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天晚上,洞阳说道:“明天是咱们祖师爷对抗天劫的ri子,早上换件干净的衣服,随我去内门,不用去砍柴做事了。”孟南懵懵懂懂,应了一声,心里却道:“今天下了个夹子,还没来得及去看,不知道打没打着什么野鸡野兔的,明天去不上,待会儿得偷偷溜出去看看。”
躺在床上,临近半夜,孟南听到里屋洞阳发出了鼾声,便悄悄地下了床,穿上衣服,打开门就溜了出去。一路小跑,直奔白天下夹子的地方。
到了地头一看,夹子却不见了,四下一瞧,只见先前用来遮盖夹子的枯草散了一地,心里奇怪,莫非是打着了虎豹这等大兽,夹子被带跑了?夹子是他用铁丝做的,夹夹野兔之类的小兽还能困其一时,碰上大一点的就没什么威力了。暗叹倒霉,回头再做个新的。刚想回转,忽听一人桀桀怪笑:“找什么呢,小子!”
孟南又惊又喜,连忙回头去看,叫道:“师大哥,是你?”借着月光见那人站在树下,面部被树荫遮去了大半,原本看不太清,可是那声音,孟南却是十分的熟悉,不是师有道又会是谁的?
那人哈哈笑道:“隔了这么些时ri你还能记得我的声音,真是难得。”慢步走近,孟南定睛去看,正是师有道。
师有道教他学文习武,虽然严厉的近乎暴虐,但在孟南心里却比自己的亲师父洞阳还要亲上许多,可是一想起那天他对着自己下手,yu取了自己的xing命,想想又不寒而栗。可以说孟南对于师有道的感情是又亲又怕,很是复杂。
师有道像是知道孟南的想法,哼了一声,左手扶着孟南肩膀,一股内气传入他身,直奔孟南丹田处,将将接近,丹田处忽然升起一团柔和之气,阻住了师有道的内气。师有道一怔,略一发劲,想冲破那层柔和气息,却是无论如何也冲之不破,心里登时明了,一定是那天行怕自己为了抢那灵石元魂而伤了孟南xing命,因而在孟南的丹田处埋下了自己的道念修为,保护灵石元魂不受外界侵扰。师有道大怒,松开手仰天大骂,直将天行骂了个狗血淋头。孟南只觉得身体一股气流穿过,再无异样,不知道师有道又在搞什么鬼,愣愣地看着他。
这天行埋下的气息看似柔弱不堪,却是天行毕生修为的道念所化,师有道纵然本领不弱于天行,但想破这道念顺利取出灵石元魂却是没有办法。只因这道念已经深深融入孟南心神之中,若是强取,必然伤了孟南xing命,而那道念一旦感应不到孟南生之气息,会在瞬间自爆,毁掉灵石元魂。若取灵石元魂,如今除了孟南自己心甘情愿,以自身之力化解那道念,别无他法。只可惜,孟南没什么修为,师有道想借他之手取出灵石元魂也是无法办到了。
这正是师有道最为气苦的地方,骂了一阵,也不过痛快痛快嘴,于事无补,平下心来,想道:“既然如此,我便依着当初之计行事,嘿嘿,这小子太过呆头,教他神通,得成大道,没个百八十年的功夫是够呛了。”不过要想得到那灵石元魂,除此之外,别无他发,纵然只有万分之一的成功几率,师有道也只能试上一试了,说道:“我教给你的东西你可还记得?”
孟南摇摇头说不记得了。师有道怒道:“你个废物,这些ri子我不教你,你就不会自己练么?”孟南见他发火,不由退了一步,生怕他像那天一样突然对自己下手,说道:“这段ri子太忙了,没顾上再练。”师有道呸了一口,说道:“你能忙个屁,不就是砍砍柴挑挑水这等小事,老子一个小指就能搞定。”
孟南心想也是,学到了师大哥那等本事,用来砍柴跳水也不过是动动手指的事,遂笑道:“师大哥还教我本事吗?”虽然心里也怕师有道再像那天似的发疯,要取自己xing命,可不知为什么,内心深处又时常隐隐觉得师有道跟自己很是亲近,几乎就有此身心如同彼身心,二者相承一脉的感觉。
师有道嘿嘿笑道:“教啊,当然教啊。不过这地方太也不静,待过了明天你便跟我走,咱们寻个无凡事滋扰的地方,你便可安心学本事了。嘿嘿,你可知道明天是什么ri子吗?”孟南挠了挠头,说道:“不知道。”师有道道:“明天是我的……不,是咱们俩的大仇人的渡劫之ri,嘿嘿,上次他元气大伤,明儿多半要被天劫劈成糊糊了,哈哈……!”
孟南怔怔地看着师有道,说道:“咱们俩的大仇人?”没听懂师有道话里的含义。师有道只是大笑,说道:“你去,过了明天,我自会去找你。嘿嘿,老天爷代我复仇,如此美景岂能错过。哈哈……。”身形一晃,隐于黑暗中。至始至终没提那天对孟南发狠之事。
孟南听师有道话里透着玄机,一知半解,猜不出他跟师有道能有什么相同的大仇人。但是转念一想,能继续跟师有道学习本事,又甚是兴奋,颠颠地跑回住所,悄悄爬上床,过了许久才睡着。
………………………………
第十六章 应劫
() 第二天一大早,孟南跟着洞阳以及众多外门弟子,在长老的带领下直奔后山天行闭关的所在。连带内门弟子整个归元一门上下万余人众依次分列。孟南身为外门弟子,又是六代,算是归元门最小的一代门人,所以被安排在最后。前边都是人高马大的青壮师兄师叔,他身材矮小,自然什么也看不到。
万余人风中站立,只闻阵阵风吹衣摆发出咧咧之声,全无杂音。良久,清远才带着道离、武宁等人站到天行闭关石洞的门口,道离朗声道:“天地并生,万物为一,尝圣人得道,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又云: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似此大悟,成仙飞升。今归元弟子天行,潜心修道五百余载,感念天理,顿悟人道。心系天下万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教化万方,以共飨上天好生之德……。”一篇颂文,说圣人得道及至天行悟彻,赞美天行是为解天下人之疾苦而升天得道,实非贪图一己私荣,一颗悲天悯人之心良苦。虽然言不由衷,略有夸大之嫌,但既然是天行徒子徒孙所写,自然尽挑好听的说了。
孟南识字不多,自然也听不明白什么之乎者也的,甚感无趣,昏昏yu睡。忽又听道离说道:“天行祖师为免于本门遭受天劫牵连,远走他方,独自应对天劫。我等凡人无力相助,只在此诚心祈福便了,祷祝天行祖师成仙得道,以印正果,造化万代!”说着跟随清远诸人盘膝而坐。洞阳也拉着孟南坐下。
时近中午,忽然晴空中风雷涌动,霎时间乌云滚滚,遮天盖地,一道霹雳在东方天际响起,惊天动地,那气势就好像yu将大地劈开也似的,只惊得孟南面目无sè。众同门亦是心惊不已,感叹天地之威,一强如斯。
紧接着又是一道霹雳响起,孟南看那雷起处不知道离这里有多远,却声声入耳,犹如天怒,只震得耳鼓鸣颤,心神不舍。那霹雳之声越响越密,越响越急,到最后几乎连成一片,先一声的威力未尽,后一声已经及近。归元门下修为低些的已经有些难以坚持,嘴角都已经淌出血来,更为甚者已是昏死过去。
孟南身无内气,又没学过道法,不过一介普通凡人,自然感应不到天劫之威,看着众同门如此模样,心下不解。忽然丹田处一阵绞痛,孟南一激灵,却觉一股气自丹田处升起,瞬间遍布全身,与那天威之声遥相呼应,随着那阵阵惊天雷声气势渐涨,似充满了无限生机,丹田之痛也在转眼间弱了下去。
清远未曾料到这天劫之威如此霸道,相隔千里居然也受了波及,连忙运功抵挡,这才安下心神。看门下弟子,凡是有些修为的个个都在运功抵抗,勉力为之,甚是困苦。当即低喝一声,左手拿出一物,却是一铜鼎,样式古朴。清远轻轻向天上一抛,那铜鼎悬在空中,霍然变大,开口对向东方,展开神通,那天威音波便被吸了进去。此物乃是天行之法宝,后传与清远,可吞吸天地一切事物。清远为免门下弟子受到天威伤害,拿出一试,果然灵验,心下大定。
孟南体内灵气全身游走,变幻不定,在外却一丝反应也无。孟南想起那一直藏在身体里的七彩之光,心道:“这气莫非便是了?”惊疑不定,不知道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想制止却又无法阻断,反而全身暖暖的,极是舒服。
那天雷直响了一个时辰,终于止歇,片刻之后风停云散,红ri再现。而孟南体内那道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