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策大明-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过礼之后,刘君韬便说道;“不知于大人再次,末将失礼了。”

    于谦笑着说道:“刘将军兵行神速,可是各地驰援大军之中第一支赶到京城的,可见刘将军一心为国啊!”

    刘君韬客气了几句,便听于谦问道:“不知刘将军麾下兵马几何,现驻扎在何处?”

    “回大人的话,此番末将率军两万八千进京驻防,实到两万八千人马,此时就在东直门外五里扎营待命。”

    于谦听完刘君韬麾下大军竟然全部赶到了,心中不禁大吃一惊,要知道此时的军队即便是再精锐,在高强度行军之下,也肯定会有大量士兵掉队。

    如果率军一万,到了集结地点也许就只有八千人而已,剩下的人马不是掉队在后面追赶,就是半路逃散了。

    这样的事情在此时很是普遍,兵部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看不见。

    此时,周围的一众官吏听了刘君韬的话,都是嗤笑不信,认为刘君韬是为了在于谦面前挣面子而故意胡说。

    于是便有几名兵部的人建议让刘君韬将兵马开到城外,靠着东直门驻扎,一者可以让大军将士就近休整,二来也可以趁机清点一下刘君韬兵马的实际人数。

    于谦想了一下,便看向了刘君韬。

    其实于谦也是想看看刘君韬麾下的两万八千兵马是不是真的都赶到了,倒不是于谦想要故意为难刘君韬,而是想确定刘君韬所部兵马到底有多精锐,这一点对于即将展开的大战至关重要。

    刘君韬也是明白众人心中所想,便招来城下等候的护卫,让其传令大军即刻列阵前来,让兵部右侍郎于谦当众检阅。

    那名护卫离去之后,刘君韬便陪着于谦等一众大员在城头上等候,众人互相说着一些客套话,心思都已经跑到刘君韬所部大军身上去了。

    没过多久,一阵雄浑的战鼓声传来,东直门外的百姓闻声纷纷推到一边,城头上的一众官吏也是吃了一惊,站在城头上极目远眺。

    只见刘君韬麾下六营将士分成了六个巨大的方阵,沿着官道一路赶来,每一个方阵都是整齐划一、杀气凛然,大军在行进之间甚至不需要停下整队!

    这样的大军让于谦等一众官吏目瞪口呆,看向刘君韬的眼神都是充满了敬畏。

    “五千、八千、一万、两万,两万八千人马!”

    一名兵部大员粗粗数了数,按照大军行伍和旌旗的数量,发现刘君韬所部大军果然全员赶到。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是震惊不已,万万没想到大明还有这样的精锐强军,于谦更是涨红了脸,像是喝醉了一般:“这下,北京城便固若金汤了!”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兵败土木堡

    正统十五年,九月中,土木堡。

    正统帝自从率军退守土木堡之后,瓦剌太师也先便率领十二万铁骑尾随而来,将土木堡彻底封锁住,一连杀退了明军数次突围。

    面对瓦剌铁骑的封锁,此时的正统帝和秉笔太监王振已经是六神无主,没有任何的应对之策了。

    兵部尚书邝野见状也是心急如焚,一再向正统帝奏请,要集结大军不计代价向东面突围,护送圣驾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

    但是王振却坚决反对,认为土木堡距离居庸关太过遥远,瓦剌大军随时可以攻击行进中的明军,还不如就在土木堡据守,与瓦剌大军对战。

    兵部尚书邝野闻言大怒,当即怒斥王振祸国乱政,认为明军有此败皆是王振所赐。

    面对兵部尚书邝野的指责,王振也是毫不退让,大声怒吼着:“此去居庸关路途遥远,鞑子随时可以袭击大军,邝尚书执意要让陛下处于险地,到底是何居心!”

    兵部尚书邝野看着王振嚣张的样子,恨不得冲上去将其暴打一顿,对着正统帝大声说道:“陛下!这土木堡虽然看上去地势高,有利于大军驻守,但此地无泉缺水,如果瓦剌大军只围困、不进攻,那我军必将全军覆没,再无生机啊!”

    王振闻言冷笑一声,说道:“尚书大人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了?据我所知,在这土木堡之南十五里处便有大河,大军水源完全可以保障!况且,陛下已经下旨,征召周边驻军前来救驾,我四十多万将士只要死守此地,便可以里应外合一举歼灭瓦剌大军!”

    说完,王振不等兵部尚书邝野说话,便大声对正统帝说道;“陛下!此时正是我军反败为胜的大好时机,陛下万万不可动摇啊!”

    正统帝听完之后当即说道:“传朕旨意!大军在土木堡加紧布防,同时再派人催促周边兵马驰援土木堡!”

    眼见正统帝坚持固守土木堡,兵部尚书邝野不禁仰天长叹,说道:“祸乱大明者,王振是也!”

    此后数日,四十几万明军便在土木堡抓紧修筑工事,在土木堡周边挖掘了数道壕沟,部署了三道拒马,同时将兵力依次部署完毕,只待瓦剌铁骑发起进攻,便可以依托防御工事血战到底。

    可是,明军一连等待了四天,瓦剌太师也先只是率领铁骑大军在土木堡周边按兵不动,除了截杀试探性突围的明军之外,便是集中兵力击败了数支前来救援的明军兵马。

    除此之外,瓦剌铁骑大军便再没有动静,根本就不去进攻土木堡明军大营。

    眼见如此,正统帝有些坐不住了,军中的夜不收已经传回消息,周边驻军的确已经前来救援了,但无一例外都被瓦剌大军击溃,此时驻守在土木堡的四十几万明军已经彻底成为一支孤军了。

    与此同时,土木堡之南十五里的那条大河已经被瓦剌大军占据,明军的水源已经被瓦剌大军截断。

    数日之内,明军便断了水,四十几万将士饥渴难耐,在土木堡之中挖井二丈仍然不见清水。

    眼见如此,正统帝和王振都有些慌张了,便找来兵部尚书邝野商议,准备率军突围,前往居庸关。

    此时,兵部尚书邝野欲哭无泪的说道:“陛下,现在大军已经断水数日之久,将士们早已经战心全无、士气低落,此时突围只有此路一条,杀不出去的!”

    王振冷冷的说道:“几日之前尚书大人还叫嚷着要突围,如今陛下已经同意了尚书大人的奏请,为何又这般说法?”

    兵部尚书邝野闻言大怒不已,怒声说道:“几天之前大军尚未步入绝境,将士们依然士气高涨,当然可以突围,而且完全可以保着陛下杀到居庸关!可是此时,大军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此时放弃土木堡进行突围,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王振被兵部尚书邝野怒斥得哑口无言,只是怒气冲天的瞪了过去,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而正统帝则是脸上有些挂不住,毕竟此前下令据守土木堡的是自己,现在被兵部尚书邝野这么一说,心中更是恼怒不已。

    就在正统帝准备发怒的时候,忽然一名小太监跑进了大帐之中,喜笑颜开的说道:“启禀陛下!瓦剌太师也先派人前来求和了!”

    众人一听都是一愣,紧接着王振便大笑着说道:“恭喜陛下!恭喜陛下!”

    而兵部尚书邝野则是说道;“陛下!此时瓦剌大军占据优势,那也先为何要求和?这明显是圈套啊!”

    王振则是说道;“尚书大人难道不知道汉高祖白登之围吗?也许那也先害怕彻底激怒我大明上下,所以便见好就收,想着敲诈一笔便撤回漠北!”

    听到这里,正统帝也是点了点头,一旁兵部尚书邝野还要劝谏,却被正统帝斥退了。

    当日,正统帝便指派王振和也先使者接触,双方便议定了停战之约,前提是王振许诺大明会给瓦剌一大笔“赏赐”,当然这些条件是王振背着正统帝答应下来的。

    次日,也先果然率领十二万铁骑大军徐徐后撤,将土木堡前往居庸关的道路让了出来。

    正统帝见状欣喜不已,立即下旨率领四十几万大军出发,朝着居庸关开去。

    半日之后,当大军赶到土木堡南面那条大河的时候,四十几万饥渴难耐的明军将士再也忍受不住,纷纷一哄而上冲上去河水,明军大队顿时人马失序,场面异常混乱。

    正统帝见状也是大吃一惊,急忙命令各营将领约束大军,准备在河边扎营。

    可是,此时四十几万明军将士已经彻底失去了控制,纷纷在河边争抢,甚至许多士兵为了争抢一口清水而拔刀相向。

    眼见如此,正统帝和王振都是目瞪口呆,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