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妄心-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藏书阁收书极丰,远超出了我纳戒里母亲留下书籍的范围。书库的分类以儒门为首、后续依次是制定法律的刑名家、合纵连横的纵横家、主攻伐之事的兵家、经营产业的货殖家、专精农桑医药之术的农家、制造机械的墨家等七大学派,百家学术――这是文明时代以来人类积累的世俗智慧之库,在中土的皇帝独尊儒术后都被儒门收集兼并。

    学仁在中原的时候就是儒门的藏书家,这里的每本书都经过他亲手的校勘。

    传说有的修真天才单是看看流出到世俗中的一些道藏,就能练成金丹。学仁不是那种变态,却也有筑基的境界。

    ――他看似中年,其实养生得法,实际有八十余岁,从王祥符中年后就一直随侍在侧。

    这段时间他代王祥符处理王启年的丧事,一直不得闲空,就把书库钥匙交付我们,由我们随意在藏书阁中检索。

    我和慕容芷关注的是书库中的第八个学派“道家”。

    这是文明时代修真者的古称,他们的学问属于世外之学,因为他们追求的是证道长生,和世俗人的兴趣不一样。

    现在却是主导天下的文明。

    我的找书方法就是没有方法,漫无目的地在藏书阁乱荡,遇到合意和新奇的就翻上一翻――我从小看到很多野史笔记,经常有记载某书生在古书堆里邂逅到一部绝世功法,然后横扫天下的传说。理智上我觉得不可能,但我不排除自己有撞到这等好事的运气,逢上古书的夹页和封皮我就小心地检查一下。

    慕容芷搜寻书的方法是把学仁本人编写的《藏书目录》全部背诵一遍(反正她有多闻通,读书过目不忘),然后照着目录把需要的书全部搬到案上。其中有修真四大门派的历史、修真者在世俗间斩妖除魔的事迹、古来今来法阵的综述和洞天的简介。

    ――当然,这些大半出自儒门等世俗中学派的记载。(未完待续
………………………………

第五十一章 备战(二)

    我从书库中各大修真门派历史的记载里点点滴滴把关于“仙苗”的内容摘出来。// 访问下载txt小说//

    ――“仙苗”是有超卓灵根的孩子的称呼,修真者从世俗中找到他们,带回古洞仙山进行栽培,传承门派中的道法。

    修真的目的是证道长生,迄今无人长生,所以必须把已经积累的学问一代代相传。

    修真文明和前代的文明一样,在不断的进步,武道时代的五百年中金丹境存在过一千名,元婴不过百人,而迄今五百年的修真时代,单出现过金丹境就有万人之多。

    并非古时人之资质弱于近代,只是当年的道法并不完善,许多天资横溢之辈在试错中贡献掉自己的性命。前代无数修真者的积累才让当代有志求道者绕过很多弯路。

    大体而言,仙苗的出现一般是随机的事情,从概率上讲每一万人就有一人灵根卓越,至少能修炼到金丹境的资质。

    不过仙苗的散布还是有几条大致上的规律:

    一、人口稠密的地方比人口稀少地方的能出更多的仙苗,

    二、灵气充裕的地方比灵气稀薄的地方能出更多的仙苗,

    三、修真者血脉的世家能比普通人家稍微多一点出仙苗的几率。

    修真者在世俗中行走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寻觅仙苗,他们在红尘中的出没比通常世俗中人认为的更加频繁。只是凡夫肉眼凡胎,更兼修真者刻意低调地伪装,两类人总是擦肩而过。

    当修真者背负飞剑公开出现在世俗中人面前时,通常意味着妖魔已经开始在当地肆虐或者有什么天材地宝出世。

    ――这比我原来想象的仙苗数量多出太多,即使帝都的绝世名伶也是万里挑一的。

    不过还是有一点格外重要的区别:

    万里挑一的仙苗最后未必能成为有所小成的修真者。

    灵根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没有一位修真者能看出孩子未来心的成长

    修真者如果要有所小成――达到金丹境――还要经历更加艰难的修行。

    从懵懂无知的孩子到心智成熟之前,仙苗即使凭借才智学会几种罕有的法术,练出徒手驱虎的武技,他们也未必能锻炼出求道的执着,也就是所谓的“道心”。

    太多有卓越灵根的孩子还没突破到金丹境前就败给了自己的心障,在一条巨大的鸿沟前止步。

    而我的情况和那些仙苗有些不同。

    ――仙苗其实不会有天生的法术,

    只是他们的灵根的成长速率超越了常人。

    p。s。需要注意,每个人的气并不是浑然一致的东西,不同人气的特征都不一样,就像手相、面相、骨相人人有别。造成气千变万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看似浑然的气其实是五个不同音调的气混合成的,每个调性的气配比不同。

    这就是金、木、水、火、土五气。

    而金、木、水、火、土五大灵根是五气的胚胎。

    灵根壮则修炼者成长快,灵根弱则修炼者成长慢。

    并非仙苗的人也有修炼到极深境界的个例,谁都不能否认有奇迹这回事――可惜修真门派不是广慈院,修真者显然倾向把时间、精力和资源花在灵根更优秀的仙苗上。

    ――而我貌似比仙苗更加优秀……

    这几日是我有生读书以来难得勤奋地耕耘,我终于从某本道书中兴奋地找到了一条记载:

    不修行的人是没有来世的,肉身化为尘土,元气归于天地。但修炼小成的修真者可以修出一个来世!金丹境和元婴境的修真者神魂有希望投胎转生一次,还能保有前生的几个基本法术,这是修炼有成得来的福分。

    只是,元婴境才能想起前生的记忆,金丹境一律有着胎中之谜。

    ――这说得难道不就是我的情况吗?!

    那我简直是仙苗不足以概括的人,

    我怎么也算个不大不小的灵童了!前生可是个金丹呐!

    “咯咯咯。”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简直是得意之至。

    道书上讲修真四大派的道法各有专攻:剑宗长于飞剑,昆仑精于法宝,星宗的法术天下无双,龙虎宗的符法无与伦比。

    ――说不定我很可能是星宗的人?

    不过也不好说,毕竟雷火风三咒是随便哪个小门小派都会的基本法术,未必需要大门派的真传。硬要猜我和星宗有关系,也有点牵强。

    ――但是,但是我若前世真是金丹修真者,说不定当年也混了个三流门派的掌门吧?

    “咯咯咯。咯咯咯。”

    本来我想谦虚低调,但实在克制不住,越想越是玄乎,我脸上大概熠熠生辉吧。

    “为什么事得意?”

    慕容芷奇怪地问,她被我的异常反应惊扰。

    “没有什么事,今天天气实在是太好了。”

    我偷偷把背后的书塞入书架上,藏得天衣无缝。

    “呃?原来你的目标是这本。你还在想仙苗的事情。”

    慕容芷瞅了下书架。

    “你怎么看出来!”

    “因为每本书的排列我都记得,这本书原来的位置是在下一个书架上的,你仓促间放错了。而且你容易信心爆棚,一定是看了这本书,觉得自己可能前世是金丹,就得意起来。”

    全中!

    想来她也是读过这本书的内容。

    “那又如何?”

    我吐吐舌头。

    “既然今天天气甚好,和我一起去镇上走走吗?到镇上再和你讲。”她说。

    “但是,王启泰不是和我们约过:无事不要在舜水镇露面的吗?”

    “我们戴上路人甲和路人乙的人皮面具,镇上没有人会对我们来过有印象。有话对你讲,塔里不方便。”

    慕容芷表情严肃,我见她说得认真,又想自己也不是头一次不听命令――以前就偷偷瞒着王启年离开小黑屋――现在镇内长老信任我们,也没有种气跟踪,那走走就走走吧。

    王祥符还在闭关恢复往日的战力,我留了一张字条。趁天色尚明,便和慕容芷两人戴了人皮面具,出了石塔。

    ……

    我们走的路和当时初登岛时的路线相反,其实是从石塔到镇子,再去以前刚来南岛时的洞窟。

    我俩在熙熙攘攘的镇中通过。

    ――除了把中原的院落改建成没有围墙的寨子,镇上的人情风物真和中原一般无二,男耕女织,依稀有久违的小太平之感。

    镇民虽有十万之多,但本来就是一坞堡之人,对生人格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