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岳飞之血战中原-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飞顿时明白过来。正如智浃所说,如果真的要调护民军去汴梁,宗泽肯定会用正式公函的格式,而不是用私人信件调兵。

    智浃等人的建议就是,让岳飞提前再次上书留守府,请求提兵北上曹州府。曹州府和开德府隔条黄河,一旦开战,曹州府必成金人突破重点。而开德府也会成为护民军开战时的第一突破点。

    开德府乃河北重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只要岳飞提出这个要求,无论是急欲和金人开战的宗泽,还是想把护民军消耗掉的朝廷,都会同意岳飞的上书。

    智浃说道,“但我们成立护民军就是为了和金**战。既然如此,驻军曹州,也正和岳将军心意。岂不三全其美嘛。”智浃这句话说得众人哄笑起来。的确,也是时候和金人开练了。要不然别人还以为护民军只会打内战呢。

    岳飞亲自写了一封公函,让宗磐带去汴梁。不出智浃所料,没过几天,留守司的公函下到应天,同意护民军移驻曹州府,伺机渡河。

    智浃对宗泽的防范没有错误,但岳飞对宗泽的信任没有错误。宗泽虽然性如烈火,但无论是他为知州时,还是领军时,都特别体恤当地百姓。如今看到岳飞的护民军在应天府秋毫不犯,宗泽一定深感自豪。

    但宗泽肯定也深知朝廷已视护民军为眼中钉。宗泽虽对岳飞的一些行为不满,但他认为,与受到庇护的上百万乡民相比,岳飞的过火行为完可以原谅。正像宗泽可以容忍王善等人在驻地骚扰平民一样,宗泽看重的是大局。

    护民军一败张俊,再败刘光世,战力之强可想而知。宗泽深知岳飞最善野战,已经在心里把护民军当成了今冬和金**战的主力军团,当然不会让朝廷加害岳飞。

    但是如果朝廷真的给宗泽下了密旨,宗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但是朝廷始终没有下过这样的密旨。这倒是智浃大师始料未及的。

    朝廷不下密旨的原因很简单,赵构信不过宗泽。他害怕宗泽岳飞师徒合流,到时候恐怕整个中原真的要改姓了。

    接到正式的公函之后,岳飞立即着手北上。张宪依然驻扎徐州,防备朝廷可能的进攻。应天的防备工作则交给了黄纵徐庆岳翻。王贵的第二步兵师以及骑兵师大部全都移驻曹州,准备和将要到来的金**战。

    当王贵率领步兵师,赵宏率领骑兵师往曹州赶去的时候,岳飞已经渡过了黄河,踏上了千里太行的山脉。目前岳飞最紧要的任务是寻找自己的母亲。所以他领着八百背嵬,携同智浃吉倩花如玉王纲等人,先期渡过黄河,进入了千里太行。渡河的时候,岳飞回望应天,望见的却是李孝娥的盈盈泪眼。李孝娥本想和岳飞一起北上,但岳飞深知北上凶险,岂会让李孝娥深入险地。毕竟李孝娥不是花如玉这样的猛女。李孝娥在应天城门和岳飞分手的时候说,“哥哥北上千万小心。孝娥会在家里祝愿婆婆一切如意。”

    当时岳飞只是轻轻拥抱了李孝娥一下,然后纵身上马,如风北上。李孝娥望着岳飞远去的身影,泪如雨下。倒是李清照在旁边劝道,“妹妹何须伤心。凭鹏举之能,定能把河北大地搅个天翻地复。”

    汴梁府的宗泽望着岳飞熟悉的笔迹,自言自语,“磐儿说你把应天治理得跟桃花源一样,的确不负老夫所望。只希望你能保持初心。希望老夫没有看错人,千万可别教出个曹孟德。”

    几乎是在岳飞踏上太行山脉的那一刻,远在燕京的金先生也收到了一只从南方飞去的信鸽。当他看到信中内容之后,不由仰天大笑,“岳飞岳鹏举,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黄河以南我拿你没办法。既然你来到了黄河以北,且看我金十三如何对付你吧!”

    (第一卷完。)
………………………………

第一章 捕蛙的少年

    八月秋风渐凉,莽莽苍苍的太行山渐渐披上了一层苍黄。排成人字的大雁由北向南不停飞过。因为担心从山间不停发出的箭矢,大雁比往年飞得更高。也有失群的孤雁一边悲鸣,一边在高天寻找自己的伙伴。当它的目光往下一瞥,就会看见太行山上飘扬的旗帜,山间林立的寨子,以及倒在山道上不动的死者。但孤雁对这些不感兴趣,它依然在高空一边飞翔,一边悲鸣。

    嗖的一声,一支弓矢又冲天而起。这一箭却射得又疾又急,直接射在了孤雁的身体上。孤雁的身体摇摇晃晃从天空坠落下来。

    “哇,射中了。应祥,你真厉害。”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说。这少年长得身材单薄,眉清目秀,身上穿着缝有补丁的书生袍子。此时他正伸着大拇指,向一个拿着弓箭的小孩比划。

    被唤做应祥的小孩被人一夸,略略有些得意,擦了把嘴上的口水,摇着头上的冲天髻说道,“会民哥,别说这些没用的了。快去拾起那只大雁。别被其他人拾跑了。今晚霍叔叔可以补下身子了。”

    这孩子顶多十岁左右,身形消瘦,脸色苍白,一双眼睛显得特别大,特别亮。从他比会民还要宽出半倍的肩膀,就可以猜出他天生神力。二人一边说话,一边跑向大雁坠落的地方。

    真被应祥说中了,大雁落下的地方,已经站了几个难民。他们望着中箭而死的大雁,眼里全都冒着绿光。

    要知道此时的太行山上不知躲藏了多少无家可归的难民。如果难民加入了那家山寨,还好一点,至少能有个依靠。但可怕的就是连山寨都不要的难民。

    山寨只要青壮年,或者说想要加入山寨的人家,家里至少要有一个可以提动刀枪的青壮才行。如果全是老弱病残,山寨才懒得要。

    此时的千里太行,可谓一个山峰一个寨,一个寨子一个王。因为金人已经调派汉儿军从燕京中山等地南下,各山寨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他们开始屯积粮草,以备将要到来的战斗。

    就算有的山寨已经打好主意或降宗泽,或降金人,他们也不会放弃屯积粮草。毕竟想要受到重视,无论是投降哪一边,自己也要有点实力才行啊。

    因为占山为王者多为相州一带豪杰,乡里乡亲的,不太好意思抢劫。再说相州几遭兵祸,百姓家里早无隔日之粮,抢无可抢。所以为了筹积足够多的粮草,各山寨开始出动大军,在山间捕猎野兽。

    这下子可是了不得,太行山的野兽再多,也架不住数万义军捕猎,很快山间大型野兽为之一空,连猛虎野狼什么的都不见踪影。估计要么被山寨义军群殴而死,要么逃到其他山上去了。

    虎为百兽之王,但遇见饿疯了的人群,虎不过就是一盘难整治的菜罢了。

    在山寨捕猎之前,散居在山间的难民至少还可以靠抓些小兽为生。如今野兽几乎绝迹,那些无山寨可要的难民日子顿时艰苦起来。

    渐凉的秋风吹在难民破烂的衣服上,让他们提前感觉到冬季的寒冷。但他们依然不肯出山回家。留在山间,至少还有一丝活命的机会。但如果出山,碰见了金狗的汉儿军,那就是一个死。

    别看金狗的汉儿军多由渤海国以及辽国的汉人组成,对付起中原百姓来,几乎比金狗还要狠。这是历朝历代汉奸军的特性,他们为了博得新主子的青睐,几乎无所不用其极。

    对这些无家可归也无处可以投奔的难民来说,虽然山间野兽绝迹,但天空南迁的飞鸟却还不少。只要眼睛够尖,每天总能逮到一两只下来歇脚的大雁小雁。

    应祥抢先几步冲到大雁跟前,弯腰拾起,然后对围在大雁身边的几个难民说道,“大叔大妈,这是我射下来的大雁,应该归我。”

    会民这时也帮腔道,“是啊。这是我表弟射下来的,可不是无主之物。各位大叔大妈,还是散了吧。我们也急需这只这雁救人。”

    围在大雁旁边的共有六个难民,其中四个男的,两个女的。四个男的都是老头子,两个女的则是十一二岁的女娃子。他们刚才之所以围着大雁没敢拾,因为大雁身上插着一根铁箭。他们担心这是山寨中人射下来的,如果拾走了,可能会有不测之祸。此时看到竟然是两个小屁孩射下来的,再看小屁孩也是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顿时明白他们也是山中难民。虽然那个梳着冲天髻的小屁孩挂在腰间的弓貌似铁胎,似乎有点来头。但这几个老人早已饿得老眼昏花,顿时也不再客气了。

    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子白眼一翻,大声说道,“天下掉下来的东西,自然谁先看到归谁的。你们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