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易没有理会那长须老者,四顾时捕捉到孔轲双眼中的那一丝探寻,嘴角微微上扬,考虑片刻,方才说道:“诸位想必对在下的部署有些疑惑,也好,如今时间也差不多了,一些事也可以让诸位知晓了!”
李易微笑着为场中众人解惑:“教主他老人家其实早已不在扬州了!”
“什么?”场中除了一些事先察觉到蛛丝马迹的人不曾惊讶外,余者无不大惊失色!
不去理会众人惊慌的模样,李易依旧不急不缓的说着:“当初选择扬州起事,只是因扬州较为合适,但我教的根基毕竟不在此处,扬州也不适合做为咱们的大本营。教主此去多日想必已整合了武夷山中的势力,待到教主东进拿下闽广之地后,也就到了我们撤离扬州的时候。届时咱们依托闽广之地,以大山为屏障,守住仙霞岭古道,以水师袭扰江浙沿海,乃至进入长江远击湘楚,或是北上,扰乱河北、中原一带。不断削弱李家王朝的实力,待到大唐民力困乏时,再挥师北上,一举拿下关中,则天下可定、大业可成矣!”
不得不说,李易的一番演讲还是很有蛊惑力度的,更为重要的是,他所说的计划具备着极高的可行性。场中都不是笨人,只稍稍一想,无不热血沸腾,仿佛胜利就在眼前,天下即将换主一般!
“好!哈哈,好得很啊!”刚才建言的那位长须老者丝毫不介意李易的冷淡,闻言后,激动地站起身来,冲着李易躬身道:“军师大才,老朽佩服!若按军师之策,则老朽有生之年必将看到教主面南而尊的那一天!为教主贺!为军师贺!”
“为教主贺!为军师贺!”老者下拜后,场中其他人无不站起身来,恭敬拜倒。
孔轲同样下拜,只是双眼中布满了浓浓的苦涩。同样是精通军阵之道的人,孔轲自然清楚,在大唐水军力量几乎为零的情况下,李易这个主要依赖强大水军的战略,有着多么大成功的可能。
自古以来没有南方一统北方的例子,那是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南方政权将水师当做进攻的主力。南北朝时,困守南方的政权无一不是利用长江天险、利用水师挡住北方政权的进攻,以维系偏安一隅的朝廷。水师在他们眼中只作为一种防守的利器,同时在汉人王朝面对草原民族这个最大的威胁入侵时,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更是无水师的用武之地。为此更是让所以的大一统王朝忽视了水军的强大力量。于是便有可笑之人捣鼓出诸如北方地势偏高,以北伐南更加便捷等等荒诞不羁的言论。中原的朝廷更是从未将南方的政权视作危险,南方的政权也无一不被人当做苟且、偷安的代名词。
可李易不同,在这海上贸易第一次兴起的年代里,李易这个绝顶聪明的人,很快便发现了海上贸易所带来的高额利润,同时更意识到水军的巨大作用。
有着漫长海岸线、有着横贯东西的两条大河以及延伸出来的无数条南北走向的河流、湖泊,几乎将整个大唐天下涵盖其中。有着如此优越的水文条件,水师,为何就不能成为一统天下的利器呢?
“好了,诸位整军备战去吧!我等在扬州多留一日,教主那就多拿下一块土地,日后咱们的基业也就多一份底蕴!”李易解释之后,挥手令众人退去。
“是!”众人领了军令,平息了心中疑惑,又得了美好的憧憬,心头充满了干劲。
唯独孔轲一人,略带萧索的迈步离去。
“孔轲兄弟!”孔轲尚未出门,李易便唤住了他。
“军师何事?”孔轲平复心神,回首问道。
李易微笑出声:“有件事还望孔轲兄弟能跑一趟。”
孔轲双目微转,恭谨回道:“军师尽管吩咐,孔轲义不容辞!”
“呵呵,那就好!”李易笑了笑,说道:“是这样的,王忠嗣想必过几日就要来了,而咱们志不在扬州,那么这退路嘛,自然需要早做准备才好。”
“运河穿城而过,杨帆片刻便是大江,只要水师守住了运河,我军退路无忧。而王忠嗣麾下并无水师,其人又是陆战将领,从未接触过水战,凭借我军水师,守住运河水道,想来不难!”
王忠嗣的确只是陆战名将,不通水师,但一旦李易一方有撤退的迹象,凭借王忠嗣在战场上多年来养成的见识,定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李易的意图。那时,运河水道的争夺便会成为两军交战的重点。运河不比汪洋大海,运河左右不过十几丈的宽度,陆军立于岸边,利用强。弩依旧能对运河上的水师造成巨大的伤害。孔轲听到李易之言后,惊觉对方可能在打杨询麾下的那支水师的注意,于是想也不想便如此说道。
“哈哈!孔轲兄弟多心了!”李易见了,哈哈大笑起来,笑完后方才说道:“在下可没有让杨询兄弟回师扬州协守运河水道的意思。”
“哦?”大家都是聪明人,孔轲脸上也没有半分心思被看穿的尴尬,而是看着李易,等待他的回答。
李易笑完了,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俗话说狡兔三窟,咱们三万多兵马,也不能只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运河水道上面。万一水道有变,那咱们一干兄弟可就都要交代在这了。所以,我想让杨询兄弟独领一军,在扬州西南方上打通一条陆路,好让万一时能让大军从陆上南下。咱们有水师,即使守不住扬州的运河水道,到时送几万残兵过江,问题还是不大的。同时又能借水师暂时切断王忠嗣南下之路,为我军撤离争取足够的时间,可谓一举数得啊!”
“扬州西南?军师还是想拿下升州城啊!”孔轲看向李易,意味深长的说道。
李易迎着孔轲的视线,笑了起来,说道:“孔轲兄弟难道不觉得拿下升州十分重要吗?何况,杨询兄弟真的拿不下升州城吗?”
………………………………
第九十五章 最后的布局
数日之前,在得知李易于杨寿全歼李伦三万兵马后,本在升州城下准备再度攻城的杨询立刻渡江,回师江浦,以观望扬州的动向。
杨询从来没有放松对李易的戒备,虽然李易对其一向宽厚,从无敌视。但李易是杨廷和的人,只需这一点,便足以使杨询对其保留着浓浓的戒备。
江浦县城,城中心的一间大宅子的后院里,杨询望着天空中皎洁的明月,愣愣出神。
脚步声响起,后院角门处,一道身形一路小跑而来。
“少主,扬州,军师急报!”黑脸少年小四飞速汇报道。
军师,自然指的是孔轲!无论是杨询还是黑脸少年小四,他们的军师永远只有孔轲一人。
“快拿过来!”杨询转身接过信函,拆开查看。
只匆匆一览,杨询的额头便沟壑纵横。
“他娘的!”杨询斥骂一句,挥手便将信函拍到身旁的一方石桌上,坚硬的石桌上顿时出现道道细密的裂纹,然手中的薄薄的信纸却不曾破碎分毫。
黑脸少年小四见少主如此愤怒,连忙问道:“少主,发生何事了?军师都说了些什么?”
“你自己看吧!”杨询心情烦躁的将信函递给黑脸少年。
黑脸少年接过后飞快看完,神情同样凝重异常:“李易这家伙这是要让咱们硬拼啊!”
“硬拼?哼!那也要看他到底知不知道升州城的实力!”杨询没好气的说道。
黑脸少年想了想,点头道:“不错!升州城里那帮家伙简直就是妖孽啊!连神秘人都能被惊动!我想李易绝不可能知道升州的实情,否则定然不敢打升州城的主意。”
“李易估计是看咱们上一次撤退的太快,指望再次借升州城的力量削弱咱们!”杨询猜测着,继而叹了口气,脸色沉重的说道:“李易刚在杨寿击败李伦三万大军,如今声势正旺,如今又给了所有人一个完美的憧憬,他的地位已无可动摇了!要是杨廷和在南边举事成功,教中那些中立的长老只怕全要倒向他了……”
“那我们怎么办?”黑脸少年听了,急忙问道。
哪知杨询却只能苦笑摇头,说道:“无论杨廷和对咱们怎样,咱们都是杨家人,大义面前,容不得我们有私心。且不说爹爹不在了,即使爹爹还在,若大伙儿认为杨廷和更适合做首领,爹爹只怕也要退位让贤的!”
“那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南下升州,接着攻城了?”黑脸少年小四苦涩问道。
杨询沉重点头,说道:“去通知何云,让水军备战吧!”
“哦……”见少主下了命令,黑脸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