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老爷后悔不已,当初如若不徐吹一番的话,也许女儿就不会有此命运,只是后悔已晚矣。
(这一世,因历史方面知识较多,关于梓豪和林希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因为他们因为“天灾**”的原因而不得相见的原因,两人一战死,几年后一人又突然猝死,还未查出死因,真所谓天命不可违。也不怪林梓豪不找杜林希,也是身不由己,还没有来得及找寻,便突然死于匈奴人刀下,可悲可叹,但愿下一世,他们能相知相恋相守,可是能吗?)
“心心念念间,总有一人在心头萦绕,看不清容貌,记不清姓名,只是放不下。终究只是一普通女子,无奈之下嫁于人妇,只是心有不甘,心灰意冷间,骤然倒地,从此长眠。”
“没曾想当年少时,你我却是无缘相见,造化弄人,还好临死之前还记得杜林希三个字,只愿来世定要相见,以满今生之遗憾,虽不知杜林希是何意,但所有的意识都告诉我,我必须要找到你。今生奈何桥上我定不喝孟婆汤,定要记住这三个字,只为找到你。”
………………………………
第124章 第四世
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大业十三年(617岁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尊隋,每战必克,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
李渊出生于北周天和元年(566年),长安。李渊七岁时,父亲李暼ナ溃湎馕乒@钤uご蠛螅巳魍眩愿窨剩丝砣荨@钤ㄔ谒屐镜奂次恢跸群笞隽塑阳窈幽宪阳)18シ常n裆轿骶怖窒兀┝礁隹さ奶兀罄从直蝗蚊钅谏偌唷10牢旧偾洹br/》
大业九年(613年)春,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时,李渊在怀远镇督运粮草。同年农历六月,杨玄感利用民愤举兵反隋,李渊奉隋炀帝之命镇守弘化郡(今甘肃庆阳县),兼知关右诸军事。
在此期间,李渊广交天下豪杰,遭到隋炀帝的猜疑。恰好有诏书命李渊去隋炀帝巡行所到之地,李渊因病没有去。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在后宫,隋炀帝问王氏:“你的舅舅怎么迟迟不来?”王氏回答说李渊病了,隋炀帝又问:“病的要死了吗?”李渊知道以后日益恐惧,因此无节制地饮酒、收受贿络自污以自保。
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到达龙门时,遇上了母端儿农民起义,李渊领兵击败了起义军,收编万余人,实力大增。又击绛州贼柴保昌,降其众数万人。
第二年(616年),他升为右骁卫将军。突厥侵犯边塞,隋炀帝便让他和马邑郡守王仁恭一同北击突厥。但他们的兵马很少。李渊便选出擅长骑射的两千骑兵,吃住骑射仿效突厥兵,给突厥看他们闲暇时的射猎驰骋。李渊有另外挑选善于射箭的士兵作为埋伏。等和突厥兵遭遇时李渊便下令埋伏攻击,结果打败突厥。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正式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成为这一地区最高军政长官。李渊奉命率兵征讨历山飞贼甄翟儿,与甄翟儿遭遇在河西郡(今山西汾阳)的雀鼠谷,李渊大获全胜。
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李渊招降纳叛,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李渊之子李世民知隋必亡,暗中结交豪杰,招纳逃亡之人,网罗各种人才。
大业十三年(617年),天下起兵反隋的队伍蜂拥而起,隋炀帝所在的江都(今江苏扬州)被孤立了。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监裴寂都是李世民的密友。李世民就和晋阳县令刘文静密谋起兵。
起兵造反的计策确定后,李渊还不知情。李世民想实情相告,又担心李渊不听。李世民私下找到裴寂商议,裴寂就选了晋阳宫的几个美女,乘李渊喝醉酒之后,陪他过夜。
然后,裴寂把李世民的谋划告诉了李渊,李渊大惊。裴寂说:“安排宫女侍奉,事情暴露后是要杀头的,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要劝你下定决心起兵啊。”李世民乘机向李渊汇报了整个计划。李渊开始时坚决不同意,还表示要把李世民送去报官。过一会儿李渊还是答应了起兵,对李世民说:“我爱护你,怎么忍心去告发你呢!”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二月,李渊治下驻马邑(今山西朔州市)的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发动兵变,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据马邑而自称天子。农历三月,刘武周攻破楼烦郡,进占汾阳宫,并与突厥勾结,图谋南下争夺天下。炀帝闻讯后大怒,要提李渊到江都治罪。
在此危急情势下,李世民说:“事情紧急,可以举事了。”其周围的心腹裴寂、许世绪、武士眜等也纷纷劝李渊起兵,李渊终于下定了反隋的决心。于是,李渊借口防备刘武周和突厥南下,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招到数千人。
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渊招兵买马,怀疑李渊要造反,便密谋骗李渊父子到晋祠祈雨,除掉李氏,向隋炀帝邀功请赏。不料,这一密谋被晋阳乡长刘世龙获悉,告知了李渊。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五月十五日,李渊、李世民先发制人,指使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发王威、高君雅二人暗中勾结突厥,引突厥入寇中原,借此将二人囚禁。农历五月十七日,恰巧数万突厥军队进攻晋阳,李渊立刻名正言顺地命人将两人推出斩首。六月,又遣二子李建成、李世民率军攻杀拒命的西河郡丞高德儒。同时,李渊又设下空城计,吓退了突厥的军队。接着,李渊开始作起兵反隋的准备工作。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在发布的檄文里斥责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
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元始618岁年)五月,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李渊称帝,因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为表纪念,定国号为唐,隋朝灭亡。李渊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
同年冬,大唐开国功臣梁公房玄龄(579年—648年)妻子的远房亲戚林氏产下一子,林氏因生产落下病根不到三年病逝,将三岁的儿子林梓豪托付给了梁公夫妇抚养。
公元619年春,大唐开国功臣莱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喜得一女取名杜林希。
唐武德九年(626年),房玄龄与杜如晦参与玄武门之变,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杜如晦被拜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
因房玄龄善谋但有些优柔寡断,而杜如晦处事果断不善谋略,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房玄龄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贞观三年杜如晦病倒,他自感时日不多,因放行不下小女儿杜林希的亲事,和夫人商量就给女儿订下赵公长孙无忌的三子长孙浚这门亲事后,于贞观四年病逝。
这年女儿杜林希11岁(林梓豪12岁),杜如晦死后,房玄龄对杜家妻儿很是照顾,林梓豪和杜林希也因年龄相仿经常一起读书玩耍。
他们懵懵懂懂间,越走越近,时常一起出门玩耍,当然是备着父母的,他们一起在河边看夕阳。
公元633年春,(林希14岁)一天下午他们在去河边的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他们淋着雨跑到河边的小茅屋里躲雨,两人相互打趣着彼此的狼狈,林希笑着抬眼看见河对面有了一丝晚霞,渐渐看的有些入迷。
梓豪看着突然发呆的林希,顺着林希的目光看去,只见雨已渐渐变小,河对面开始显现出一层层红的、橙的、黄的、绿的、蓝的、靛的、紫的的云彩甚是好看,梓豪回头只见林希被那云彩映的很美很美,忍不住盯着看了很久很久……
林希看着云彩也看了很久很久,久的他们彼此都忘了该回家了,久的他们都忘记了自己还身在茅屋,久的他们都忘记了彼此的存在,彼此眼里只有云彩和林希……
直到天边的云彩渐渐消失变成暗沉的夜色,他们才记起他们在茅屋,他们才匆匆赶回家中。
当杜夫人在厅堂,看见女儿蹑手蹑脚的路过时,很是担忧,只是她没有出声叫女儿,而是第二天通知管家看好女儿,在大婚前不得再出家门半步,自己便去上官家商量婚事了。
婚事很快就定了下来,定在一个月后,时间似乎紧了些,不过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