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攸、逢纪听了,顿时反应过来,面色变得严峻无比。
意识到石台的严重,袁术一行人赶忙向赣水边行去。
可惜,众人尚未到达赣水旁,却见前方设下关卡,军士严密把守,往来之人一个也不放过,一律搜查。
“可恶!”袁术暗骂一声,知道刘繇早有准备,心中愤愤不已。
“主公!此地不宜久留,我等还是早些回去为好!”四周尽是刘繇部下,若是有人认出袁术,那可就是天大的事故了。
“嗯!”袁术点了点头,阴沉道:“回去再说。”
于是,众人转道,望鄱阳而返。
回到鄱阳后,贾诩向请罪道:“属下思虑不周,以至今日之困,请主公降罪。”
袁术温和道:“文和不必如此!说起来却是吾之过也,若非吾逼迫刘表太盛,他也不会如此尽力相助刘繇。”
贾诩面上虽无表情,可心中却是感动无比,他知道袁术很看重他,初来乍道,就令他掌管情报部,可见一斑。
“士为知己者死?!文优,我现在能够理解你了!”
文优即是董卓麾下最重要的谋士李儒,贾诩和李儒算不上交好,只能说是相识,但却不妨碍他们彼此将对方引为知己。
贾诩心中一直存有一个疑惑,以李儒之才,为何偏偏选中董卓这样一个主公,在他看来这无异于明珠暗投。
不过,现在贾诩开始有些明白李儒的感受了,董卓纵然为千夫所指,可他毕竟是发掘李儒的人,同时给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
其他诸侯或许比董卓更为英明神武,可未必会给李儒这样的机会。
类似者亦是不少,如蒯良明知刘表非明主,只因刘表对其有知遇之恩,所以不愿舍弃。
贾诩天生冷漠,他是一个极其自私的人,最先考虑的总是自己,以己度人,他自然无法领会李儒、蒯良等人的心情。
不过,今日贾诩冰封的心出现一道裂纹。
袁术自然不知贾诩复杂的心里,刘繇在赣水设下重重关卡,偷袭庐陵的计谋显然已经流产了,如今败在袁术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强攻豫章。
沉吟片刻,袁术向众人问道:“若然强攻,我军需损失几何,方可下得豫章?”
荀攸谏道:“豫章城高墙厚,取之不易。我等还是另想他法,才为上策!”
袁术头疼道:“我等能够想到的,那些荆州才士同样也能想到。眼下只剩强攻一途了。”
逢纪献计道:“主公!庐陵不可取,我军可否横渡鄱阳湖,进取柴桑。只要取下柴桑,我军即可重新掌控主动。”
“柴桑乃豫章重镇,刘繇岂会无备?”袁术显然不看好逢纪此计,刘繇连赣水也封锁了,何况是鄱阳湖。
这时,贾诩突然说道:“我军不必横渡鄱阳湖,亦可攻袭柴桑。”
“嗯?”袁术诧异看向贾诩,道:“文和此话何解?”
荀攸、逢纪也是满脸好奇。
“我军在巢湖有一支水军,主公何不用之,顺江而下,直取柴桑。”贾诩虽是新投未久,可他掌管情报部,对袁术治下一应事态十分了解,巢湖水军自然瞒不过他。
袁术有些犹豫,道:“水军新成,战力不足,恐怕不足以取下柴桑。”
贾诩道:“主公可做出强攻豫章之态,暗中命人在鄱阳湖打造船只,而后将此事故意泄露出去。如此刘繇必定以为主公打算横渡鄱阳湖,攻袭柴桑。到时候巢湖水军南下,出其不意,未必不能攻下柴桑。”
此计倒不失为一条绝妙之策,荀攸、逢纪皆是暗暗点头。
“主公!文和此计甚妙,成功率不小,主公不防从之。”逢纪道。
“属下附议!”荀攸道。
袁术沉吟片刻,道:“试试无妨,总归要比强攻好。”
说到这里,袁术眼中精光一闪,正色道:“传令巢湖,命周瑜统帅水军,沿大江南下,直取柴桑。”
……
………………………………
第087章 蒯良之心
(赏个月饼吧!)
“周瑜?”众人一愣,他们以为袁术会命蒋钦或是周泰统兵,没想到竟是周瑜。
逢纪小心翼翼问道:“主公!不知这周瑜是何人?”
若是鲁肃,逢纪尚且了解一些,可周瑜却是一无所知。
荀攸同样一脸茫然。
无怪逢纪、荀攸不知,周瑜投奔袁术后,翌日即马不停蹄赶去巢湖,协助蒋钦、周泰操练水军,二人自然无从得知。
倒是贾诩若有所思。
前番,袁术命其严密监视周瑜、鲁肃,贾诩本以为二人是敌方奸细,准备打入袁术内部,可如今看来却又不像。
“既非敌对,那便是有私仇了!”贾诩不愧为顶尖谋士,一瞬间就猜了出来,袁术和周瑜之间的鸿沟,只因一个孙策,说起来确实是私仇。
“此人与子敬一同前来投奔,才能尚在子敬之上,尤其是水军造诣,堪称巅峰。此番由其统军,成算又多几分。”袁术淡淡说道。
如此评价可谓极高,逢纪、荀攸皆是一愣,就是贾诩脸上也是闪过一丝诧异。
“不想竟有如此大才投奔,来日主公可要好好引荐一番!”逢纪笑道。
荀攸显然也对周瑜颇感兴趣,一副饶有兴致的样子。
二人却不知袁术心中之苦,若是其他大才前来投奔,袁术即便在急迫,也会先引荐给麾下文武,可周瑜实在太过特殊,袁术只得先将他外调,观察一阵再做处置。
“日后再说吧!”袁术兴趣缺却的说道。
逢纪、荀攸见此,明智的止住此话题,不再提及。
随后,袁术升帐议事,召集众将前来。
此次大军出征,有典韦、许褚、乐就三将相随,另魏延、贺齐早已驻军鄱阳。
当下,五将先后到齐。
袁术首先对贺齐道:“公苗!你领兵一万,在鄱阳湖周边收拢船只,听吾命令行事,不得擅动。”
“末将遵令!”贺齐以为袁术打算渡过鄱阳湖,袭取柴桑,得此重任,心中不由得大喜过望。
袁术一看贺齐神情,就知道他心中所想,不过却并未解释,如果连自己人也能骗的过去,那就更有把握瞒过敌军了。
“其余众将随吾直取豫章城!”袁术大声道。
“诺!”众将轰然应道。
翌日,大军开拔,浩浩荡荡杀奔豫章城而去。
探马飞报刘繇。
得知袁术再次来犯,刘繇忙聚众商议。
“袁术贼心不改,又来犯吾疆界,诸位有何退敌之法?”刘繇问道。
话音刚落,只见一员小将跳将出来,大声道:“主公!末将愿与袁军一战。”
刘繇看去,却是自己同乡太史慈。
太史慈勇力过人,可刘繇却觉得他太过年轻,因而一直不敢重用。
“子义虽勇,然袁术绝非等闲之辈,不可大意!”说着,直接挥退太史慈。
太史慈心中不悦,却也不敢反驳,默默退下。
其余众人皆是沉默不语。
刘繇见此,很是不悦,正待训斥几句。
突然,近侍来报:“主公!蒯良先生来了。”
不错,正是刘表麾下谋士蒯良。
前番攻取襄阳失败,蒯良意识到荆州再无进取之里,只能被动防御。
襄阳方面蒯良并不担忧,江陵城坚,即便十万大军来攻,也是无所畏惧,因此蒯良断定,袁术若然来攻,只会从江东发兵。
如此一来,豫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刘繇在前抵抗,荆州自然能够安如泰山,反之荆州将永无宁日,早晚被袁术所破。
认清此点,蒯良亲自请命,来到豫章,相助刘繇抵抗袁术,之前袁术、贾诩等人看到的种种,正是蒯良的杰作。
当下,只见刘繇忙道:“快请!”
不一会儿,蒯良缓步来到厅中,施礼道:“见过明公。”
“蒯先生不必多礼,快快请坐。”这些日子豫章变化极大,刘繇看在眼里,心中对蒯良佩服的五体投地,暗骂刘表走了狗屎运,竟然得到如此人物效命。
蒯良拜谢一声,来到客座坐下。
“果如先生所说,袁术率兵来犯,我等当如何应对?”有求于人,刘繇态度放的很低。
蒯良淡淡道:“明公不必忧虑,豫章城坚,足以抵抗袁军。”
刘繇听了,有些不悦,这和没说有什么区别。
“袁军势大,军士悍勇,坚守终非长远之计。”蒯良毕竟不是自己部属,刘繇也不能太直接,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