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冢-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身上,可是皇宫中除了妃嫔宫女就只剩下了太监,显然不能让一群女人去朝堂上和大臣们斗,所以太监成了唯一的选择。这也是历代宦官擅权的根源。

    从尚书署到中书监再到门下省,最开始的长官大多都是太监,几百年下来,皇帝不断地利用身旁的太监去分润大臣的权力,可是太监专政的固有缺陷让新设立的部门又一次次的被大臣们抢去。行政权力最终又都回到了臣子们的手中。

    而玄宗将翰林院回收的做法何尝不是又一次对臣权的争夺和压制,所以此时的李林甫远远算不上是权倾朝野。

    ……

    刑部员外郎将卷宗递给了李适之,各地发生命案后都会将卷宗誊抄一份送交刑部备案,等到案件侦破以后再将全部过程中的卷宗并犯人的供词和相关证据一起移交刑部复核。等刑部确认无误后才会将需要判处死刑的罪犯上呈皇帝勾决,一般来说只要不是过于昏庸的君王都不会放弃手上这项生杀夺予的大权,玄宗李隆基自然算不上昏庸。

    只是刑部事物繁忙,加上长官又是首相,哪有时间事必躬亲,所以一般除了上呈勾决名单外,当了几年刑部尚书的李适之是很少管刑部的事的,加上今年年初圣上又给他加了兵部尚书,他就更没有时间理会了。

    送过来的卷宗自然便是鄱阳郡长史移交的关于唐远一家被害的案子,只是这么一件案子现如今连疑凶都没找到,更别说身为苦主的唐远至今下落不明了。这种还处于侦查阶段的案子按理说是绝不可能出现在李适之案头的,可是这位员外郎却偏偏废了好大功夫递牌子进了皇城找到李适之将卷宗交给了他。

    李适之看完卷宗后不明所以,再抬头看看那位依旧没有要离开的意思的员外郎,他开始意识到了不对劲,再一次仔细看完卷宗后,他不动声色的开口问道:“这个唐远是个什么人?”

    “回相爷的话,昨晚内卫从东市酒肆中带走的那个少女便是这唐远的女儿。”员外郎却答非所问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听完此言的李适之立刻就愣住了,随即他便想明白了这背后隐藏的信息。李适之沉默了片刻,开口对着员外郎说道:“知道了!”

    “下官告退!”员外郎随即便躬身行礼,退了出去。

    李适之双眼紧紧的盯着他远去的背影,脑海里不知在想些什么,随后抬手拉了拉手边的一根垂下来的绳子,片刻后一个老者出现在李适之面前。

    “这个人什么来头?”李适之问道。

    “洛阳人士,十几年前考中进士,随后一直在刑部任职,累功升迁为员外郎,这是前两年的事了。”老者回忆了片刻答道。

    李适之低头想了想,可马上又摇了摇头。

    老者见状忙开口问道:“东主,此人前来所为何事?”

    “喏,送信来的!”李适之伸手将卷宗递了过去。

    “这个……”老者看完之后,脸上浮现一丝疑惑。

    “昨个晚上,花宅派人去东市把这个唐远的女儿接了过去。”李适之看见老者疑惑就解释了一句。

    “这个……”老者依旧是这两个字,只是此时却瞪大了双眼。

    “东主年初才兼了兵部尚书,两个月前刚被李哥奴摆了一道,现在花家老三老四又在东主手下担着差事,这次的事要是处理不好,兵部这摊子事以后怕是不好做了。”老者忧心的说道。

    “呵呵,可是老夫身为首相,文官之首,这件事上要是站在花家一边,百官那边又交代不了。”李适之摇了摇头,一脸头痛的样子。

    “人家这是看着老鹤已经伸长了尖嘴,来提醒我这小蚌赶紧把壳闭好呢!”李适之片刻间就想到了那个比他还大的次相。

    “还不止呢!明日便是大朝会,随后便是连着三天的中秋节假,圣上这些日子在忙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留给咱们的也就只剩下这一天多的时间了!呵呵,咱们还真要感谢下这位好心人,给了咱这一天多的时间啊!”虽然明显知道这个所谓的“好心人”想做那观战的渔翁,可是此时先机尽失的李适之却早已别无选择了。

    “东主还兼着刑部尚书,情况没有这么危急吧?”老者说道。

    “呵呵,你何时见过三司会审的时候宰相亲自抄刀吗?”李适之苦笑着说道。

    本来出了这种事只需要派个得力的手下去办便好了,何况他已经执掌刑部数年,也在刑部打下了一些基础,只是这才一个送信的差事,对方便能如此阔气的牺牲掉一个员外郎,可见对方的决心还有实力,他实在是对自己在刑部的那点底子没信心啊!

    “那咱们便让韦中丞到时候多留点心吧,另外大理寺那边也去打个招呼吧!”老者接着说道。

    “也只能如此了!”李适之谈了一口气说道。

    两个人的谈话有些跳跃,可是谁都能懂,虽然到现在为止他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一件人命案子,可是两人都不是庸人,既然事情已经牵扯到内卫,还有人这么不惜一切的想要挑事,一场大战已经在所难免,而身处一旁一直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的那只老狐狸又怎么可能放弃这个机会呢?
………………………………

第七十九章 号角吹响

    【这两章写的真的很结巴啊!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查了很多东西,也借鉴了很多,依旧只写成这样……】

    李适之说的那只老狐狸此刻正在门下省隔壁的中书省待着。

    中书省内,李林甫也正在思索着。

    “东主,刑部那边刚才来了个员外郎,去给左相送了份卷宗。”上午的时候给李林甫汇报的那个中年文士此刻再次汇报着。

    此人姓钱名益,字开阳,江东钱氏族人,十几年前便投身李林甫门下做了个幕僚,为李林甫这些年来的纵横捭阖可谓立下了汗马之劳。

    “开阳,你说这回万家目的何在?”李林甫开口问道。

    “按照万家以往的作风,应该不会牵连过大,听说这几年卢家的那两个小家伙在豫章郡内闹的动静不小,按万德昭的性子应该是想着要敲打敲打吧。”钱益想了想说道。

    “七宗五姓在豫章的人除了王冼,明面上的也就只剩下了段璋了。”李林甫的记忆很好,但凡玄宗交待下来的事都能妥妥当当的办好,他能受重用也是有原因的。

    “吏部前些天也收到了段璋进京述职的回文。”钱益又记起了前两日收到的一个消息。

    无论什么年代,当官的总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本职任地,尤其是这种交通不便的古代,出一次远门动辄十天半月的,官员要是到处乱跑,那衙门里一摊子事还要不要人管了。

    所以但凡朝廷有需要官员进京述职或者吏部进行考核什么的,都会提前很久下发一个公文,通知地方上的官吏。关于将会有什么人来京,什么时候来,来多久之类的信息地方上的官吏进京之前也会发一个回文,也好让朝廷做好准备。前几日吏部便收到了段璋将要进京述职的回文,只是现今万家那边还未发动,京里的大人们也丝毫没有发现这个普通的公文会带来怎样的风暴。

    由此也能看出这个钱益的不凡,不说明察秋毫,至少也是思维敏捷。

    “一个段璋真的够吗?他可是连个信使用的都是员外郎啊!”李林甫说到这有些玩味的笑了。

    “呵呵,这个万德昭出手还是阔绰,不过换个角度想,倒也符合他们家的作风,扳倒一个长史,赔上一个员外郎,一出一进的正好持平,他这也是告诉我们,他们万家别无他意,只要咱们不去招惹他,他也不会管外面的事,还是那副超脱的样子。”钱益接着说道,看上去为万家说了很多好话,实际上深知万家实力的他也不希望自家东主贸然现在万家的对立面。

    “他倒是超然了,把这么一个火星扔到这遍地是油的长安城来,这是要把咱们架在火上烤啊!”李林甫叹了口气说道。

    “的确!而且咱们即使知道了他的目的,也非但不能阻止,还得帮着把火烧的更旺。”钱益接着说道,不时还用眼角观察下李林甫的神色。

    “你啊你,直说咱们要动手不就行了。”李林甫无奈的笑笑。

    “东主本就该更进一步!”钱益眼见火候已到,忙起身对着李林甫拜了下去,说道。

    “发动吧!”李林甫也收起了其余的情绪,人家已经把戏台子搭好了,即使自己不上也会有人逼着自己上的,不能反抗那就享受吧!只是自己身后这些人的**越来越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