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绰看着双眼放光的儿子。说:“陛下不要急,下一战长城口,您亲自叫阵,可别让娘失望。“
“母后,您说真的。隆绪“腾”的站了起来
“当然,陛下。“
“谢母后,儿臣一定会成功的。“隆绪高兴的大喊。
经过数日激战,益津关终于被攻破了。
短暂休整之后,大军向长城口开进了。
秋风舒爽的一天午后,伴着舒适的微风,大军在长城口外安营扎寨了。傍晚时分,袅袅炊烟升起,众将官知道明日陛下亲自叫阵。个个信心百倍。
夜已深,点点星光在广袤的天际闪烁着,隆绪在御帐中和衣沉沉睡去。
朦朦胧胧中,隆绪似乎感到有人向他走来:“陛下您还好吗“一位年近三十的女子身穿蓝色宫装,佩戴银质耳环,柔声问道,右手牵着一位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大约三岁。
隆绪揉了揉眼睛,内心深处的记忆似被唤醒:“紫萱姐姐,是你吗”
“是臣妾陛下,臣妾一直就在您的身边,从未离开,来,快叫父皇。”
身边的小女孩怯声声的说道:“给父皇请安。”
“好可爱的孩子,是朕的女儿。”
“嗯,父皇。”女孩重重的点头。
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母女俩的身影渐渐远去:“不要”隆绪大喊道。
长城口内的官衙中,守将姓孙,数日前他已经快马飞报朝廷,请求速发援军,他很清楚以现在城中的军力是无法抵御辽军的,不由的叹息连连。
“夫君,早些睡吧明天可有你忙呢。”一袭绿衣,步态盈盈,拿着披风走到身边。
“夫人,对不起。有件事你一定要答应我。”身材魁梧的孙将军温柔的笑道。
“无论发生什么活下去。战争不应由女人承担后果。”
孙夫人非常感动:“请您放心,妾身记住了。”
孙将军满意的点头,露出灿烂的笑容,他年过四十,从军多年,恪尽职守,勤勉为国。
更鼓又响了,三更已过,孙夫人身着单衣,站在窗前,点点星光映衬着她饱经风霜,却依然清丽的面容。
“父王,也许女儿很快就会见到您了吧。儿还没见过你呢”两行清泪流下。
那是一个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夜晚,她出生在金陵唐国的王宫内,第一声啼哭传来,王宫内并没有多少人为她的到来而高兴。满月时,她失去了母亲,产后风寒不幸病逝。而她还未出生就没有了父亲,她的父王李璟已于五月前去世了。
两年后,她的王兄李煜册封她为永宁公主,由王嫂国后周氏抚养。
她的成长伴随着兄嫂的吟诗作赋,歌舞娱情,也目睹着朝廷“五鬼”的争斗,不断丢失的国土,国祚衰微。对于这一切,王兄痛心疾首却又仓皇无措。
终于14岁那年的初夏,曹彬率领的宋军攻破了金陵,她跟随一起被宋军押解到了汴京。
数日后,一次论功行赏的宴会上,孙将军主动向宋太祖赵匡胤请求赐婚,获得了允许。就这样她成为武将的妻子,随夫君往返于各个驻地,过着平静的生活。
三年后,王兄李煜的死讯传来,而且是牵机之毒,死状惨烈。她悲痛欲绝,却不敢放声哭泣,耳边不停的回响着,金陵城破时,王兄一直重复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一定要活下去。“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了御帐,隆绪甲胄整齐,身跨御马,检阅三军,畅快笑容中带着一丝难解的疑惑:“昨天的梦境,紫萱姐姐“
秋风起,落叶飘,沙沙声响,伴着阵阵铿锵有力的战鼓,宛如跳跃的音律。
隆绪带领禁军及各部辕门外叫阵,劝降。
孙将军不为所动,坚守不出,辽军连攻数日而不下。数日下来,辽军开始烦躁了,萧恒德好不容易得到太后允许出战,却无法立功,心情更是不好,寻思着等破了城一定要出口恶气。
隆绪下令全军强攻,猛烈的攻势之下,终于有守城将官忍不住出战了,隆绪亲自策马将他斩于马下。
城内军民依然在孙将军的带领下坚守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缺口终于打开了。隆绪和韩德让率领的禁卫军率先破城而入,宋军将士不愿投降,拼死血战。城内的街道上血流成河,尸体遍地。辽军也损失不小。
韩德让率领亲随侍从清理战场,百姓们已经被虏了,列队于城内一侧,萧绰得报,也登上了城楼。
突然,韩德让耳边传来阵阵惨叫,他急忙转身,被对面街道的场景惊呆了。萧恒德正一刀一个杀害俘虏,还企图剥光女眷的衣服。
韩德让快步冲了过去,一边一遍遍高喊道:“快住手“萧恒德置若罔闻,韩德让无奈之下,飞身跃起,抽出佩剑,抵住萧恒德后颈”住手否则我不客气了。“趁他还未反应过来,另一只手快速夺下她手中的刀。
女眷们停止了呼喊和哭泣,纷纷穿好衣服,其中一位女子的绿色衣衫已经破碎的不成样子。她惊慌无助的看着四周,觉得死亡正在逼近,那短暂的瞬间,她突然释然了,王兄和夫君都告诫自己要活下去,但是自己的命运从来不是由自己掌控的,死亡也许可以解脱吧结束这颠沛流离的一生。
“来人,给她拿件衣服。“温和的声音飘入耳中。
………………………………
四十六,唐河
孙夫人吃力的抬起头,站在面前的是一位身披盔甲,内着黄色锦袍的俊朗少年。
扯碎她衣衫的男子跪倒在了地上,一位士兵装束的人很快丢了件布衣给她,她快速的套上衣服。
“韩将军怎么回事”洪亮的女声伴随着闪闪发亮的银色盔甲飘忽而至,俊朗少年躬身一礼:“母后金安。”
“母后”她脸色骤变:“难道她就是契丹的国母吗那么这个少年就应该是契丹的国主”目光不由的在两人的脸上游走。
“刷”一声,站在隆绪右侧的韩德让收回了抵在萧恒德后颈的剑,上前两步在萧绰耳边低语了片刻,萧绰怒视着萧恒德许久,终是长叹一声:“念你此战有功,就免了军杖吧如有下次定会重重责罚。”
“谢皇太后陛下。”萧恒德连声谢恩。
阵阵秋风吹过,吹动着皇太后的发丝,慑人的英气中自然流露出些许美艳温和的气质。
孙夫人不禁直直的注视着她:“她到底是个怎样的女人呢”孙夫人的心中充满好奇,不过她可以肯定,这个女人与她的两位嫂嫂截然不同,脑海闪过昔日四五岁时被嫂嫂娥皇抱在怀中的欢乐时光,嘴边露出微微笑意。
萧绰敏锐的察觉到了她的情绪变化,心间顿知她绝不是一个普通武官的妻子,向韩德让丢个眼色,韩德让随即走到孙夫人的面前:“请过来,太后陛下有话问你。”声音冷淡而客气。
她缓缓站了起来,在众人诧异的眼神中,跟着韩德让来到了城外的御帐中,等待萧绰的到来。
秋风送寒,大雨倾盆,无情的冲刷着汴京的地面,街上的店面早早的关门歇业,行人稀少,雷电交加,白昼如同黑夜,整座都城笼罩在阴森恐怖的气氛中。
两乘官轿冒雨飞速向皇宫而去,宫门的侍卫也被恶劣天气吓得不轻,见有人冒雨进宫,非常惊讶,上前询问道:“轿内何人”
“是襄王殿下和王妃,进宫给陛下请安的。”
侍卫“嗯”了一声,放行了。
轿子在御书房门外停下,两人同时掀开轿帘,王妃一身天蓝色华服,发髻梳得非常精巧,头上插着精致的燕钗,略施粉黛,面容虽甚是清瘦,却藏不住优雅隽永的气质。
侍女们站在身后打伞,王妃莒国夫人潘氏对着丈夫盈盈一礼:“王爷请先。”
“夫人小心。”
不久,皇帝传令觐见,夫妻二人整整衣冠,入内行礼。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书案上摊开着行军阵图,皇帝的脸色甚是苍白,见二人进来,方感到一丝暖意:“侃儿你来了。”
“父皇,今日雨大风大,众人惊惶,儿臣特来问安。”襄王一身黑色锦袍,言语恭谦。
潘氏笑道:“陛下不用担心,雨很快就会停的。“声音柔和而有一丝胆怯。
“幺妹,别这样嘛,父皇身边来坐。“皇帝大声笑道。
潘氏微微一震,感激的看了皇帝一眼:“谢父皇。“近前让皇帝拉着自己的手。
“你爹爹再歇阵子也差不多了,父皇还仰仗着他呢傻孩子看把你紧张的,自那次失利之后,见着朕就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