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歇斯底里:“这个鬼地方,真是一天也呆不下去了……”
果儿吓得大气也不敢出。
连续几天,果妨得到宫女暗报,陛下并未去其他任何嫔妃之处,也就是说,自从大婚以来,那七个侯女也是独守空房。
果妨早已对七人了如指掌,其中不乏姿色出众之人,有一两个,她还着意提防,生怕成为自己的劲敌,却不料,陛下真的没有亲近她们之中的任何人。
果儿拿了一个密函进来,“侯爷送来的。”
她拆开,原来是武丁重重赏赐果方侯国,并免除其二十年的徭役赋税。
果儿喜气洋洋:“侯爷派来的人说,这赏赐只有果方才有,其他诸侯国统统都比不上,看来,陛下的确是最看重于您……”
果妨半信半疑,既然如此,武丁为什么偏偏要留着一个王后位置?
再说,他真要是不能人道了,为什么在看着锦葵公主的时候,居然有那么火辣辣的眼神?——就像他凯旋归来那天,她清楚地记得,他直奔向锦葵公主,简直完全一副久别重逢,相思难耐的样子。
这样的一个男人,会不能人道?
果儿低声道:“侯女的赏赐也远在她们之上,据说,青莲殿也曾是某一个王后住过的地方,只是后来王后们做了大祭司,才搬到贞馆別邑去的……”
果妨一直盯着的也是贞馆別邑,毕竟,大商近几代王后全部住在那里,已经成了正位中宫的代名词。
“据说,因为井方侯女在王爷府失踪,陛下一怒之下,才下令关闭了贞馆別邑,侯女别急,以后找机会住进去就行了。”
果妨眉头紧锁,暗忖:要是陛下真的不能人道了,自己找机会住进去,甚至于做了王后,又有什么意义呢?
可是,要是他后位虚悬,等待的是别的女人,只怕自己这一辈子就完了——尤其,他真要是为了锦葵公主,王后之位,自己是永远也别想了。
花费了这么大的代价,岂能在最后功亏一篑?
她沉吟半晌,低声道:“果儿,你马上送消息给我父亲,让他给我增派五百名侍卫,再送来一些药物,越快越好。”
她拿出一样东西:“你只要把这件东西让人带给我父亲,我父亲一看就明白了。”
“奴婢马上去办。”
………………………………
第137章 蜀锦1
锦葵微服,独自走在殷都街头,甚至连大熊猫都没带。
但见大街小巷,各种特产琳琅满目,尤其是珠宝玉器,瞬间大增,几乎令得市值减半,所有人都喜气洋洋。
再加上武丁在获胜归来的路上,颁布的减免徭役,减免赋税,开仓赈粮等一系列措施,顿时大获民心。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武丁规定,但凡西北边境新开垦的荒地或者无主之地,前十年免除一切赋税,所得尽归自己!
此举,极大带动了老百姓开垦荒地的热情,一时间,武丁的威望值也上了一个大台阶。
她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战争的威力:正是这场大胜,大商洗劫了白狼王几十年的积累,获得天量的财富,用于国内,富国强兵,所以,短短几个月,昔日几乎分崩离析的积贫积弱王朝,竟然散发出一股欣欣向荣的中兴之气。
战争,竟然如此重要!
可见军队,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蜀国的复兴,最重要的,也必须是军队。
她在一家商号门口停下,但见三几丫鬟陪伴着一个个衣着华丽的贵妇人进进出出,整整一个时辰,竟然没有断过人流。
直到下午,人稍微少了一点,她才悄然走进去。只听得掌柜的热情备至:“夫人,您要的定制蜀锦来了,一共一万贝币,另外,再送您一条最时髦的蜀锦丝巾,您看,上面绣着您的名字。因为您是老顾客,小的可以给您优惠,9000贝币就行了,折合金子便是五两,您看,是用贝币支付还是金子?”
贵妇人身边的丫头立即拿出一块金元宝,“多了算你的小费。”
“谢谢夫人,谢谢夫人。”
那贵妇人对那条赠送的丝巾特别满意,又令丫头拿出一块碎银:“下次有什么好货一定给我留着。”
“一定,一定。谢谢夫人,夫人慢走……”
锦葵避在一边,掌柜的送走贵妇人,看到锦葵,立即毕恭毕敬:“公主来了?快请坐。”
锦葵仔细地看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蜀锦,这些精美的丝绸,在殷都,几乎每一天价格都在升高。
她大赞:“你们做得真是好极了。”
“公主过奖了,这不是小人的本分吗?”
正在这时,杜宇回来了。
他看到锦葵,也非常高兴,急忙介绍:“这一次商队调货及时,又赶上傅将军派军队护送,所以,存量充足,不过,销量也大,尽管几乎每天都会调高价格还是供不应求。尤其是那些高档的定制丝绸,利润几乎是蜀中的百倍……”
锦葵看到打开的钱柜,里面,已经满满地一柜子黄金。
“尊公主之命,我们把所有的贝币都换成了黄金,全部运到了安全之地,傅将军派人把守,非常牢固。”
锦葵十分满意,“杜宇,你们真是辛苦了。对了,你传令下去,赏赐商队所有人黄金十两,掌柜黄金五十两。”
杜宇大喜:“小人马上照办。”
“你也辛苦了,赏赐黄金一百两。”
杜宇拜谢,“感谢公主,不过,小人不会领取这一百两黄金。”
锦葵很意外:“为什么?”
………………………………
第138章 蜀锦2
“我父母兄弟全部丧生玄王刀下,小人之所以出生入死为商队效力,为的便是有朝一日可以复兴故国,重回故土。殷都虽好,却常有寄人篱下之感。公主的赏赐,就归于复国资金里吧。”
锦葵微微动容,尤其是这句“殷都虽好,却常有寄人篱下之感”,真是完全说中了她的心思。
她叹道:“之前,我一直以为复国只是我一个人的私念,没想到,你却跟我志同道合,杜宇,谢谢你。”
“小人正是为了复国才誓死追随公主。但有所谴,杜宇必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那天,锦葵回到皇宫别院,已近黄昏。
一路上,一直在思索杜宇那句话“殷都虽好,却常有寄人篱下之感”,她想得出神,差点撞到一人身上。
子昭笑眯眯的:“锦葵,想什么这么出神?”
她也笑起来。
他兴致勃勃:“你猜我今天找你干嘛?”
她不解。
他神神秘秘:“我是来还你钱的。”
她扑哧一声笑出来。
子昭一本正经:“要不是你借我金子,我根本无法御驾亲征。现在,我终于凑够了所有金子,一并偿还,锦葵,谢谢你了。”
她看到他身后捧着许多大匣子的宫人:一溜的大珍珠、红绿宝石还有数不清的凤钗耳环各式手镯,叹道:“杜宇早已收到你的大笔金子,可这些是干嘛的?”
他笑嘻嘻的:“区区小物,利息而已。”
“利息也要这么多?”
他亲手拿起一支翠绿凤钗,双目灼灼:“锦葵,你戴上这头钗一定特别漂亮。”
彼时,她微服劲装,浑身上下没有半件首饰,十分干净利落,见他往自己头上戴凤钗,举止未免太过亲热暧昧,锦葵不由得后退一步,微笑道:“我从来不喜任何首饰,子昭,谢谢你一番美意。”
子昭不以为杵,只是收回头钗,还是兴致勃勃:“锦葵,我们好久没一起用膳了,今晚一起,如何?”
她欣然同意。
这是他成亲后,二人第一次单独一起用膳,礼仪举止,完全符合两个国家外交上的基本规则。
她正襟危坐,他偶尔举杯,忽然觉得气氛有点尴尬。
尤其,三杯酒下肚,他的目光逐渐地变得火热,肆无忌惮,眼看,所有的情绪都要彻底释放出来了。
“子昭……”
“锦葵……”
竟然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子昭笑起来:“锦葵,你先说。”
她也笑了,也不推辞,沉吟一会儿,才开口:“我来殷都已近两年,最初孑然一身,现在已经有了一支商队,还有鹿端的军队,子昭,我得先向你道谢。当初傅悦叫我务必来殷都找你,说只有你才能帮助我,当时我还半信半疑,现在,我真是不知如何感谢你才好……”
多次舍身救护,多次给与便利:商队,军队,复国的两个首要条件,都是他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