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千年来谁著史-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楗有心在淡马锡掺上一脚之后,就使人请来了韦查耶,来给府内挑选出的一批年轻小厮教学,眼下这个黄三就是府里学的最好的一人。

    韩广点点头:“那就好了,等这生意张罗开了,你的南洋土话就能派上用场了。”

    赵楗跟其他兄弟相比起来,分量轻,本钱少,想要不被甩开三条街,唯一的办法就是抢占先手。在其他人的手脚还没有伸到淡马锡奴隶市场的时候,先就去抢个先机。

    所以,宗颐才会来的这般地快。

    不过这蓄奴虽然已经在国内迅速展开了,但奴隶如何演变为自由民,这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却始终未能有一个确凿的说法。

    赵构做冷眼旁观,由着朝野上下人等齐声讨论,一干人七嘴八舌的根本没能定下个章程。但这只是一个过程,事情终究是要有一个结论的。

    毕竟原时空的老美都有着针对黑奴的‘上升渠道’,大宋怎么能没有呢?

    灯塔国南北大战的时候,那北方就不说了,南方各省都有大量的黑人自由民。据说在所有自由黑人家庭中,有约20%左右还是黑人奴隶主,或混血奴隶主。他们是在白人与奴隶之间的社会阶层。他们同样会因为奴隶逃跑而烦恼,甚至,待奴隶还要更加的残忍和严厉。

    虽然赵构不知道这事儿是真是假,但想来是真的,哪怕数据上有不小的差错。毕竟《为奴十二年》啊之类的,他还是有点印象的。

    而且他还记得,那奥巴黑的老祖宗(母系),据说就是美国的首位黑奴,在与白人通婚之后,其后人便拥有了自由民身份。

    他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了众人的热情,在得到了赵构的肯定之后,朝野上下全都议论了起来。报纸上论战,大臣们上书,市井街头的争执议论,真的是热闹极了。

    朝堂上有的人把历史上的奴仆制套用在现在的奴隶上,只要能买断身契(或用其他的方式得到身契,比如主人主动放奴),即可恢复自由之身。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立刻被不少人给喷的一脸黑。横山的番子,荆湖、岭南的蛮子,还有东北深山密林中也野人,都需要为大宋拼死拼活,在这个大前提下才能有出众者改为汉籍。奴隶们又何德何能,这般轻易的就能入汉籍了?

    如是就又有人提到了天竺,提到了天竺的种姓制度。建议学一学阿三哥的顺婚制度!

    按照三哥们的制度,低种姓人想要晋升阶层就必须顺婚,就是把漂亮的闺女嫁给高种姓男人做小妾,并且还要带上大批的钱财作为陪嫁。

    如此延续上好几代人,这么个低种姓人家就能晋升了。

    这个提议乍听起来似乎很不错,但仔细想一想,却还是不行。

    因为大宋这里的蓄奴跟天竺的低种姓人是不一样的。后者好歹有着一定意义上的人生自由,是天竺大陆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大宋这的蓄奴呢?它更像原时空被贩卖到美洲的黑蜀黎。

    不管是人生自由,还是属于自我的生产资料,他们全都没有。

    或许一段时间的演变之后,奴隶主会要求奴隶劳逸结合,身体健康,好好工作,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奴隶们可以在休息时去打工赚钱为以后赎身,奴隶主也会答应并保证奴隶们的财产安全,因为钱拿过来还可以再买一个年轻的奴隶……

    但那绝不是现在。

    而这也是他们跟汉唐时候的奴仆之间最大的不同。

    赵构乐得看到朝野上下全都跑来发表意见,他们讨论的越欢,声势造的越大,“奴隶”二字所代表的意义便就能越发明了的向全天下百姓们做阐述,顺便民爵的重要性就能得到又一次普及。

    那可都是在说道“利益”啊。每一根毛发里都流露着金钱的铜臭味道……


………………………………

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惊变

    五月初五之后就是夏收,直到过了七月,夏税入库,赵构这才变得没那么繁忙。

    只是刚松了一口气,才拿着户部的报表喜笑颜开了一会儿,西域就又传来了新的消息。别看大军收兵不动才短短一年的时间,可就是这么一段不长的时间里,西域的形式,却是接连变化,可谓一波三折。

    先是耶律大石率军杀进了东克普恰克汗国,这是点燃西域战火的导火索。看似平静的东喀喇,在家门口没有了耶律大石这只饿狼之后,立刻就起了内讧。

    之前老汗阿赫马德·阿尔斯兰病逝,其子伊卜拉欣继位,时间尚短,权势本就不稳固不说,还跟副王卡里姆·哈桑矛盾重重。

    现在耶律大石这个祸害一去,伊卜拉欣立刻就迎来了自己叔叔(卡里姆·哈桑)的挑战,而野心勃勃的葛逻禄人也趁机对伊卜拉欣汗发难,其和康里都已经以汗王自居了。

    所以,东喀喇汗国现在是三国鼎立,如果没有外来力量掺入的话,短时间里谁也灭不掉谁。

    可是,相邻的西喀喇汗国会这么一直坐观下去么?

    他们什么时候下水,怕就是东喀喇大局已定的时候。

    这变化极大地吸引了赵宋的注意力。

    更别说,举兵杀进东克普恰克汗国的耶律大石,短短时间里,竟然有如神助,打的东克普恰克人抱头鼠窜。

    后者本就在没落中,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联盟,核心凝聚力低弱,现在被耶律大石这般发狠的杀来,就跟白雪碰到了沸水,稀里哗啦的败势收都收不住。大批的部族、部落选择投效耶律大石,叫后者手中的人丁数量呈直线上拔!

    怕是连耶律大石都没想到东克普恰克人会这般的稀烂,战争会进行的这般的顺利!

    当初他下定决心杀入东克普恰克汗国的时候,可是抱着很憋屈很无奈的心思的,这是迫不得已下的搏命之举。

    落脚地夹在高昌回鹘与东喀喇汗国之间的他,承受不住宋军西进的后果,哪怕那只是诸多‘可能性’当中的一个,他只能从那个位置上‘滚开’。

    却万万没想到,这一搏命,单车变摩托,在钦察草原东部站稳脚跟的他,第一次感觉到背后宋人的锋刃正在与自己慢慢的拉开距离。这感觉真太美了。

    就像赢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从肉体到精神,耶律大石全都松弛了下来。

    他看着战乱纷争迭起的东喀喇,笑的好不开心。

    如今在钦察草原东部拥有了立足之地的他,根本不需要再去为东喀喇汗国的局势发展而操心,因为他绝不会轻易去涉猎其中的。

    之前伊卜拉欣联系他结盟对付葛逻禄人,耶律大石都没有答应。

    好不容易从一滩浑水中爬上了岸,才不愿意再去泥潭蹚浑水呢。

    东喀喇打的再欢快些才好呢,消耗的都是自身的实力,怕是会把西喀喇背后的塞尔柱人给急疯了。

    因为那高昌回鹘已经一百个要跪宋人了,东喀喇便就成为了塞尔柱人的一块挡箭牌,可现在伊卜拉欣

    他们这么一打,整个局势都乱了套,还能起到鸟的肉盾作用?

    宋军大兵杀过来,恐怕都不需要厮杀,就有大批的东喀喇人献上了自己的膝盖。

    那西喀喇还能算安全么?

    没有了西喀喇,宋军的触角就能直接伸到花刺子模,而花刺子模作为塞尔柱人的附庸,一度都曾经是塞尔柱帝国的边疆省份,一百多年中始终受塞尔柱控制。那根西喀喇汗国这种附庸国的完全两码事!

    当宋军的锋芒逼到花刺子模人面前的时候,塞尔柱人的危机就也来临了。两强相争,耶律大石作为一个急需充足的时间来巩固自我根基的人,那是最乐意看到的。

    最好是两虎相争,两败俱伤。到时候他不仅能安然无恙,保不准还能得到好处呢。

    因为宋军进入了西域之后,不可能放着土地更加肥沃的东喀喇汗国不理会,而发疯了一样来袭击耶律大石,对此后者是极有信心的。

    接下来,拿到了东喀喇汗国的宋军,也不可能无视塞尔柱人的威胁来接着对他下手!

    耶律大石已然觉得自己可以高枕无忧,接下来就该他悠哉乐哉的坐在一旁看大戏了。

    短短一年的时间,西陲的政治格局竟然生出了这么大的变化,消息传到汴京城后引起了朝堂上的一片重视,某种程度上把先前的热门话题——蓄奴制的上升渠道问题都给遮掩了。

    天下舆论,一时间议论纷纷。

    毕竟西北的问题跟后者相比,似乎更关系国家社稷。

    赵宋现下吹出去的牛逼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