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策大明-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队也由原来的五百人扩编为六百人,增加的人手从原先陈家马队的俘虏中选拔。”

    “同时,我决定增设中军建制,规模也设为一部人马,由我直接指挥;另外,马队也划归中军,由我直接指挥。”

    “鱼山集护卫队增加医护堂,医护堂中设医师、医者、护士三级,招募来的医匠根据医术高低获得这三个称号。一名医师下辖五名医者,一名医者下辖三名护士,我决定在每总设医师一名,如此加上下辖的医者、护士,应该可以满足伤员的需要了。所需的人手,由民部进行招募,限期一个月。”

    郭永忠当即领命,接着说道:“如此一来,我护卫队青壮可是有福了!”

    接着,刘君韬笑着说道:“另外,现在咱们鱼山集手头宽裕了,我决定将护卫队青壮的饷银提高一些:步卒每人每月饷银四两、口粮十斤;马队青壮每人每月饷银八两、口粮十斤!伍长每人每月饷银增加二两、口粮增加五斤;队长、哨长、把总、千总以此类推,每一级将官的饷银和口粮都是如此递增!”

    此话一出,唐宇便微微皱眉,毕竟现在私盐生意已经完全停止了,鱼山工坊有所收入之前,鱼山集的收入将会减少一大块,此时增加护卫队青壮的饷银显然不是时候。

    不过,唐宇看着旁边张骁军、严虎、陈子平、高冉、周宗胜五人欣喜的样子,张了张嘴便没有说什么。

    张骁军笑着说道:“练总,这个消息要是传出去了,估计周边村镇的青壮都要跑过来,求着咱们加入鱼山集护卫队了!”

    众人闻言都是哄笑了起来,显然对鱼山集发展的前景颇为看好。

    刘君韬也是跟着笑了笑,不过唐宇的表情也是看在眼里,便说道:“对了唐管事,如今鱼山盐池已经全面停产,咱们鱼山集各项开销又十分浩大,想必商部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不知现在商部的存银能不能支撑得住?”

    此话一出,众人便都看向了唐宇,特别是张骁军、严虎、陈子平、高冉、周宗胜五人,生怕唐宇说出个“不”字。

    唐宇有些生硬的笑了笑,说道:“练总放心,商部暂时还可以支撑得住。”

    “那就好!”

    刘君韬笑着说道:“另外,商部也要做好准备,等护卫队扩编的事情展开之后,我便准备去一趟鱼山工坊,咱们鱼山集出产的白酒和琉璃也要开始生产、出货了!”

    唐宇一听顿死喜笑颜开,刚才心头的担心瞬间烟消云散。

    “太好了练总,咱们鱼山工坊这两样宝货要是能够尽早出产,一定可以填平失去私盐生意的亏空!”

    刘君韬眼见大事已定,便对张白圭说道:“张师傅,现在咱们兵仗局的产量如何?”

    张白圭笑着说道:“练总,现在鱼山盐池那边的灶户基本上已经迁走了,而且商部也雇佣工匠对鱼山盐池进行了改建,还特意将芦苇荡中的水源引到了鱼山盐池旁边,供水力车床使用。现在,我兵仗局的所有车床都已经搬迁了过去,已经在鱼山盐池那边开工生产了,现在每个月可以打造正统九年式鸟铳三百七十杆,包括配套的刺刀!”

    张白圭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现在兵仗局还在全力定做水力车床和畜力车床,并且招募工匠,准备继续扩大产能!”

    “好!”

    刘君韬粗粗算了算,说道:“也就是说,现在咱们兵仗局库存的正统九年式鸟铳已经有将近一千两百杆了?”

    “库存的正统九年式鸟铳应该是一千零八十三杆,全部是精工良品!”

    “这么多的正统九年式鸟铳,已经足够装备一部人马了!”

    刘君韬笑着说道:“既然这样,那等到护卫队此番扩编完成之后,我就以权谋私一次,先让中军部人马换装了!”

    众人闻言都是哄笑了起来。


………………………………

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手指开启

    五天之后,鱼山工坊。

    刘君韬在唐宇、马立军的陪同下,走进了鱼山山脚下的琉璃工坊。

    这处琉璃工坊的四周挖有壕沟,并且四面八方都是一望无尽的芦苇荡,外人很难找到这里。

    而且,驻守在这里的常宏道还特意安排了手下青壮在附近埋伏、巡逻,严防任何外人靠近琉璃工坊。

    走进琉璃工坊之后,刘君韬先是在马立军的引领下,查看了工坊的布局,以及烧制琉璃的设备、原料。

    看完之后,刘君韬十分满意,便笑着对唐宇和马立军说道:“很好!看来咱们的琉璃工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唐宇和马立军都是陪着笑了起来。

    唐宇更是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练总给我们来一场借东风吧!”

    马立军也是说道:“是啊练总,说实话现在工坊这里的工匠基本上都没有烧制过琉璃,大部分人都是烧陶、烧瓷的工匠,大家都盼着练总能够给我们传授技艺呢!”

    刘君韬笑了笑,说道:“好啊!我今天来这里,就是为了将烧制琉璃的技艺交给工匠们的。马师傅,你将手下的骨干师傅召集起来,我现场给大家讲解!”

    “好!练总,我马上就去叫人!”

    片刻之后,马立军找来了八名工匠,众人随同刘君韬来到了烧制琉璃的炉火旁,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炭笔和草纸,全都像是学生一般,生怕漏下任何技艺原理。

    在后世,刘君韬因为大学专业的原因,曾经参观过一个玻璃厂,系统听过技术师傅讲解过烧制玻璃的整个流程工艺。

    而且,在后世资讯发达,如何烧制玻璃、甚至是光学玻璃都已经不是什么不传秘术了,只要是有台电脑就可以查到详细的工艺流程。

    要烧出透明的光学玻璃,关键得具备三个条件:

    一个是得有合适的耐火材料,最好是达到炼钢级别的耐火砖,现在兵仗局早已经具备了炼制精钢的能力,所以这个条件已经具备了,刘君韬已经提前让张白圭送了一批耐火砖过来,工坊这边的炉子已经搭建完毕了。

    第二个条件,就是得用纯度很高的石英砂作为烧制玻璃的主要原料,这个条件在此时的大明难度有些高,就只能对一般石英砂进行精选,粉粹和煅烧。

    在此之前,刘君韬已经安排商部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通过购买的方式筹集石英砂,不过数量有限,而且价格昂贵;另一个办法就是就地取材,在鱼山芦苇荡和东平湖芦苇荡里面的大小湖泊岸边收集材料,暂时能够满足工坊的需求。

    第三个条件,就是在煅烧的过程中加入氧化铅,华夏古代的玻璃产业基本只产琉璃,原因就是没掌握到氧化铅的作用。氧化铅在此时的大明还叫铅黄,并不是稀罕物,很容易就能买到。

    此外除了原料,在生产时还得不断搅拌,所以玻璃炉窑也需要全新的设计。唐宇已经组织人手,按照刘君韬给出的设计图纸新建了五座玻璃炉窖,完全可以保证玻璃的产量和质量。

    此时,刘君韬看着期待不已的众人,便开始了讲解:“玻璃也就是咱们通常所说的琉璃,主要原料是石英砂,其次还需要在煅烧过程中加入纯碱、石灰石和长石,其中只有纯碱最难搞。”

    “在咱们鱼山集周边,能够大量供应烧制玻璃的天然碱主要来自碱湖和固体碱矿。特别是碱湖,咱们鱼山脚下以及东平湖周边,可谓是遍布碱湖,所以这一点咱们不必担心。”

    刘君韬站在人群之中款款而谈,众人都是仔仔细细的记录着。

    “……接下来就是煅烧了!将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块状原料全部细细粉碎,使潮湿的原料变得干燥。随后为了保证玻璃质量,咱们还需要专门找来磁石,对原料进行了除铁处理……”

    “……此外,在烧制阶段也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火力的温度需要达到炼制精钢的级别。所以,煅烧玻璃的燃料也要使用炼钢时使用的焦炭……”

    好在刘君韬在炼制精钢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启示,提前将制作焦炭的方法交给了张白圭使得兵仗局已经储备了不少的焦炭。

    此时,张白圭也给琉璃工坊运来了不少的焦炭,以供使用。

    而唐宇为了保证焦炭的及时供应,也在琉璃工坊里修建了一座专门烧制焦炭的炉窖。

    “待到溶液流出,便要接入专门的铁质模具之中,等到冷却定型之后,便是各种形状的平板琉璃了!”

    说到这里,刘君韬已经是口干舌燥,喝了一口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