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聪明而善于灭火的夫人见势不妙,将他拉在一旁。用微笑减轻夫君心中的烦躁,用体温按捺夫君窜烧起来的火苗,用得体之言缓减夫君的愤怒。
    临桌的妹妹的确非等闲之辈,他没有用孝顺中的绝对服从的说教去煽风点火,而是从充分理解的角度告诉夫君,家境殷实,众人出力,有条件改善住宿条件,为何要过穷日子,紧日子。挤得大家都不方便,生活也不甚自由自在,乡下本来就苦。你住城里,长辈们住乡下,本应该晚辈想到的,没想到让长辈过得舒服本就不孝,难道还有脸将这不孝闹大,闹得让世人来戳脊梁骨吗?
    天才神童的想法因此而做了大的改变,在自责的心理情绪之下,还提出了按照城里的标准建造,盥洗和厕所之类的设施一应俱全。决不将就,而且考虑通风设施和保暖设施的良好配套。给长辈以舒服之感。
    天才神童的态度转变是在夫人的监护之下完成的。
    吴氏天才神童回到家里,不知是特意的安排。还是凑巧,真正能主事建筑的长辈一个都不在,全是母亲、伯母和侄子辈相迎。
    他大伯的女儿拉着嫂子的手问道:“汝与哥回家,一定带回了新的评弹作品吧?”
    嫂子便抚爱地向小妹妹表示亲昵的同时点头首肯山村高手在都市。可天才神童则面无表情地将小妹妹拉在面前问道:“你喜欢修的新房吗?”
    小妹妹不知是老实作答,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居然如此回答:“倘若能进城里居住,乡下再好的房子也不稀罕。”
    吴氏天才神童一听,心里很不是滋味,夫人猜度夫君的心思,一定会怪罪这小妹妹的父母,小孩子能懂得什么,不是父母有意识教的,也是有此想法不注意交谈之时被孩子听了去,从此便种下了向往城里生活的种子,一旦有人问及,便会冲口而出,暴露无余。想到此,夫人便称赞大伯的女儿道:“有志气,将来像我和你哥一样,也在城里去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自己的天地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夫人这一打断他思路招式真管用,夫君的火气便被压了下去,他瞪着的目光也柔和了许多,对大伯的埋怨起码暂时不至于爆发出来,那种因为孩子之言而迁怒于直系长辈的兴师问罪之事不至于马上发生,更不会引起双方火药味浓烈的争吵,甚至导致彼此之间更为严重更为过火的行为。
    而母亲和伯母们关心的事情当然是夫妇俩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应验结婚之时特意在婚床上铺垫的桂圆和莲子,而且母亲还会真心实意地为年轻夫妇规划未来的生养,即提醒他们别忘了婚床下还铺垫过花生,以盼孙儿孙女成群。
    过了没多久,大伯和父亲回来了,见天才神童夫妇回到家里,彼此简单寒暄之后,大伯问道:“孩子们期盼的评弹新词可带回来了?”
    天才神童阴沉着脸,不高兴地鼻孔里哼哼着,没有说话。
    “他背上有点痒,挠了没起作用,怪不舒服!”夫人可厉害了,她悄悄地在夫君背上轻轻地敲了几下以示阻止后解释道,“至于评弹新词,随时都有,快拿出来,让小妹妹准备去吧!”
    天才神童深悟夫人之意,有教养之人,岂可冥顽不宁,点而不化,表情地转变没那么快,但拿出评弹新词的动作自然不会太慢。
    晚饭之前,家中真正主事的父亲则通报了修建住房的计划,说了一些没有事先商议的闲话之后,争求意见时,天才神童的态度真正转变了,这一点连夫人都觉得格外佩服,居然把夫人规劝他息怒而应该事先想到长辈等表意说了出来,还诚恳地做起了自我检讨。
    夫人格外高兴,还主动提议夫君将修建住房时提高规格到城里标准的建议告之家人。
    当夫君正在犹豫之时,夫人则给夫君递上一杯茶水,微笑道:“汝刚才说得很好,重述一遍可也,不必想得太过仔细。”
    夫君真是领情,将夫人主导之言说了一遍,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赞扬。
    这事的奇怪之处,连天才神童的夫人也不得而知,夫君被当面当成鸭子,被迫赶上了架,居然在架上走得很听话,走得很稳,走得符合孝的规范,居然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晚饭之后,全家聚集在一起饮茶聊天,对评弹新词感兴趣的人便催促着表演,孩子们的呼声尤其高涨。
    大孩子将表演机会让给小孩子,男孩子将表演机会让给女孩子,一段表演结束后,大家争相评价,特别是评价到表演不到位或者唱词的唱法不合情节时,都会主动出场表演示范,激烈之时还会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每当争执的双方相持不下时,往往做裁判的便是评弹新词的创作者,将写作此处的用意和情境、心境等和盘托出。
    有时即便是创作者的裁判也不具说服力时,还得从整个故事情节中的人事景物的关系重新梳理梳理,推敲推敲,研究研究。每到此时,天才神童的耐心有限,而夫人的耐心无限。(未完待续)
………………………………
第十一节 评弹染缸染全家
    吴氏天才神童夫妇回家发现郊外家中大兴土木之时,好不容易把矛盾浇灭在萌芽状态,使评弹新词得以畅快地表演并得到很好地指点评论。》乐》文》小说し
    吴氏家族的族长乃吴氏天才神童的爷爷,他在充分享受到评弹带来的欢快的同时,尤其关心这对在城里生活的年轻夫妇,老人家十分动情地道:“尔等离家在外,少有家庭关爱,不易感受到家中温情,尔等要相互照顾,彼此体贴,生活上一定不要节约。有何难处,给我说,家中尽力相助!”
    “难处肯定是有的,一定要说出来,全家共同面对。”眼见夫君说不下去了,喉头越来越发紧,其奶奶则动容地道,“尔等爷爷常说,家中的顶梁柱,千万别累垮了,你们没有进城做生意之前,尔等爷爷还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能够担负起全家的重担,可后来发现,后生可畏,叹之为老而朽之矣!”
    孙媳妇刚听奶奶如是说,便走了过去,站在奶奶身后,弯腰将下巴放在奶奶的肩上,脸贴着脸,泪光点点,只差没有掉下来了。
    吴氏天才神童也走到爷爷面前,鞠躬道:“爷爷不必过谦,吴家没有人不感念你的恩德,汝操持这个家不易,作为晚辈,为你分忧,接过你的家庭重担是应该的,也是人人必尽的孝顺之道,同时也是成才的必经之道。”
    家中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阐发着自己的孝道观念。尤其是年轻人表决心的人不少。而与天才神童平辈之人则发誓要像他学习,传播家庭文化。繁荣家庭文化。
    可这位族长爷爷受用于享受家庭文化带来的欢乐,但戏子的旧观念使之作出了不尽人意的规定,评弹或别的舞蹈之类的节目,玩玩可以,增加家庭文化厚度无可厚非,可当成一种事业则万万不可。这不是正经人家的事业。
    吴氏天才神童明白爷爷的心意。家族压力不得不使他屈从,他知道,冲着家族权力而去,是要吃苦头的,况且,新婚过去有些时日了,夫人的念叨和开导也使他转变了许多,尤其是在孝道的路上走得更稳妥,更策略。
    面对爷爷的政令下达。他已经想通了,只要家人对评弹感兴趣,痴迷于表演,也就够了。他便笑言道:“我们晚辈必须遵从爷爷的旨意。不把评弹当成事业,玩玩可也。”
    他说此话之时,他的贤内助却向他挤眉弄眼的,他也看见了,他再次走到爷爷跟前,又鞠了一躬,哀求道:“请爷爷体谅。城里的确很忙,需要家中人相帮,因为天下怀揣奇异故事之人把旅馆塞得满满的,让我们毫无喘息之机,可怜可怜我们,让家里愿意进城帮忙的人都去,群策群力,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吞吞吐吐的,是一家人说话吗?”奶奶有些着急,有些心疼了。
    奶奶说话之时,也感觉到了家人们的反应,都愿意往城里跑。
    也许是奶奶受到了情绪的感染,她面向夫君微笑道:“爷爷不是反对尔等进城,均可去帮忙,绝无问题,只是要常回来,不能让我们在乡下坐冷板凳,冷冷清清度日。”
    爷爷以微笑回应,并不断地点头。
    “只是,爷爷经常答应人家红白喜事免费表演要受些影响了!”说真话的机会来了,临桌之妹太善于察言观色了,也太善于利用时机了,她甜甜地试探性地道,“怎么平衡这种关系,就得认真商量商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