刘君韬开幕府设立调解司以来,调解司已经处理了海量的民事纠纷,在兖州府境内颇具威望。

    同时也让兖州府各地衙门的报案数量锐减,极大地稳定了各地的治安,也让各地官吏大为夸奖。

    此番,刘君韬决定在济南府设立大法堂,在各州城设立法堂,在各县设立法所,仿照后世法院制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司法机构。

    各地百姓想要通过法堂司解决纠纷的,可以到各地法所申诉,不服的可以上诉到州城的法堂,还不服的可以上诉到济南府的大法堂,此为最终裁决!

    如果有一方需要坐牢的,法堂司将会把案卷和人犯一同移交当地衙门,这也省去了衙门的辛苦,还能让各地官吏得到政绩,所以此令一出,各地官吏都是非常支持和配合。


………………………………

第三百八十九章  全面改革(三)

    而后,刘君韬决定将医护堂划归到民部辖下,成立医护司,司丞为岑熵。

    医护司负责发展医学、培养医护人才,研发各种药品、医疗手段。

    刘君韬将会在玉山镇成立医护学堂,由岑熵指派专门的医师进行教学,培养医护人才。

    同时,刘君韬还决定在山东各县设立医护所,在各州城设立医护堂,全面开放向各地军民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并且收取少量的钱财。

    当山东镇大军出征的时候,医护司也将调集人手,根据实际需要补充到大军之中。

    虽然经过改革之后,各营之中都已经配备了常备的医师,但是毕竟人手有限,还是需要医护司提供协助的。

    民部的改革事务全部确定下来之后,部长郭永忠便开始忙碌起来。

    虽然郭永忠此时已经是头发花白,但是依旧是老当益壮,特别是看着玉山镇越发的兴旺,看着刘君韬锐意进取,心中便欣喜异常,感觉浑身上下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

    而刘君韬也是开始拼尽全力,在处理完民部的改革事宜后,便开始操刀对探查部进行改革。

    刘君韬决定改探查部为情报部,部长依旧为刘子安。

    同时,原先探查部下辖的坊间司、朝堂司、藩邦司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司丞依旧为刘尚、刘忠、刘夏三人。

    不过,刘君韬决定增设内政司,司丞为刘子安举荐的郭翼,此人原是藩邦司的一名人员,为人十分干练,对稽查事宜非常在行。

    内政司负责对山东镇和玉山镇的各方面进行监管,对贪墨、违规、擅权等进行稽查、上报,说白了内政司就是山东镇对内的探查部门。

    之前商部出的几次贪墨案件已经给刘君韬敲响了警钟,所以便在情报部成立了内政司,专门对内部各方进行监管,防止日后再发生类似的案件。

    此外,刘君韬还准备在此基础上完善对内部权力的全面监管,但是前提是在不影响办事效率的基础上,决不能将监察机构发展成御史十三台那样的“嘴炮”机构!

    刘子安接到整合命令之后,便开始着手进行改革了,并且按照刘君韬的命令开始调配人手。

    几乎在同一时间,刘君韬也将赞画部部长蓝思齐找了过来,开始对赞画部进行改革。

    此番改革,刘君韬对战略司和参谋司并没有太大的变动,只是招募了不少的人才充盈进两司之中,充实了战略司和参谋司的实力。

    同时,刘君韬下令在赞画部增设档案司,司丞为蓝思齐举荐的同乡人才,名叫曹继旺,是个落魄的秀才,不过却对案牍之术非常在行。

    档案司负责收集各种战略、历史、情报资料,以及大明周边各方胡族的资料,并且将所有的资料存档备查,在总兵府内设立案牍库房,为战略司和参谋司做出决断提供资料支持。

    这也是刘君韬为了实现山东镇的信息化做出的一大举措,这也只是第一步而已,将来还会在各部逐渐进行深化的改革。

    赞画部的改革其实是各部中相对比较简单的,只需要在人手上进行调整,增设一个档案司便可,不需要像其余部门那样几个机构都需要调整。

    不过赞画部部长蓝思齐则是接到了刘君韬的命令,准备卸任赞画部部长一职,赞画部部长由原参谋司司丞张玉清继任,参谋司司丞一职由张玉清副手赵炳义继任。

    当蓝思齐接到命令开始忙着改革赞画部的时候,刘君韬依旧没有停下来,还在调集人手。

    此番改革,刘君韬准备增设中枢部,以后各部的上传下达、各部之间的相互配合,都要经过中枢部向自己禀报,自己的各项命令也会由中枢部下达。

    而中枢部部长一职则是由原赞画部部长蓝思齐就任。

    中枢部下设文案司、政令司、发展司三个部门。

    其中,文案司司丞为杨启凡,此人是玉山镇的老人,之前一直在赞画部任职,是一个行文高手,并且对大明律十分在行,此番成立文案司,刘君韬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杨启凡。

    文案司负责山东镇上下所有文书、案牍的起草、上传下达、存档备查等事宜,作为刘君韬的“秘书处”来使用,是刘君韬对各部下达命令的执行部门。

    政令司司丞为贺之命,此人是张骁军举荐的人才,原本是张秋镇上的一名闲散通判,本来已经准备赋闲在家了,机缘巧合之下被张骁军认识,举荐给了刘君韬。

    贺之命此人熟读大明律,对各衙门的上传下达的运转规则十分在行,出任政令司司丞一职很是适合。

    政令司负责山东镇所有政令的制定和完善,刘君韬首肯签字之后,政令司会将制定好的政令移交文案司进行传达。

    最后便是发展司,司丞为陈瑞,此人也是出自赞画部,原本是一名参谋,为人头脑十分灵活,在许多事情上都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发展司负责对山东镇、玉山镇的各项事宜进行规划、完善,并且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五年发展计划,对各部上报的发展计划进行审核,并且监督发展计划的实行情况。

    一番制定之后,各部之中最为辛苦、忙碌的人便是蓝思齐了,不但要交接好赞画部的各项事务,还要着手组建中枢部,几天之内已经是忙得昏天黑地了。

    景泰二年,十月初。

    山东镇各部的改革事宜已经接近尾声,各项事务都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了,人员、资料、钱粮等已经全面开始调集、分配。

    一时间,不但整个山东的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