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关于本书中一些细节和科技水平的设定
关于本书中一些细节和科技水平的设定
首先,要多谢各位书友的捧场,这一次是我第一次写书,虽然我会尽我的全力去写,但是难免会有一些缺憾。所以我希望各位书友能不吝指教,多多指出我的不足,帮助我进步。
因为第一次写书,为了偷懒,也为了不误导给位书友,所以我把这一部小说设定为架空历史类,就是因为害怕自己的浅薄让诸位书友感到失望。
但是,作者在此向诸位书友保证,本书的大体设定依旧是天宝年间的历史,作者会努力查阅相关资料,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盛唐历史,尤其是关于朝堂上大体走向,各位青史留名的文臣武将都会相对接近历史的一一出现。
尤其是标签中的安史之乱,作者会多花些心思去努力还原这场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动乱,阐述它的起因、经过以及它的重要影响。保证大体上的真实性,也让书友们能在轻松阅读的时候能够了解到一些历史知识。
然后是关于出生地的问题,作者由于是第一次写书,为了便于去省图书馆查阅地方县志,所以只好设定在作者的家乡,还望各位书友能够原谅。
至于王勃的事情,实属无奈,豫章一地虽然也有很多有名的地方,如“豫章十景”等景点,但是大多数都在明清时期,唐初,武德年间,因为豫章新城的建设,原有的“灌城”已经破旧,昔日的一些两汉时期建筑差不多都毁于岁月中,而新城的景点还未形成,所以只好改变了一下王勃的命运,让这篇千古名文能给主角一些帮助,所以在此还望各位喜欢王勃的同学不要见怪,当然,王勃的后人千万别来找我维权啊!!!呜呜……
最后是关于本书中的科技水平的一些设定,因为主角来到的这个世界,现在已经出现武林高手了,未来还会出现一些更加牛逼的隐世高人,这些人都可能走上主角的对立面,为了给主角增加一些手段,于是便把当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一些,当然也不会过于瞎扯,大致的科技水平将会设定在两宋时期的水平,因为年代相距不是很远,而且古时科技水平发展缓慢,在一定条件下,也是有可能达到的。
所以在此还请各位严谨的书友们手下留情,当书中出现一些超时代的东西时,还望书友见谅!
最后,再一次感谢诸位书友的光临,作者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这本书写好!
谢谢!
………………………………
一些想说的话
写了二十五万字了!也有些话想说……
首先要感谢收藏了本书的朋友们,收藏已经过五百了,虽然书评不多,但是我相信大家都是和我一样比较内敛的人,嘿嘿!
其实这本书不能算是爽文,看了这么多章的朋友也能发现,这书其实没有多少爽点,我感觉自己一直在用一种比较平缓情绪来写这本书,不知道书友们是否也能感受到这种情绪。
其实我也想写爽文的,只是发现那样一来和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有些不符,这本书还没写到朝堂部分,大家不要急马上就会有了。作者虽然能力有限,但也想尽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天宝年间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能来看历史文的朋友必然也是对历史有兴趣的,所以我想给大家写一个比较像样的朝堂。
其实这本书也不算没有爽点,只是爽点比较内敛,我比较喜欢的是那种先蓄势,势成之后再如洪水般席卷而下,一切皆为齑粉的这种风格。主角不会是那种斗鸡般,谁骂了他一句就要冲上去揍他一拳的人,我想写了这种人,大家也未必会看,再说我也真的写不出来。
接下来就是节奏问题了,有人说这本书节奏很慢,这个……这本书我预计是要写三百万以上的,所以嘛……
其实节奏也不算慢了,写到这里,书友们也能发现,其实主角度过的时间并不长,我只是对于每一次的争斗,写的都比较详细。要把它的前因后果,背后的势力交接都叙述清楚,最主要的是参与进去的人,对于每一个参与进去的人,我都会给予适当的人物经历与性格的描写,我不想让自己舞台上的人只是作为一个摆设,龙套也有龙套的思想。这些所有不同人的思想交汇在一起,就会使得参与进去交锋的人当初制定的计划出现一些变动,这也就更加考验棋手们的水平,同时这样写出来的争斗也会更加精彩。
这是我第一次写书,错误是一定有的!感谢那些给我提出宝贵意见的人!
再次感谢那些收藏了本书的朋友们!
………………………………
请假一天!
实在抱歉!今天毕业典礼,晚上还要赶火车,只能请假了。。。。。。明天我会全部补回来的!!
………………………………
关于粮价和铜钱价格的设定
关于唐代的粮食价格,很多人都笼统的认为盛唐的粮食价格十分的低廉,这种认识其实是很片面的!
大唐初年,战乱初定,人烟稀少,粮食价格虽然在李世民的强力调控之下,强行控制在一分钱到三文钱一斗,(具体数字可能有些出入,网上和资料里查到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取了一个平均值。下同!)但其实这主要是在两京、关中、山东等地,而在其余的地方,尤其是偏远的地方粮食价格波动相当的频繁,比如西北等荒凉之地,粮价就较高,但是东南,尤其是两广,虽然人烟稀少,但是气候优越,所以米价反而更低。
而到了开元年间,随着土地开发,人口增长的一系列原因,粮食的价格波动也很大,两京地区出于政治考虑所以粮价一直控制在五文钱左右,但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东南地区,随着商贸的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改稻为桑这种现象在东南十分普遍,所以东南的粮价在这一段时间反而偏高,但是因为手工业的发展,失地的农民能够靠着进城务工得到更高的报酬,也能勉强支撑自己的生活。
所以本书出于剧情的考虑,将豫章城的粮价设定在二十文钱一斗,这也是查阅一些资料得出来的数值,不是瞎编的啊!
关键是出于剧情的考虑,毕竟粮价的波动能够反映出许多问题来,这一些都是主角之后将要遇到的,而在之后的剧情里,我也会一一进行说明!请大家耐心等待!
至于铜线的价格,其实由于世家大族们缺乏必要的投资渠道,遂大量囤积铜钱以图利,再加上佛教寺庙的掺合,所以市面上的铜钱其实是不够的!再者,中国是一个贵金属相对缺少的国家,所以这些世家的囤积行为,变相的加剧了市面上的铜钱短缺,遂引起了轻微的通货紧缩。
相对而言,这些世家大族们的家中却藏有大量的铜钱!这一前提便是本文最近这些章节的大前提!所以请诸位书友不要惊讶!感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钱啊?
大唐中央政府每年收上去的赋税看上去没有多少,这不能表明市面上就萧条了!恰恰相反,土地兼并严重之后,失地农民的数量加大,为手工业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而海上贸易的发展在东南这一块恰恰形成了一种商业繁荣的景象。
只是,中央朝廷收不到这里的赋税罢了!这一现象其实是历朝历代都无法避免的一个死循环!书友们也不必惊讶!
关于这一些东西,在这里我就先不多说了!在文章中我再会详细系统的介绍的,当然,在语言上我会争取做到更加的诙谐,好让书友们能够看得开心!
最后,真的要好好感谢这么些天来一直陪伴在小天身边的书友们,是你们的支持让我坚持了下去!这一本书其实真的是一本慢节奏的书!能够看到现在的真的都是真爱啊!
小天一定会再接再厉,努力把书写的更好!语言上能够更加的幽默!情节上更加的动人!
ps:求支持!求红票!求收藏!
………………………………
各位书友,对不起了!!!
实在非常抱歉!各位书友们对不起了!
其实我是一个法学系的本科毕业生,去年因为自己的原因还没过司法考试,今年我又报了名,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但是我觉得去年没过司考真的让我很有些痛苦,看见同学们开心的表情,虽然自己努力装出一副不在意的表情,但是内心深处还是觉得自己很无能!白白浪费了一年时间!
今年我报了一个司考培训班,所以在时间上就会有一些紧张,能够放在小说上的时间就很少了……
今天我犹豫了一整天,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