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前曾志诚在安南国已做过大将军,统领近二十万大军,此刻被文天祥推荐做左前锋,自然波澜不惊,但毕竟在安南做大将军是自己骗来的,这次是名正言顺。
三日后,天刚刚微亮,便刮起了东南风,忽必烈见风势甚大,抚须大笑,立即下令和同大理军、安南军一起出击。高禾带领的十万大理军就在石城郡附近的小镇安营扎寨,因此很快便可与蒙古军会合。但等了约半个时辰,仍不见大理军到,忽必烈以鞭指着唆都道:“你日前在本王面前夸口,安南国一定会发兵协助我们攻宋,现在已经等了如此之久,却为何还不见安南兵到?”
唆都跪身回道:“我昨日收到探子回报,已在惠山郡发现安南**队踪迹。我派属下拉牙前去迎接安南军队,拉牙回来道,安南领军的大将说安南大军太过劳累,暂且在惠山郡休整,今日一早必到。想来应该快到了。”
忽必烈点首道:“你可知安南军此次人马有多少?带兵人可是陈守度?”
唆都道:“回王爷,安南共出兵十万,带领并非他们的国师陈受度,而是年纪尚轻的公主。”
忽必烈道:“看来陈守度是老糊涂了,竟然派女流之辈带兵,看来是天赐良机,届时我们攻下泸州城,接着挥师南下发兵升龙城,安南国必是我大蒙古的囊中之物。”
话音刚落,前方有探子报安南天城公主兼大将军陈天城来见。
陈天城接到忽必烈的发兵讯号之后,故意延迟出兵,来让大宋那边做好充足的准备。
此刻陈天城将大军留在石城郡,自己带着百名铁骑兵前来见忽必烈,沿途见蒙古军中有许多战车上覆着稻草及猛火油,当下便猜到蒙古军想要用火攻泸州城。
陈天城正在思索如何协助曾志诚来破坏蒙古军的火攻,忽见前方出现一队人马,当中一人身材魁梧,穿着黑红相间的鼍龙铠甲,相貌堂堂,阔口肥耳。知是威震寰宇的忽必烈,当即下马致敬。
m。。m;.;0;0;s;y;.;c;o;m;
………………………………
第六十章 追杀王爷
忽必烈见陈天城年纪轻轻,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女娃,再加之陈天城故意路出马脚,显出自己年轻识浅,心里轻视,只是随便应付了几句便不甚理会她。
忽必烈在巳时三刻下令进攻泸州城,蒙古军居中,大理军居左,安南军居右。来至城前,忽必烈先派先头部队攻城。由于文天祥、陈宜中防御准备的很好,接着地利,投掷木桩、巨石将蒙古军的先头部队击退。
忽必烈派先头部队其实只是在探宋军的虚实,见宋军坚守不出,对军师覃澄道:“宋军忌惮我三路大军人马,坚守不出,看来是时机用军师的火攻之计了。”
覃澄道:“虽然前日文天祥领十万人马前来支援泸州城,但泸州城总共人马不足三十万,我们三路大军人马总计四十余万。据密保,宋国丞相贾似道这厮也来到了泸州城。“
忽必烈笑道:“自宋建国之初,国策便是重文轻武,战斗力低下,这才先后被契丹、女真两部欺辱。这区区三十万人马如何当得了我蒙古铁骑。至于贾似道,我听说这人乃贪生怕死之徒,届时我们要活捉此人,当有大用。”
言毕,命令军队,推出上百辆战车,将稻草等物点燃,然后推车至城下,再将猛火药洒至城墙及城门之上。那火借着风势顷刻间燃遍了泸州城墙,火光冲天,浓焰滚滚,城上守卫的宋朝士兵,在火灼烟熏下不能抵挡,纷纷逃命。
文天祥见状,只得下令出城御敌。文天祥将大军分四路,第一队陈宜中的带领,第二队岳鼎带领,第三队郑瑞宝带领,第四队崔靖安带领。四队人马先后出城直冲蒙古、大理大军。
忽必烈领兀良合台、唆都、高禾应敌。双方展开一场混战。
宋朝虽然兵力空虚,但此战准备得当,这一战打了一个时辰,宋兵并未显出败势。
由高禾带领的大理军本就是因为蒙古逼迫才参与此战,此刻见宋军勇猛无敌,心里胆怯,有大半士兵当了逃兵。
忽必烈见大理兵有大半逃离战场,见自己的人马伤亡也越来越多,于是命令覃澄挥动大旗,示意在后方等待的安南士兵援战。但他挥了五六遍,仍不见安南兵前来支援。
忽必烈生怒,下令兀良合台领一万人马趁着火势攻城。兀良合台,领兵而去,架云梯准备攻城。此刻城上宋军兵力空虚,眼看兀良合台带领的蒙军已经登至云梯的,忽见斜刺里杀出一队人马,领头者手握宝剑,其他人等皆挥舞着板斧。朝着正在登云梯的蒙兵杀过来。
带领人马杀过来阻挡蒙军进城的正是曾志诚,他授命于文天祥,带领五千人马伺机而动。之前他接到陈天城的密保知道蒙军会借助火势攻城,眼见兀良合台带领的人马即将攻上城去,立即冲出来,命令手下士兵,砍断云梯。可怜正在攀爬的蒙军个个跌倒下来,不是脑袋开花,便是手断脚残。
曾志诚杀退兀良合台,命令手下擂动战鼓。
原来曾志诚和陈天城约定,他擂动战鼓之时,陈天城便在后方突袭蒙古、大理军。陈天城此刻听到战鼓轰鸣,知道时机已到,与陈国峻带着十万人马浩浩荡荡杀进去。
初时,蒙军以为援军到来,个个精神大振,埋头杀敌,不想前来支援的安南士兵个个在背后捅了他们一刀。
蒙军、大理军醒过来时,已经迟了,宋、安两路大军前后夹击,将蒙军、大理军围在垓心,直杀得昏天暗地,血流成河。
忽必烈见大军溃败,知道胜败已定,只得下令撤兵。
宋、安两队人马趁势掩杀,大获全胜:杀死敌军五万人马,活捉三万,缴获辎重无数。在宋、蒙交战史上尚属首次。
却说宋军、安南军大队人马已杀得筋疲力竭,无力追敌,但曾志诚年少轻狂,杀得兴起,心里只想着活捉忽必烈,然后以此要挟铁穆耳退兵,因此并未理会主力大军是否已经停止追击,只管带着五千板斧手,对蒙军穷追不舍。
忽必烈带领的蒙军残余部队个个灰头土脸,跑了两个时辰之后,此刻天色已经迟暮了,此刻人人肚内已经空空如也腿软脚乏看,都盼望着忽必烈下令停止歇息。
兀良合台、唆都知道忽必烈治军严厉,今次打了败仗,更加不敢造次,但知道忽必烈向来对军师覃澄言听计从,便对覃澄使眼色。覃澄会意便对忽必烈道:“王爷宋军已经停止追击了,属下皆已疲饿,不如暂且停歇片刻。”
忽必烈一直在埋头思索此次势利的原因,听了覃澄所言,才回头看了一下自己的士兵,个个脸上眼帘低垂,不时吞着唾液,显出困饿之色,便下令全军停歇。
曾志诚带领人马追至分叉路口,忽然不知道走哪条路,甚是迟疑。后面有位少年翻身下马,对两条路的马匹粪便观察了片刻,对曾志诚道:“将军,右路马匹的马粪较左路的稀疏,属下断定右路是大理军,左路是蒙古军。”
曾志诚点了点头,见那人面目俊秀,相貌堂堂,腰背挺拔,只不是一般人道:“敢问兄台高姓大名,是否是习武出身。”
那人拱手行礼,潇洒的摆出武林中人问好的姿势,道:“将军好眼色,在下赵劲华,原是华山弟子,无奈鞑子侵我国土,毁我华山派,害得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为报此不共戴天之仇,在下投身戎马,希望有朝一日,能驱除鞑虏,还我河山,重建我华山派!”
曾志诚下马拍着赵劲华的肩膀道:“赵兄你放心,只要大宋上下齐心合力,驱除鞑虏指日可待。你我相见如故,不如我们结为兄弟如何?”
赵劲华起初以身份有别婉拒,曾志诚道:“赵兄有所不知,在下也是武林中人,家师姓梅,讳名上昆下方。”
赵劲华讶然道:“原来将军是义薄云天的梅掌门弟子,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当下不再推辞,由于还要追赶忽必烈,两人简略行了结拜之礼。曾志诚见赵劲华光明磊落,因此结拜之时,用的是自己的本名――曾志诚。
m。。m;.;0;0;s;y;.;c;o;m;
………………………………
第六十一章 深入虎穴
曾志诚为加快行军的速速,下令将较重的辎重全部丢弃,只留武器及干粮,轻装出发,比之前的速度增加了二成。
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