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是在旧社会的压迫下生长起来的人,大冬天的穿裙子也不怕着冷。秋裤没有外传之前郭善知道所有的人都没有裆也不穿裤的,真不知道裳里清洁溜溜的她们是怎么忍受冰冻的痛苦的。
郭善这边立刻告别了张文收,带着兰纤阿跟着刘博士往皇宫去。
悄声问兰纤阿道:“我知道内教坊自有宫教博士传授音律舞蹈,有乐官填曲谱词,按道理而言她们已经发展到了不需要我们太常寺帮忙的地步了。为什么找个女教,还得跑到我们太常寺来?”
兰纤阿是一直在太常寺呆着的,这些东西倒是比郭善懂一些。忙轻声跟他解释:“咱们太常和内教坊虽说都是传授音律,但涉猎却并不相同。有时候总会相互帮忙,或是共同完成陛下交给的任务的”
说话时,来到了皇宫外。
那宫教博士拿了鱼符交给了门卫,再由门卫记录了郭善和兰纤阿入宫的记录后才把郭善等人带入了皇宫。
跟皇城相比,皇宫的守卫显得更加森严。南衙禁军和北衙禁军充当的宿卫在四处巡逻,高大的城墙上站立着禁卫。
偌大的一坐宫城,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居所。在这所宫城里,深锁了不知道多少宫女嫔妃。拢共算下来不知道多少万人,全为李世民服务。如果说商纣王酒池肉林,其实他李世民也没好到哪儿去。
皇宫对‘凡人’而言就如同天界的仙宫一般,充满了神秘感和压迫感,是一处令人向往的神圣之所。
尤其是皇宫之主的宝座,更是千百年来无数枭雄一生追逐的终极梦想,也不怪他们有这梦想。郭善看着周遭花费巨大,宏伟的宫殿。看着周遭活生生的宫女还有宦官,就能感觉到这处所在是个权味很重的地方。给普通人带来压抑感,但带给一宫之主李世民的却恐怕是无上的荣耀感。
郭善去过北京的紫禁城,但是却知道李世民的皇城比起紫禁城更大数倍。知道清朝皇帝豪奢,但却知道这个时候更封建更豪奢。他都有点羡慕李世民,有一种取而代之的冲动了。
然而郭善没有项羽‘彼可取而代之’的豪气,也不想沦落到某一天跑道乌江自刎。绕过高大的宫墙,避过扫雪的宫女和宦官,碰到嫔妃就是一阵躬身后,终于来到了内教坊。
郭善发誓,光是走路就走了半个时辰,可累死他了。
内教坊设立在禁中,宽大的教坊就跟掖庭宫一样。里面房舍颇多,如同长安城外的里坊一般。不过这里面居住的不是居民,而是一群女子。
正因为如此,才营造出了一种别样的意境。
刚进入教坊时郭善听见嬉笑打闹的声儿。
雪地里几个宫女捏着雪团儿嬉笑打闹,她们玩儿的忘乎所以。其中一个女子一个雪球朝着对面的女子扔了过来,她对面的女子敏捷的侧身让过。雪团速度不减的朝着刘宫教博士飞去。
刘宫教博士似乎是玩儿雪球的高手,虽然已经板起了脸但却还是轻松侧身避过。
郭善是不常玩儿雪球的,‘啪’的一下额头上砸了个实。乌纱帽跟着他整个身子一歪往雪地礼栽倒,得亏旁边有兰纤阿及时抱住他,否则非得一头栽倒不可。
刘宫教博士大怒,那边的宫女们也吓惨了脸,立刻磕头道:“奴婢们不知道博士大人来了,冲撞了那位官爷,奴婢们知错。”
郭善忙摆手道:“无妨,无妨。这雪团儿砸的好,我瞬间感觉精神了许多。”
这冷笑话一点也不好笑,但刘博士见郭善有心放人,她也就不好再急需发怒了,冲那几个玩耍的宫女怒斥了一番,这就将她们放了。
其实按着郭善的意思,人家都给你跪下了又说了对不起,如果揪着不放那太丢份儿太没劲儿了。
因为宫女们的一闹,刘博士跟郭善道歉。两人这才聊了几句,均觉得先前的一闹让郭善和内教坊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刘博士是知道郭善的名头的,便觉得这位小郭大人不像传言中那么蛮不讲理凶神恶煞。
没瞧见人家被雪团儿砸了也不怒,反而给宫女们开脱吗?
她引了郭善穿过房舍,终于在一处园门口停下,跟郭善道:“这里就是我们内教坊平日教习女乐的地方,小郭大人请随我进。”
………………………………
第一百一十章 内教坊一日游(二)
郭善提着官服,领着兰纤阿进了园子。果然听得里面琵琶声响,琴声、笛声、葫芦笙等。更夹杂着一些女子的歌声等。
这处教坊内的文园颇为热闹,就是教坊女子学习歌伎的所在了。
穿过长廊,可以看见处处庭院都有宫教博士在教习音律。一bobo女子或老或少在雪地里学习弹唱,置身其中似乎来到了音乐圣地。以至于让郭善都瞬间有一种卑微感了打死他也不敢在这里充大,冒充什么音乐家。
刘博士或许是为了让郭善欣赏一下文园里的风景,希望郭善点评一下文园的教习方式。遗憾的确是郭善一路下来老实的很,一点建议也不肯给她提。这让她未免失望,却还是不得不带着郭善到了一处内院停下。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处‘曲文馆’比起文园外面的女乐更多,文武女舞。如此多的音声人,恐怕只有太乐署和鼓吹署能够看到。
众女子见到刘博士到来,纷纷停下手头的技艺簇拥上来,然后围在她跟前看着郭善。
别说郭善这个堂堂男子被这群女子看的局促不安,哪怕是兰纤阿都有些拘谨。不过看郭善脸上的拘谨色,兰纤阿就忍不住有点好笑了。
兰纤阿跟众女乐介绍道:“这位是太常寺协律郎小郭大人。”
众女乐纷纷好奇的看着郭善,然后跟郭善作礼问好。
皇宫中跟女子接触常有忌讳,郭善目不斜视,一板一眼的点头算是回礼。
刘博士这才遣散众人,让她们继续排练技艺。又召来教授技艺的几个助教博士,让她们来找郭善请教。
十来个女子上来,果然跟郭善请教了。
分别拿了图纸,密密麻麻的写着各种问题。有些东西郭善懂,但有些东西他却是一窍不通。
但郭善也绝对不是吃素的,既然来了,那在来之前就想到了应对办法。
不就是因为杨淑妃要办寿筵,没有新鲜的曲目吗?这事儿好办,三天内我给大家创一首动听优美的俗乐,保证曲目新鲜。
郭善名声在外,还没传到宫里来呢。
人家看他这样子就觉得不大可信,连刘博士也觉得有些不靠谱。
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郭善怎么会感受不出来?怒意横生,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了。
“朕听说杨淑妃要办寿筵?她才多少岁啊就要办寿筵。”
甘露殿,手捧书的李世民忽然抬起头,半发牢骚半叙述的说了这么一句。
长孙皇后枕在他胸口处,好笑道:“淑妃自打进宫后再没有参加过宫里的宴会,少与人说话,性子恬淡的很。我真担心她这样下去对身子骨儿不好,如今她肯办宴会热闹热闹,又有什么不好的?她是炀皇帝的遗女,行事有诸多顾忌。孤身在宫里虽然贵为淑妃,但愿意亲近她的人少有,而她愿意亲近的人也无。总是独身一人,除了我以外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李世民道:“不是还有愔儿陪着她的吗?”
长孙皇后听言,抬手把李世民的书夺下,道:“愔儿才多大?两岁罢了,只有烦她的份儿没有替她舒心的份儿。倒是恪儿自来孝顺懂事,为人颇识大体。你却把恪儿调到了齐州。”
李世民好笑道:“像你这么说,我岂不是有很大的罪过?”叹了口气,李世民道:“今年长安先是洪灾又是地动,元气未复,宫里实在不宜大办酒宴啊。”
长孙皇后道:“地动时倒多亏了郭善,如果不是他及时报信,皇宫里恐怕会死上一些人。我听说地动后朋来阁连续一个月施粥、粥钱全是郭善一人出的。郭氏月饼坊连续一个月分发月饼赈灾,也是郭善一人承担的财务。”
李世民听言冷哼:“那小子没那么好心,也没那般豪情。朋来阁施粥的钱他分文未付给朋来阁,朕听说郭家下人每天都拿着朋来阁的那个什么‘黄金会员卡’跑到朋来阁敲门让朋来阁施粥;至于月饼作坊我听说郭善鼓动了咱们女儿从朕的儿女手里骗取了不少赈灾钱。”
说到此处似乎有些气愤,唯独长孙皇后好笑道:“这样反而好些与其让皇子公主拿着钱做坏事,倒不如交给郭善,让郭善替他们给大唐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