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坟〉的题记。
〔2〕 河南 月刊,我国留日学生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创办于
东京,程克、孙竹丹等人主编。一九○一年“辛丑条约”后至辛亥革命期间,我国留日学生
有数千人,其中多数倾向于反清革命,他们进行各种反清活动,出版了许多书报。其中有十
多种杂志是以各省留日同乡会或各省留日同人的名义出版的,内容偏重于有关各省当时的政
治、社会和文化问题,从事民族民主革命的宣传和科学的启蒙宣传,如浙江潮、江苏
、汉声、洞庭波、云南、四川等,河南就是这些杂志中的一种。作
者在该刊发表的文章,有收入本书的人之历史等四篇,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的破
恶声论和收入鲁迅译文集第十卷译丛补的裴彖飞诗论两篇都是未完稿。
〔3〕 民报 月刊,同盟会的机关杂志。一九○五年十一月在东京创刊,内容主
要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张,共出二十六期。自一九○六年九月第七号起由章太炎主
编。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革命家、学者。
他在民报发表的文章,喜用古字和生僻字句。这里说的受民报的影响,即指受章太
炎的影响。
〔4〕 “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语出淮南子原道训:
“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5〕 这里的君子之徒和下文的所谓正人君子,指当时现代评论派的人们。
现代评论周刊是当时一部分资产阶级大学教授所办的一种同人杂志,一九二四年十
二月创刊于北京,一九二七年七月移至上海出版,至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停刊。它主要是刊登
政论,同时也发表文艺创作、文艺评论。主要撰稿人是王世杰、高一涵、胡适、陈源笔名
西滢、徐志摩、唐有壬等,也采用一些外来投稿。其中胡适虽没有参加实际编辑,但事实
上是这个刊物的首领。这派人物和帝国主义特别是美英帝国主义、北洋军阀以及后来的
国民党反动派有密切的关系。他们以自由主义的面目出现,积极充当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
级的代言人;他们办的这个刊物的主要特色,就是时而曲折时而露骨地反对当时在领
导下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如五卅运动发生后,胡适、陈源和其他一些人都曾先后在该刊
发表文章,诬蔑在领导下由工人、学生和市民所形成的广大的反帝运动。一九二六年
三月十八日段祺瑞在北京屠杀爱国人民时,该刊公然诬蔑被杀的爱国群众,替段祺瑞辩护。
一九二七年四月蒋介石举行反革命政变以后,该刊逐步投靠蒋介石政权,成为裸的
反人民的刊物。
作者在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之间,曾不断发表文章,对这个刊物的反动言论进行斗
正确章节请到:book60166或者加这本书的读者qq群:
188698647
鲁迅全集第 一 卷
热
呐
出 版 说 明
鲁迅全集最早的版本,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收入作者的著作、译文和辑录
的古籍,共二十卷,于一九三八年印行;新中国成立后,由我社重新编辑的版本,只收作者
自己撰写的著作,包括创作、评论、文学史专著以及部分书信,并加了必要的注释,共十卷
,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间印行。
本版全集的编辑、注释工作,是在十卷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内容方面增收了集外
集拾遗补编、古籍序跋集、译文序跋集和日记,以及迄今为止搜集到的全部书信
,共十五卷;另加附集一卷,收作者著译年表、全集的篇目索引和注释索引。作者翻译
的外国作品和校辑的文史古籍,以及早期摘编中外书报资料而成的中国矿产志和生理学
讲义人生象”瑺都未收入。
第十四卷
日记
第十五卷
日记
第十六卷附集
鲁迅著译年表 全集篇目
索引 全集注释索引
插图目录
第一卷
留学日本时摄影1903
阿q正传手迹
北京绍兴县馆内之补树书屋
北京八道湾寓所
第二卷
在杭州时摄影1909
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手迹、藤野先生像及题字北京西三条寓所之“老虎尾巴”
第三卷
在北京时摄影1925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在厦门时摄影1927
广州中山大学大钟楼
第四卷
去光华大学讲演1927
五十寿辰时摄影1930
与“一八艺社”社员等合影1931
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演1932
第五卷
五十三岁寿辰全家合影1933
与萧伯纳等合影1933
书赠瞿秋白联语手迹
自由谈、动向发表的部分文章书影
第六卷
木刻像
在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摄影1936
上海大陆新邨寓所外景
上海大陆新邨寓所内景
第七卷
在日本时与绍兴籍同学合影1904
斯巴达之魂、怀旧书影
哀范君三章手迹
自嘲手迹
第八卷
在上海时摄影1933
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手迹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书影
上海藏书处、藏书一斑
第九卷
画像
北京西三条寓所外景
中国史略讲义写印本、铅印本书影
汉文学史纲要手迹
第十卷
东京弘文学院毕业时摄影1904
与爱罗先珂等合影1923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手迹域外集序言手迹
第十一卷
致许广平信手迹
厦门大学全景
“木瓜之役”胜利后摄影1909
与蒋抑卮、许寿裳合影1909
第十二卷
“海婴与鲁迅,一岁与五十”1930
在上海时摄影1933
致母亲信手迹
致合众书店信手迹
第十三卷
在上海时摄影1935
手定著述目录
致增田涉信手迹
国外翻译出版的著作一斑
第十四卷
在绍兴时摄影1912
日记书影
北京绍兴县馆
北京西三条寓所内景
第十五卷
在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1936
遗容
殡仪
鲁迅墓
第十六卷
录
题记a
人之历史b
科学史教篇cd
文化偏至论ed
摩罗诗力说df
我之节烈观ggh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gac
宋民间之所谓及其后来gei
娜拉走后怎样gdc
未有天才之前gij
论雷峰塔的倒掉gif
说胡须gih
论照相之类gbd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ghd
看镜有感cjc
春末闲谈cjb
灯下漫笔cgf
杂忆ccf
论“他妈的”caf
论睁了眼看ceg
从胡须说到牙齿cei
坚壁清野主义cfh
寡妇主义cdf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cia
写在坟后面cbf
热 风
题记che
一九一八年
三十三ajg
三十五至三十八ajb
一九一九年
四十六至四十九aaf
五十三至五十四屏
五十六 “来了”afj
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afa
五十八 人心很古afe
五十九 “圣武”afi
六十一 不满adg
六十二 恨恨而死ada
六十三 “与幼者”adf
六十四 有无相通adi
六十五 暴君的臣民adh
六十六 生命的路aig
一九二一年
事实胜于雄辩aib
一九二二年
为“俄国歌剧团”abe
无题abd
“以震其艰深”abb
所谓“国学”ahj
儿歌的“反动”ahc
“一是之学说”ahe
不懂的音译ahb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eja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ejf
即小见大ejh
一九二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