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不听话的情况会导致吃不到糖而吃苦。
即将散值的最后一个时辰,郭善出了公廨‘啪啪啪’的击掌三声,在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后道:“助教和助教博士来我这里一下。”
眼看郭善撂下一句话后转身回屋,王凤和田桥互视一眼后召集几个助教进了屋子。
郭善坐在凳子上,捧着杯子喝了一口水。见众人到齐后抬了抬手道:“都找凳子坐下吧。”
众人互望了一眼,知道小郭大人这是跟他们客气,所以谁都没坐下。
果然,郭善见大家没坐却也没去劝他们坐下。只见郭善把公文摞齐整后才抬头看着他们道:“先前我去见了一下寺卿大人,说了一下我们梨园的的大小情况。寺卿对于我们元日的排舞和奏乐唱曲都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表示将会对我们梨园进行支持。于是我思考了一下,向寺卿大人提出给我们梨园一个**的公廨。”
这话一出,众人哗然。
**公廨?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不用再寄居于太乐署,而**的寻个大的地方做以后的教职地点了?
王凤立刻道:“各司已经将太常寺所有的殿宇林园占满了,恐怕无法给我们梨园一个**的殿宇吧?”
众人尽想,谁会愿意把自己的地方腾出来给梨园做公署?这根本不可能。莫说梨园本来就把太常寺上下都给得罪了,哪怕梨园没有得罪人,事关利益的事情谁肯答应吧自己的地盘拱手让人?
郭善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见众人都议论纷纷,郭善压了压手示意他们停止说话。然后才道:“无论别人愿不愿意给咱们腾位置,咱们都总不能寄居在太乐署的园林里吧?咱们寄居在太乐署里,那咱们到底是梨园的子弟还是他们太乐署的乐人?咱们到底是归太常寺管,还是归太乐署管?我以为这不是梨园一个官署的问题,这是整个太常寺的问题。”
众人均想,小郭大人这句话倒也是不错。如果能有一个梨园**的公廨的话,往后他们办事儿就不用看太乐署的脸色了。而且有了自己的**的公廨,也会显得有面子。不过,太常寺会答应给他们梨园**的公廨吗?
田桥紧张的看着郭善问道:“大人,寺卿大人这是答应了?”
郭善道:“寺卿大人说需要找少卿和主薄们商议一下,这毕竟是关系到整个太常寺的事情。”
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郭善道:“一场商议之后。”
说到此处,郭善笑了起来。
王凤激动的问道:“他们答应了?”
众人看着郭善的笑,纷纷高兴了起来。他们实在没想到,在得罪了太常寺所有官员的情况下小郭大人竟然敢向寺卿大人提公廨的问题,且更没想到的是小郭大人竟然让他们答应了。没看见小郭大人现在的笑容吗?
郭善看着案桌下众人的欢喜,他脸上笑容一收道:“他们没有答应。”
众人“”
田桥差点没骂出来,我靠,没答应你笑什么笑啊?
这有兰纤阿看出来,郭善先前的笑似乎是冷笑。果然,郭善道:“既然他们不答应,那我就只好找皇上要公廨了。须知道当初建立梨园是皇上开的口,也要知道梨园名义上是归太常寺管,可说到底却不全是太常寺管呢。如果皇上都不管的话,那咱们,咱们就逼他们管。”
这话出口,郭大胆的脾气是一览无遗。
'小说网,!'
………………………………
第二百二十二章 进宫送礼(一)
不答应给**的公廨就逼太常寺给?我靠,这怎么逼?
郭善的话无疑让所有的人都有种大难临头的感觉,暗想跟着这样的上差混真的有前途吗?
“再说说人员问题。”
不等一干助教和助教博士提出质疑,郭善十分霸道的转换了话题。他喝了口水,说道:“大家都知道我们梨园常上和番上的乐户不多,乐人共计九百三十七人。其中文舞郎四十人,武舞郎三十人。常上乐工三百,轮流番上乐工功绩六百三十七人。男乐工包含常上和番上四百余人,女乐工常上番上共计五百余人。”
郭善说道:“相比较于太常寺其他乐部的官署,咱们梨园的乐工颇少,但真要说起来却又有些多。不可避免的,倘若梨园往后要扩大规模,人口还会增多。但不再扩大规模,乐工人数也不必再要求增多了。所以今岁梨园的乐工户数计划不是再从外招人,而是精兵。所谓精兵也不是要缩小乐工户数,而是要把那些不符合梨园条件的人换为符合梨园利益的人。”
这句话出口,所有的人都觉得心头一紧。
天知道那一批被换走的人是不是他们当中的一个?这个时候众人才发现,不是在梨园里做了助教和助教博士就代表着一辈子都能在这里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因为‘精兵令’一出,那些不听话的人就得从梨园赶出去往太乐署或鼓吹署去。
而太乐署和鼓吹署的助教和助教博士,可是没俸禄可拿的啊。
郭善又道:“再说说我们梨园将来的教课侧重点,我们梨园的教课侧重点将会放在年纪小的一批人上。往后着重培养小部,多对小部的乐工进行教习。我一直以为,教育当先从娃娃抓起。且除去音律之外,小部的乐工必须学习其他的课程。可以侧重教习音律,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懂得算学,不须要他们能写策论,但必须要让他们能识文断字。”
郭善的这个要求让众人觉得无聊而又不可思议,均想这是梨园啊还是国子监啊?
听郭善解释说:“学以出仕不是我们的目的,但我们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不致用不足以学,能学而不学者不足以用。统而言之,往后的梨园子弟必须提笔能写字,不止做个只会歌唱的乐工。”
一番叨逼叨,郭善又定下了这么个调子。众人想反驳却没好反驳得,因为梨园归郭善管着呢。而且梨园就郭善一个官儿,他说啥就只能是啥了。
“除了解决公廨问题和教习问题之外,再有的就是安全问题了。”郭善连口水都没喝,又开始道:“我以为梨园的安全不在乎外部,而在乎内部。梨园没有战争,怎么会不安全呢?我以为不安全并不仅仅出现在战争时期,也并不止只存在于将士身上。人的身体不够健康,那就不安全。”
不等众人说话,郭善道:“去年就是咱们没有注意安全问题,才导致了梨园损失了七个优秀的乐工。有四个是番上后回家的路上死去的,另三个则是常上不注意身体而病死的。这七个人先后死去,造成了梨园不可估量的损失,也为我们梨园的人敲响了警钟。一是番上乐户回乡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二是常上乐户在宫里时要注意各类疾病。因为番上乐户在路途中的安全通常要考虑到山路难行,海上风浪不确定因素以及地方不稳定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太常寺无法保障这些乐户的安全问题。但在宫里,因为疾病而造成病卒的安全隐患却必须拔除。”
郭善的话让众助教无语,暗想哪年乐人不死人的?相比较梨园太乐署等官署死的乐工还要多许多。咱们梨园不是只管教习音律吗?什么时候开始管人死活了?
郭善忍不住气哄哄的道:“我就发现很多人不注意卫生,一两个月才洗一次衣裳。尤其是一帮男乐工,直等衣服上生了虱子后才开始考虑洗一次衣服。”
郭善语重心长的道:“本来蛇虫鼠蚁就不绝,还不注意一下个人卫生,怎么可能不生病?”
这话出口,在场的没几个人不脸红的。
因为不独那些乐工如此,他们这些助教也都是如此。
不过倒不是他们不肯注意个人卫生,而是因为条件不太允许啊。
试想本来就缺衣少食的他们,如果三天两头洗一次衣服的话一个月下来衣服就得破掉一身。衣服破了,哪儿拿钱去买?朝廷不给银两,每年也不过两季发放些衣裳,可这些衣裳还不够耗子啃的。
“不是说我不了解大家的情况,只是想告诉大家一定要注意个人的卫生问题。”郭善道:“安全问题必须摆上议程,我不想三天两头的就听见有谁病死。梨园培养一个子弟不容易,朝廷没精力管没心思去管,但咱们必须把他们管起来。其他官署的乐工我管不着,梨园子弟里我却必须将他们管起来。”郭善道:“我决定,每年我将私自买绢布解决梨园子弟的穿衣问题。但梨园子弟们必须保证,衣裳必须至少七天换一次。不要怕穿破了,穿破了本官拿钱给他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