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策大明-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军驰援!”

    景泰帝点了点头,说道:“右都督也是这个意见,只是现在京畿驻军疲敝不堪,已经无法前往大同镇救援了,所以两位爱卿商议一下,这援军从何而来?”

    说完,景泰帝盯着于谦和石亨,一字一顿的说道;“军情紧急!朕,今日便要可行的方略!”

    接着,景泰帝便坐在书案旁开始批阅奏折,留下石亨、于谦商议筹措大军之事。

    “于大人,依我之见,咱们最好还是双管齐下比较好!”

    “哦?怎么个双管齐下?”

    石亨沉吟了一下,说道:“我觉得整顿京畿驻军和调集兵马驰援大同镇必须同时进行,如果驰援大军久战不利,朝廷还可以调集整顿完毕的京畿驻军增援大同镇,如何?”

    于谦想了一下,便说道:“也好!那就烦劳右都督坐镇京城,立即整顿京畿驻军,我兵部立即征调地方大军驰援大同镇!”

    “好!”

    于谦的这个主意正和石亨心意,此番瓦剌大军来势汹汹,率军北上肯定是血战、恶战,石亨才不想率军前去厮杀呢,自己正好顺着于谦的建议,留在北京城整顿大军,坐看大同镇风生水起!

    “于大人认为,调集哪里的兵马为好?”

    于谦笑着说道:“我看就调集兖州镇总兵官刘君韬北上大同镇好了!”

    这时,景泰帝抬起头,问道:“刘君韬?为何!”

    于谦说道:“陛下!一来,这刘君韬在也先、脱脱不花兵犯京城的时候与之血战过,屡立战功,是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完全可以在大同镇挡住瓦剌大军;二来,兖州镇总兵官刘君韬按照兵部的命令,已经操练了十万新军,此番正好可以将其操练的新军拉到大同镇,检验一番新军的战力到底如何!”

    景泰帝闻言也是频频点头,此番也先也就是率领了二十万铁骑南下,要是兖州镇总兵官刘君韬率军十万驰援,依托大同镇完善的城池、堡垒体系进行防守,肯定是万无一失的!

    这时,石亨说道:“于大人,这刘君韬只是区区一镇总兵官,为何可以拥兵十万?兵部可有什么说法?”

    景泰帝闻言也是脸色一暗,刚才自己光顾着筹措援兵的事情了,把这点忽略掉了。

    于谦沉声说道:“陛下!兖州镇总兵官刘君韬善于使用火器,在北京保卫战中就是凭借犀利的火器重创了瓦剌铁骑,斩首数万!所以,臣便和兵部同僚商议了一番,让其使用火器打造一支新军,兵力为十万,如果效果显著,便在全军推广开来,以便提升我大明的军力!”

    接着,于谦补充道:“陛下,关于这件事情,臣,上过折子,陛下也是批准了的!”

    景泰帝想了一下,忽然想了起来,自己确实是批准过兵部的一个操练新军的奏折,只是当时自己忙于清除太上皇正统帝的势力,没有心思仔细看,眼见是操练兵马的事情,便直接批准了。

    想到这里,景泰帝便说道:“没错!是朕批准的,于爱卿要是不提醒,朕还差点忘了。”

    石亨见状也是附和了两句,便不再说话了。

    而后,景泰帝便下旨,让兵部立即行文,诏令兖州镇总兵官刘君韬率部驰援大同镇,迎战瓦剌大军。

    不过,于谦心中还是有些担忧,便对景泰帝说道:“陛下,刘君韬官至兖州镇总兵官,和大同镇总兵官同级,要是其率部驰援的话,到了大同镇,这两个总兵官谁指挥谁?到时候要是两人互相不服气,率军各打各的,此战可就危险了!”

    石亨说道:“陛下,兖州镇总兵官刘君韬既然是率军驰援,那就理应听从大同镇总兵的调遣,这没有什么可议论的!”

    于谦反驳道:“不然!现在大同镇的兵力已经不堪使用,大同镇总兵官的战功也是不及刘君韬,如果让刘君韬听从大同镇总兵的调遣,那其麾下兵马肯定不服气,到时候将帅不和,还是会让战局恶化!”

    说完,石亨便和于谦争论了起来,二人互不相让,都是各执己见。

    景泰帝沉吟了一下,便挥了挥手,于谦和石亨立即安静了下来。

    接着,景泰帝便说道:“此番还是以击退瓦剌大军为要务!既然大同镇无法自行击退瓦剌大军,那就让兖州镇总兵官刘君韬接替大同镇总兵官指挥大战吧!”

    话音刚落,只见司设监太监曹吉祥脸色十分难看的走进御书房,对景泰帝行礼说道:“启禀陛下,刚刚收到大同镇急报:大同镇总兵官谭飞阵亡,现瓦剌大军前锋已经抵达大同镇城城下!”

    景泰帝闻言顿时站了起来,对着于谦大声吼道:“让刘君韬立即率军北上!大同城决不能有任何闪失!”


………………………………

第三百五十四章  点将

    京城,兵部衙门。

    夜色阑珊,整个兵部衙门都变得静悄悄的,只有于谦屋内烛光摇曳着。

    自从宫中回来之后,于谦便立即将征调兖州镇总兵官刘君韬北上大同镇驰援的命令发出去了,之后于谦便开始坐镇兵部衙门,四处调集钱粮辎重,将所有能够调集的钱粮辎重调集到宣府镇怀安卫囤积,只待刘君韬率军北上之后,便开始调运到大同镇。

    此时,于谦料理完手中的事务,心中也是泛起了一丝忧虑:

    此番也先率领二十万铁骑挥师南下,携一同大漠之威攻打大同镇,可谓是兵势汹涌,这一次大战的形势甚至不下于此前的土木堡之败!

    兖州镇总兵官刘君韬到底能不能抵挡住也先所部二十万大军的猛攻,于谦心中也是没有底气,毕竟刘君韬此番扩军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按照常理来说,刘君韬麾下大军的战力肯定会急剧下降的!

    “希望刘总兵可以力挽狂澜吧!”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于谦心中也是明白,此战多半还是会打成焦灼战,到时候双方比拼的就是后勤保障了。

    于是,于谦便振作精神,开始为刘君韬所部大军的钱粮殚精竭虑起来。

    几天之后,兵部调集大军北上的命令送到了兖州府城,一队红翎快马怒吼着冲进了总兵府!

    刘君韬接到了兵部命令之后,立即召集幕府各部司丞以上官吏,以及各军、各营游击将军以上将官前来议事。

    总兵府,大堂。

    刘君韬眉头紧锁坐在正当中,左手边依次是:

    军部部长胡德兴,新兵司司丞武磊、装备司司丞张白圭、镇抚司司丞田暮生坐在胡德兴背后;

    探查部部长刘子安,坊间司司丞刘尚、朝堂司司丞刘忠、藩邦司司丞刘夏正在就眼下的战事交换着意见;

    赞画部部长蓝思齐,战略司司丞赵凌和参谋司司丞张玉清正在写写画画,不知道在谋划着什么;

    商部部长唐宇,工坊司司丞马立军、贸易司司丞崔宁、经济司司丞徐萍正在后面谈论着什么;

    民部部长郭永忠,屯田司司丞张睿、户籍司司丞许珐、调解司司丞康铭在后面端坐着。

    而在刘君韬的右手边,主将也是纷纷正襟危坐,先锋营参将张骁军、后营参将严虎、左营参将陈子平、右营参将高冉、前营参将孙绪、铁骑军参将周宗胜等人依次落座,各营下属战兵营游击将军也是列作在后,白玉兴、陶吉新、刘有福、常宏道、孟凡臣等人的脸上都满是兴奋之色。

    此时,众人已经将兵部的调兵命令传看了一遍,对于也先再次兴兵来犯的事并没有什么畏惧之色,反而都是跃跃欲试,想要立即出兵大战一场。

    不过,身为统帅,刘君韬心中需要想的事情可是很多的,例如:大军的后勤补给如何?大军在大同镇如何布防?大军如何与大同镇驻军进行协调等等。

    此外,由此此番瓦剌大军来势汹汹,特别是也先已经彻底统一了整个瓦剌全境,彻底整合了瓦剌各部的实力,此时瓦剌对于大明的威胁远比土木堡之变时更大,所以刘君韬心中很是持重。

    此时,刘君韬看了看众人,便对探查部部长刘子安问道:“探查部行动了吗?”

    刘子安说道:“启禀总镇,现在探查部坊间司、朝堂司、藩邦司已经全部出动,分别对大同镇各地、朝中、漠北等地进行探查、监控,对于各方面的消息会源源不断的传回来,随时送到大军之中。”

    “好!”

    刘君韬又是看向了赞画部部长蓝思齐,问道:“赞画部可制定了相关方略?”

    蓝思齐起身说道:“启禀总镇,现在赞画部战略司已经制定了迎战瓦剌方略,明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