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策大明-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积极主动了。

    于是,刘君韬稍稍想了一下,便抱拳对众人一一行礼,而后正色说道:“诸位高义,君韬佩服之至。”

    “将军过奖了!”

    “还请将军带上我等一同杀胡!”

    “我等大好男儿,正好将一身本事用在鞑虏身上!”

    刘君韬待众人说完之后,便抱拳继续说道:“诸位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诸位手下的兄弟毕竟没有经过战阵操练,如果贸然上阵杀胡的话,肯定会吃大亏。况且,我还有一事需要诸位鼎力帮助,所以还请诸位留在山东助我!”

    众豪强闻言都是有些惋惜,此番不能率众北上,确实让众豪强心中有些失落。

    但是当众人听到刘君韬想要让众豪强帮忙的时候,脸上又是多了几分期待,不知道刘君韬有什么事情还需要自己帮忙的。

    于是,朱爷抱拳问道:“将军言重了,只是不知将军想要我等做什么事?”

    刘君韬笑了笑,说道;“如今鞑虏犯边,再加上我要率军北上出征,而除了兖州府外,青州府、济南府、登州府等各府县都是驻军较少,一旦战事不顺,难保各地匪类、游手不会出来生乱,我心中实在不安。所以,我想请诸位各率人手稳定地方,协助各地官府将诸位所在的州县稳定下来,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豪强闻言都是互相看了看,不少人都是小声议论了几句,而后便是频频点头同意。

    其实刘君韬所担心的也正是众豪强心中所担忧的,毕竟众人都是山东各地的大户豪强,一旦各地出现动荡,首当其冲要倒霉的便是众豪强!

    朱爷眼见大家都是没有意见,便带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我等便听从将军号令,今日便率部各自回去,一面清查各地游手,稳定地方;一面联合起来震慑山野贼匪,保境安民!”

    刘君韬闻言当即大笑起来,抱拳说道:“甚好!有诸位在,我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请诸位放心,此番北上,我和麾下将士定当权力杀敌,绝不会丢我齐鲁豪杰的威名!”

    说完,刘君韬又和众豪强说了有一些客套话,便要率军出发了。

    而朱爷却又说道:“将军,我等前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些粮草、肉食,这也是我等的一点心意,还请将军务必收下,不要推辞。”

    刘君韬笑着说道:“哈哈,敢不从命!”

    接着,刘君韬便命辎重兵将众豪强从上的粮草、肉食手下,然后便和众人一一辞别,率领两万八千大军出发北上了。

    离开滑口镇之后,刘君韬便率军一路疾行,当天便进入了山东东昌府,沿着荏平县、博平县、清平县,用了四天时间便抵达了高唐州。

    之后,刘君韬率军在高唐州休整了半日,便率军继续出发了。

    过了高唐州,大军便经由武城县出了东昌府地界,进入了北直隶河间府,来到了京畿之地。

    大军朝着北面快速行进着,官道之上满是火红之色,战旗遮天蔽日好不壮观。

    这一路上,大军途径河间府故城县、泾县、阜城县,于六天之后抵达了河间府城。

    此时,刘君韬所部大军距离京城已经没有多远了,继续北上经过保定府的雄县、新城县,便可以抵达顺天府,到达涿州、固安县一带,只要三、四天功夫便可以抵达京师,刚好在兵部规定的期限内赶到。

    此时,大军驻扎在河间府城,刘君韬安顿好大军之后,便带着白玉兴以及一队护卫前往府衙,准备向河间府所要大军钱粮补给,同时也好打听一下,正统帝御驾亲征的五十万大军进展如何了。

    虽然刘君韬对于此番正统帝御驾亲征的结果心知肚明,但心中还是存了一丝侥幸,毕竟自己穿越之后产生的蝴蝶效应,难保不会影响土木堡之变的结果。

    于是,刘君韬、白玉兴一行策马走在河间府城的大街上,朝着府衙一路赶去。


………………………………

第二百八十三章  惊天噩耗

    刘君韬率领白玉兴一众护卫走在河间府城的大街上,只见人潮涌动,大街两侧店铺颇多,市面上非常繁华。

    由于大街上的行人太多,众人已经不方便再策马前行了,于是便纷纷下马步行前进。

    白玉兴四处张望了一番,笑着说道:“将军,这京畿之地就是不一般啊,这可比咱们兖州府城繁华多了,就是跟济南府城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啊!”

    刘君韬也是点了点头,这河间府城的繁华还真是出乎自己的意料,在后世不起眼的河间,此时却是一处繁华所在。

    不过想想也是,此时的河间府城是北直隶的大城,不但人口众多而且各方衙门也是比比皆是,这官府一多,那连带着城池便会更大,百姓也会更多。

    在河间府城之中,不但有州府衙门等一系列官署,而且还是河间府当地卫所指挥使的驻地,可谓是北直隶的一处重地了。

    没过多久,刘君韬一行便来到了州府衙门。

    在递上名帖和兵部调令之后,刘君韬等人便顺利进入州府衙门,在正厅等了没一会儿,便见到了河间府的知府。

    河间知府姓王,五十岁上下,个子不高,有些消瘦,长得十分儒雅,白白净净的脸上留着三髯长须,看上去竟也有几分仙气,一看就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官宦世家。

    刘君韬和王知府互相客套一番之后,便提到了大军钱粮补给之事。

    这王知府倒也没有推脱,直接笑着说道:“呵呵,朝廷经制:客兵过境,各州府理应提供所需钱粮,这无可厚非!将军放心,我这就让手下人去办理,今日便可将钱粮送到将军营中。”

    刘君韬也是笑着拱手答谢,而后便让白玉兴带了几个人去和王知府的手下做交接,先一步返回城外大营。

    之后,刘君韬又和王知府聊了几句,不过却见其眉宇之间尽是愁容,便问道:“知府大人有心事吗,为何这般愁眉不展?”

    王知府有些吃惊的问道:“怎么?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难道将军还不知道?”

    “出什么事情了?我一路行军,并未听到什么事情。”

    一瞬间,刘君韬心中猛然涌起了一丝不详的预感。

    只见王知府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昨日我收到了消息,今上御驾亲征,率领五十万大军一路西进,在土木堡被瓦剌太师也先率领大军包围了!此时,顺天府已经全部戒严,估计用不了多久兵部就会下公文,整个北直隶都会戒严的!”

    说到这里,王知府不禁气冲冲的说道:“五十万大军,竟然被十几万鞑虏包围了,真不知道是怎么打的!”

    刘君韬也是长叹一声,暗道:“历史还是上演这一幕了!”

    刘君韬又和王知府聊了一会儿,便急匆匆的返回大营了。

    刚进中军大帐,刘君韬便收到了探查部跑死了数匹快马才送来的情报。

    原来,正统帝率领五十万明军西进抵达大同镇,刚刚扎营准备休整一番,还没找到瓦剌大军的踪影,大同镇镇守太监郭敬便急匆匆的派人向正统帝报告,说是瓦剌太师也先为诱大军深入,率领瓦剌大军主动北撤。

    正统帝闻讯便准备进驻大同府城驻守,与瓦剌大军对峙开战,随军的众武勋大臣也是颇为赞同此举。

    不过,秉笔太监王振看到瓦剌太师也先率领瓦剌大军北撤,却认为是瓦剌人惧怕正统帝的威势,所以不战而逃了,便坚持劝谏正统帝立即率军北进。

    第一次领军出征的正统帝听了王振的一番鬼话,也是颇为心动,便放弃了驻守大同府城的稳妥计划,转而率领五十万大军离开了大同,一路北上追击也先所部十二万铁骑大军。

    可是,仅仅两天之后,正统帝便收到前方数万先锋大军中了瓦剌铁骑的埋伏,继而惨败的消息,不由恐慌不已,便急忙下令大军后撤。

    其实此时正统帝所部剩余兵马依旧有四十多万,而且距离大同府城也不算太远,如果直接撤回大同府城的话,也先也只能徒呼奈何。

    不过,秉笔太监王振却另有心思,此时大军距离其家乡蔚州很近,便怂恿正统帝改变撤军路线,经过其家乡“驾幸其第“,以便显示自己的威风。

    正统帝此时已经是没了主意,被王振一番鼓动之后便答应了下来。

    但是当四十多万大军即将抵达蔚州的时候,秉笔太监王振不知道怎么想的,又怕大军损坏他在蔚州置办下的田园庄稼,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更改大军行进路线。

    这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