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大哥的气味……”
听着几人的话,沈元的心情却轻松了一些,郝鑫师从郝捕头,搜寻痕迹的本事没的说,筑基之后,嗅觉更是比猎犬还要灵敏,上下既没有大哥的痕迹,却也算不上坏事。
“难道……大哥没有落崖?或者……只是没有落到崖底?”沈元呢喃自语道,继而抬起头来,问三人:“崖壁之上都有些什么?可有山洞之类能够藏人的地方?”
“没有!”黑脸少年同样困惑不已,沉声道:“这面悬崖不过百余丈,宽不过数丈,全被藤蔓覆盖,如实少主他们藏到山洞里,那般大的山洞,凸显的痕迹我们几个不可能看不见。”
“而且,既然少主二人平安无事,我等搜寻了几个时辰,不可能一点求救之声都没有。”
“这……”
其实这也是沈元最为困惑的地方,按理说大哥身上明明带了那么多装备,只要不是运气不好,一瞬间断气,或者两个人全部失去意识,那便不可能毫无反应。即使身处一个危险的地方,也不可能发不出丝毫的求救信号,手。雷的爆炸声足够在这幽静的山谷里传出去老远。
崖底又没有丝毫野兽出没的痕迹,那么大哥他们到底去哪了呢?
“刚才和大哥战斗的那条黑影你们查清了吗?”沈元想起刚才俯身望去时,看到的那条身处云雾中足有数丈长的黑影来。
三人齐齐摇头。
“不知是什么东西!倒是上来的时候,看到大哥说的那几株茶树中,藏着一个一尺见方的小洞。”
“什么?山洞?进去看了没?”
“洞口狭窄,成人的体型根本不可能通行!即便真有蛇虫之类的猛兽,也不可能同时将两个成人拖进去,何况即使大哥他们真的被拖进去了,洞口的茶树上也不可能不留下些破碎衣物。”
“那这么说,大哥他们竟然是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沈元不愿意相信这个结论,然而现如今得来的情报却不得不让他做这般的猜想。
“不管!留下来扎营,明日继续找!”
沈元不愿放弃,少年们自然也不可能放弃。
“你,现在立刻去刚才藏马的地方让那边的五人一道过来,另外让他们派出一个人,立刻回大营向四哥汇报!”
“是!”那被沈元点出的人也只情况紧急,接令之后也顾不得天色将暗,转头便扎进山林里。
好在来的一路上,许辰他们披荆斩棘,将小路开的足够宽,路上的陷阱也大多犁过一遍。
“你们两个,在事情结束之前,不准离开半步!”说着沈元又冷眼望了那两名向导一眼。
少年们都是见过血的,身上多少染了些杀气,那两向导一见沈元冷漠的脸,畏畏缩缩的点头。
沈元这边做着安排,黑脸少年却走向那两名随行而来的杨询亲卫,吩咐道:“你们俩留在这,和他们一块儿寻找少主。我必须马上回葫芦谷去,久了,张克江定会察觉。”
“好的!”小四虽然年幼,然而在杨询这边的地位却显然比这两名亲卫高得多。
“沈兄弟,这里便有劳你了!”黑脸少年冲着沈元拱手道。
“你要走?”沈元眉头紧锁。
黑脸少年知晓对方心中的担忧,遂上前几步,凑到沈元耳边轻语几句。
“那好,一路小心!”沈元听了,眉头豁然舒展。
……
这一回,黑脸少年一人动身,速度比来时快了不止一倍,途中见到那名同样被派回去报信的少年,也不曾留步相见,径直朝葫芦谷大营赶去。
葫芦谷内外,一片平静。
这六天来,城外的官军大营不知为何竟没有发动一场的战斗,只顾着在大营内操练兵马。而葫芦谷内的叛军同样也没有出城作战的意思。
这本是寻常的事,叛军如今依据地利,后援补给充足。根本没有着急作战的必要,反倒是城外官军的动作让张克江感到十分疑惑。
同样让他困惑的是,这六日来,他竟没见过杨询一面。每天前往杨询的住所拜访时,俱被门外的亲卫拦了下来,说是杨询正有研究军略,不便见客。
杨询的傲慢,张克江这些天来不知遇到过多少回,起初也没当回事,只是如今时间一久,张克江心里也难免犯疑。
他不是没有想过杨询不在葫芦谷这种可能,只是正如他之前所想那般,杨询不可能蠢到独自回泉州,即便不在葫芦谷,估计最多也不过去山间打打猎,寻几只野味罢了。
葫芦谷最外层的城墙上,张克江完成了日常的巡视,正要回去,杨询的一名亲卫便跑来说道:“张大人,少主有请!”
“哦?”张克江心生疑惑,但却也没拒绝。
来到杨询的住处,只见一切正常。
张克江在门外站了片刻,依旧没有察觉丝毫的异常,遂径直走了进去。
来到客厅,只见黑脸少年正在厅中等候。
“张大人稍后,少主片刻就来!”黑脸少年依旧如往常一般冷漠。
张克江不觉有他,然坐下之后却还是留了个心眼,对黑脸少年端上来的茶,张克江只是笑笑,将其搁在案几之上,不曾饮下一口。
“不知杨兄何时会来?”等了一阵子,张克江渐感不耐,遂开口问道。
哪知黑脸少年却站在原地,神情低落的轻声道:“何时?我也想知道少主何时才能回来……”
“什么?”
都是高手,黑脸少年的声音不大,然而张克江又岂能听不到。
惊立而起的张克江正要动作,哪知眼前却突然一暗!
“你……”
话未说出,张克江便栽倒在地。r1058
。。。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没有许辰的世界(一)
【抱歉,前文写到少年们的新基地在琉球岛东南部,主要是出于隐蔽性的考虑,没注意夏季多台风的问题,想了想还是改成西北部了。前文已改。】
琉球岛西北部大致是后世基隆港附近的近海平原上,这一个多月以来,原本平静的土地渐渐变得嘈杂。
随着一艘艘巨舰的到来,大约近万名大唐百姓,便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生活。
原本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一座城池已初具轮廓,依旧是星型建筑,依山傍水。水泥浇筑的城墙上贴了一层青色的石板,看上去便和寻常的青石城墙没有两样,然坚固程度却天差地别。
城池内街道宽阔,依旧是水泥路面上铺着青石板,效果未必最好,然而少年们的目的本就不在于此。
道路的两侧是两排深达近丈的排水沟,沿海平原雨水充足,总需未雨绸缪才好。排水沟旁种植着从山间移来的杉树,郁郁葱葱。
临着道路,清一色的红砖平楼正拔地而起。沿街的房子被人们自发的改造成了许多商铺,少年们也没有禁止,近万人的聚集点,早已是一座城市的雏形。城市中该出现的功能区总会自发的形成,少年们只需加以引导便可。
城市的西南方不远,有着一片山脉6∫,ww△w。,山间同样在兴建着一些建筑,少年们要紧的作坊自然藏在这山林之中。
群山上,老林密布,是最好的木材产地。
砍下的圆木运到附近的加工厂稍作加工后,便会就地装入铁皮厢车内,厢车底部装着四个大铁轮,两根铁轨从山林中一直延伸到海边的船厂。
此处的船厂,规模比在升州时还要大上许多。一处凹进陆地的海湾成了天然的良港,船厂和码头分立海湾的两侧,一条宽阔的大道从海边一直通到城门楼下。
山间的木材工地上,一颗颗被钢锯锯断的大树正在此处被刨削成浑圆的木料。几乎工人们每削好一根木材便会有人走上前来,给木材一头套好一个铁圈,随着纤夫的号子声,木材沿着一个水泥筑成的斜坡,被人拉到等在一旁的铁皮厢车上。
厢车满载之后,一侧的铁板被人立起,卡住闸门之后,厢车便要出发了。
山头上的瞭望塔内,一名大汉手里抓着宝贝似的望远镜,顺着船厂到山间的铁轨一路望来,只有确切的瞧见沿途顺畅,空无一人,才会抓过身边吊着的撞柱,用力的撞向瞭望塔上的铜钟,并伴随着一声有力的叫喊:“路顺喽!发车啦!”
也只有听到这声钟响和瞭望手的叫喊,装满了木材的铁皮厢车上,车夫才会松开刹车,沉重的厢车借着惯性这才会缓缓前行,速度逐渐加快,到了山脚便风驰电掣一般。
“头儿,借我看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