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岳飞之血战中原-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中大弓拉圆,闪电般射出三箭。

    第一箭射中祝行在额头,祝行在一声惨叫,从高高的城墙上栽了下来,直接摔了个脑袋开花。第二箭射中祝友咽喉,祝友同样当场毙命。第三箭则是对准城楼上的大旗射去,一箭竟然把祝字大旗射穿了。

    赵宏厉声喊道,“祝行在祝友已死,城中诸军何不早降?”

    赵宏这三箭可以说是惊天三箭,二箭射死城中主将,一箭破旗,直接把城头守军的信心射到了九宵云外。城头守军看着掉到城墙下的二祝身体,愣了一会儿,忽然哄地一声乱了起来。过了不大一会儿,高高的吊桥轧轧放下,城门缓缓打开。几百守军放下兵器,跪在了城门两侧。

    吉倩一马当先,率领几百骑军冲进了城门。发现城中并无埋伏时,才向岳飞发出信号,五千骑军顿时一同涌进徐州城。

    徐州城破得如此之快,连岳飞也没有想到。所以岳飞在进城的时候,用手拍着赵宏的肩膀说,“老弟,今日拿下徐州城,你是首功。在汤阴时我还想和你比箭术,今天一看,幸亏我没和你比箭术,要不然我也会死得很难看。”

    赵宏的红脸顿时显得更红了。不过他也没有谦让。因为岳飞说得没错,岳飞是相州第一枪,他则是相州第一箭。

    护民军进入徐州城之后,迅速控制住各个街道,趁火打劫的乱军被当场格杀。护民军的名声早已传到徐州。当时徐州父老还有点不相信,但看到进城的护民军秋毫不犯,顿时相信了传言。特别是那些家中稍有资产的,纷纷大着胆子走出家门,向岳飞控诉祝行在大军的罪行。要知道在短短几天里,徐州士绅被拷打致死的足有上百人。家产也都被祝行在抄没了。

    当岳飞告诉徐州士绅,“祝行在祝友已被护民军都头赵宏射杀”,这些士绅顿时欢呼起来。庆幸徐州终于迎来了救星,把这些比土匪还坏的乱军整治住了。

    可是让岳飞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又有一波大军来到了徐州城下。这军队却不是张宪所部,而是朝廷派来剿匪的精锐西军。为首一员大将黑盔黑甲,骑在一匹高大的黑马上,手拿一根黑沉沉的大刀,有如一座杀气腾腾的黑杀神。

    阵前牙旗上写着斗大的张字,却是张俊手下第一悍将张铁锤到了。
………………………………

第五十四章 徐州(3)

    正如李八少所顾虑的那样,哪怕赵构再昏庸,也不会任由徐州落在乱军手里。守江必守淮,徐州乃是建康的门户,一旦徐州不保,赵构在长江以南也别想安心了。

    坐在应天府紧急扩建的金鸾殿里,年轻的皇帝赵构头戴通天冠,身穿黄龙袍,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身为徽宗的第九个儿子,按照常理,皇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赵构来做。母亲韦氏只是徽宗身边不计其数的妃嫔中的一个。并不受宠。要知道宋徽宗十几个孩子,最宠爱的却是十子赵楷。连钦宗都不受徽宗喜欢。更别提赵构了。赵构身材高大,弓马娴熟,颇有太祖太宗之风。徽宗却是天才的艺术家,父子两个自然互相看不顺眼。

    谁知天崩地裂,江山变色,金兵大军南下,破城而入,把徽宗钦宗和十几个王子全部掳到长白山放羊。独有九皇子赵构侥幸脱逃。天大的馅饼就这样砸在了赵构的头上。

    初登帝位的赵构还觉得有点不真实,惟恐只是一场大梦。享受了两三个月的帝王生活后,赵构才算适应了帝王的生活。在中国做帝王其实是最简单的工作。因为不管帝王多么昏庸,依然是圣明天子,总有手下臣子替帝王背黑锅。就像著名的六贼一样,都说六贼毁了北宋,却忘了六贼全是宋徽宗一手提上来的。但在民间却是人人痛骂六贼,骂宋徽宗的却没有几个。老百姓总认为宋徽宗是被六贼蒙蔽了,殊不知六贼才是被宋徽宗蒙蔽了,享受了短暂的荣华富贵,却落了个千古骂名。

    赵构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望着眼前跪倒一地的文臣武将,轻轻地咳了一下。顿时值班大监尖利的声音在金鸾殿里响起。“万岁龙体欠安,众臣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一位老臣闪身出列,只见他一脸正气,不怒自威,三络长髯垂于胸前,正是尚书右城李纲。

    李纲奏道,“万岁容禀,昨日徐州送来急报,西军祝行在刘复作乱,知府被杀,还望万岁速派大军前往徐州平乱。”

    赵构对李纲的建议不置可否,把眼睛投向了枢密使汪伯彦。汪伯彦心领神会,立即出列,解释徐州之事。“启禀万岁,祝行在刘复本是大将刘光世部下,吾皇离开应天时,本将二人留在了应天府。谁知应天百姓自建团练,竟把祝行在刘复二人赶出了应天。他们到达徐州,见朝廷大国薄弱,于是起了贼心,竟然犯上作乱。不过以臣看来,此二人虽然有罪,但应天知府不知体恤朝廷苦心,竟把祝行在刘复二人赶出应天府,也须严厉惩罚。”

    奸贼擅长的就是揣摩上意。汪伯彦本是赵构的亲信之臣,早知赵构并不把祝刘二人叛乱放在眼里。光看二人只知纵兵劫掠地方,就知道他们对建康构不成什么威胁。赵构最在意的反而是应天府团练。特别是他们的名字,“护民,”更让赵构感到不舒服。

    赵构看来,他乃天子,只有他才有资格庇护天下万民。如果其他人也想庇护,那就是犯上作乱,罪该万死。所以他早就在盘算如何对付护民军团练了。

    赵构本想派宗泽领兵镇压,但自从他接到杜充送来的急信,就改了主意。杜充在信中说,应天团练使岳飞乃是宗泽的学生。前此时杜充派河北巨寇金刀王善进攻应天,却被岳飞一举击溃。此时护民军团练有坐大之势。而宗泽却一味主张招抚。怀疑这师徒二人有谋反之心。请圣上明察。

    赵构相信了杜充的话。决定另想他法。毕竟宗泽此时已经招揽了两河数十万流寇,不能再让他增添羽翼了。要不然中原可就要改姓了。在皇帝眼中,就是把中原送给金人,也不允许落到宋人手里,只要那个人不叫赵构。

    李纲一听汪伯彦竟然把祝刘二人作乱的原因推到了应天百姓身上,顿时发怒道,“汪大人此言差矣。祝刘二贼军纪败坏,动辄劫掠地方,杀害官吏,已经不是一天二天的事了。与应天百姓何干?莫非应天百姓就应该伸着脖子让祝刘二贼砍吗?”

    汪伯彦同样毫不示弱地盯着李纲,大声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万岁没下旨让祝刘二人撤出应天,应天百姓就不该自组团练,犯上作乱。李大人难道不明白皇帝把数万大军留在应天府的苦心吗?难道在你眼里,应天百姓之命贵于万岁爷吗?”

    李纲脾气本就火爆,此刻被汪伯彦一激,顿时火冒顶门。“先贤有云,民贵君轻。再大的理由,也不能让乱军洗劫皇宋百姓。数万大军留在应天府,真的是数万大军吗?那不过是数万连兵器都不能人手一把的团练,除了祸害中原百姓,还能济到什么作用?”

    李纲此话出口,赵构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他早就看李纲不顺眼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李纲并不是他的嫡系亲信。金兵围城时,李纲写血书逼徽宗退位,传与钦宗皇帝。所以李纲算是钦宗的臣子。赵构对李纲是不太信任的。之所以留李纲在朝中当尚书右丞,只不过因为李纲在士大夫中威望很高,做一具千金马骨而已。如今帝位已固,马骨自然也该从朝中请出去了。

    赵构脸色一变,早有善于察言观色的御史闪身出列,弹劾李纲大不敬。也有刚直臣子出班支持李纲。两方人马争个不休。反而把谈论的徐州之乱丢在了脑后。

    左仆射兼枢密副使黄潜善建议皇帝把李纲撤职。赵构没有听从黄潜善的建议,但也没有听从支持李纲的臣子意见,让李纲继续担任尚书右丞。而是采用了一个折中之法,撤去了李纲的尚书右丞,赶出中枢,去荆湖南路担当安抚使去了。

    解决了李纲之后,两班臣子纷纷安静下来。但赵构却没忘了徐州兵乱的事。他当然明白徐州有多重要。就算他不打算收复中原,也要保住徐州。要不然半壁江山也不可得。

    所以依然向汪伯彦问道,“汪爱卿,徐州乃我大宋东部腰眼,不可听任乱兵为祸。爱卿可有妙计安之?”

    如果问汪伯彦如何排挤同僚,如何搞政治投机,他绝对是天才级的人物。正如他的女儿,秦桧的老婆汪氏一样。但你问他如何平定兵乱,那实在是难为他了。所以汪伯彦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