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千年来谁著史-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驹千里,国石万钧”!

    白帛上只此八字,却叫洪承畴立刻起身,亲手将李武搀扶起,口称不是。

    李武被洪承畴这般的大人物一赔礼,整个人都轻飘飘的了,而洪承畴看着白帛也是泪花盈眶。

    当初,洪承畴家贫,进学三年便无奈辍学。是老师洪启胤慧眼识英才,免费收家贫的洪承畴为弟子,洪承畴在洪启胤的悉心教导下,学业进步很快。曾做一文,表自己的治国平天下之抱负,洪启胤阅完欣喜地写下批语:“家驹千里,国石万钧”。

    这八个字,洪承畴毕生不忘。

    而且这等私事儿,量满清也难打听得到,更不要说他兄弟的手书了。这也多亏了郑芝龙想的走到,人还在闽地时候,就想到了这点。李武的身份有了确切证明,在场众人,无论职位高低,无不喜形于色。

    松山城内粮食将尽,若再无援兵抵来的消息,城内的局势简直不知道会生出怎样的变化来。

    便是无有乱起,昔日祖大寿守大凌河城的那一幕——见存者,人相食,恐也不会是独例了。

    但很快李武就给他们泼了一瓢冷水,听到吴三桂等人,无视皇帝旨命,逡巡于宁远,不敢北上一步,如今来到的只有郑芝龙一部,那所有人无不是面色惨然。

    郑芝龙,水军也。陆战有何能耐?何况还只是其兵马一部分,这不是叫松山兵将去死么?

    在众人眼中,如此‘援兵’,根本就是个笑话。

    就连对崇祯帝忠心耿耿的兵备道张斗,也是仰天一叹,束手冷笑不止。

    洪承畴长叹一声,“吴三桂之流不遵上命,我辈纵恨之入骨,如何奈何?亏得尚有郑帅忠勇,为我等留下这一线生机。今日局面,军中已有断粮之危。突围虽是九死一生,却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这番话赢得了在场诸多人的赞同。然后几双眼睛就盯向了李武。

    李武脸上也露出笑意,忙开口道:“好叫总制知晓,俺家大帅早有定计,不需小人再返回禀报,只要小人动身三天之内松山城闹出一些动静来,那海上的洪将军和长公子便就知晓小人抵到城中了。再以当日为准,两日后的晚上,两军内外夹击,齐齐动手。”

    “不想郑一官将自己的长公子都抛了來。”洪承畴捋着胡须,以子代父,他无话可说。“那洪将军?莫不是洪旭?”洪承畴对郑芝龙还是有了解的。

    “正是。”李武答道。但想到洪承畴前头的半句话,还是大着胆子说道:“总制休要小瞧了俺家大公子。自从俺家大帅率军北上辽海以来,耀州、海州、牛庄,大公子率部义勇营屡有斩获,少年英雄,可不弱那孝传九边的吴三桂。不久前更独自带兵攻下了盖州……”

    “你且住。”洪承畴惊讶的把胡须都拽下了三根,“耀州、海州、牛庄,还有那盖州,皆是甚个事?你于本官一一道来。”

    在场的所有人都呆住了,怎么听这李武的意思,郑芝龙这月余光景里,可是做下了好大事。

    眼前一个个文武大员全都一副惊疑不定的模样,李武心中如是三伏天里喝了冰水一样舒坦。那是将郑芝龙北上以来的战事一一道了出来。当然,他自己的身份来历就也被众人知晓了。

    不过在场人等却没一个在乎这个,而是全被郑芝龙给惊呆了。克复四城,斩首千级……

    “素闻郑一官为东南海上之长城,不想,郑氏于陆战亦这般了得。”洪承畴又一次抓下了几根胡须,疼得他眼角直抽。可脸上的笑容却是挡都挡不住的。“也怪不得壮士头顶这般蹭亮,还一口的辽音,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不去想这支水师的到来对于关外战局所能产生的巨大作用,只说有这么一支靠得住的军队在外接应,那感觉真的叫洪承畴浑身轻快啊。

    李武脸上闪过一抹难为情,但很快就调整了情绪,正色说道:“此次大帅分兵松山,实是一片赤心,想要救城内官兵脱困。只是虑洪将军与大公子麾下水陆军数少,不能担负重任。故而还另想出一策略来,望洪总制能思之用之。”

    “郑帅这是来为本官献计献策来了啊。你尽管说来,本官洗耳尊听。”洪承畴还是很会做人的。别管心底里如何想,至少面上很和善。

    或许这也跟他现如今的危局有关系吧。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总兵来教一任总制策略,在文尊武卑的当下社会大环境里,那都是羞辱。

    “小人敢问总制,松山城内可缺药粉?”

    “药粉乃重器也,松山城内安会缺少这个?”这些日子里他们能固守松山城,火器就是最大的依靠。

    “既如此,大事可成也。俺家大帅有一妙招,乃药粉包。其一可用来炸城门,二可用来冲锋陷阵。”李武心中兴奋着,恨不能手舞足蹈。

    “松山城内可惜已经无马,不然以战马负药粉包,点燃后直冲建虏群中,定可叫之大乱。此策叫做火马阵。然幸亏城内有上万忠良,总能选出悍不畏死者,总制可叫其人背负药粉包,直冲鞑虏群中,引爆药粉,刹那间方圆数十步们化为粉齑也。届时,诸位再挥大军做攻杀,必挡者披靡。”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上至洪承畴,下至近卫,无不目瞪口呆,神色骇然。

    半响无语,直到王廷臣欢喜大笑说:“郑帅果然了得,竟能想出如此妙策,着实发廷臣所不能事。”接着就转身向洪承畴禀道:“经略尽管下令,只末将麾下,愿为国家赴汤蹈火,粉身碎骨者,由上到下即数不胜数。”

    “只要能破开重温,给弟兄们杀出一天生出,便是粉身碎骨又如何?经略大人,此事末将敢当第一,愿做先驱。”副将朱文德,忠肝义胆,天日可表。

    “何……何须……将军如此。俺家大帅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愿每人馈赠一百两纹银,添做抚恤。只要留下姓名,定送去家中。他对天起誓,绝不失信英烈!”
………………………………

第四十七章 你为何不早来,你为何不早来?

    继续求收藏。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是没错,可将为兵胆。松山兵马已经困守孤城半年有余,士气、战意、斗志,都远不如清军建虏。这个时候若只用重赏来取人,那谁也不敢保证这么做就真的能鼓起军中锐气。

    要是连混乱的建虏都冲不跨,他们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毕竟这次他们是行破釜沉舟之举。

    可要是有一个军中的头面人物,也一样的置身其中呢,那感觉就全然不同也。对将士们的激励有多么的巨大,这点只看李武的反应便能洞察一二。

    朱文德哈哈一笑,“郑帅轻我辽人乎?男儿丈夫,卫国杀敌,世间大义,其志焉是金银可堕?我辈能与建虏同归于尽,此人生之乐事。”

    祖籍义州(也就是黄台吉发起松锦战役前使清兵种田屯粮的义州)的朱文德,与建虏有倾尽四海之水也化解不开的血海深仇。

    而身处众人之中的夏成德,此刻脸色是那么的不自然。可惜,这时候没人关注于他。

    洪承畴脸色怔了一怔,看着朱文德半天说不出话来。可心中却是知道,如果真有朱文德这般的军将为大军先驱,则一战他有十足的把握。

    大军决死之气已经升腾,还有人肉炸弹,再能杀建虏一个措手不及,如何冲不破重围?

    “既如此,那就先择出一部兵马,冲出城去,杀上一阵。”也就是要把时间点就定在今夜里,然后,隔上两日,内外两军一同发作。

    王廷臣昂然领命,把拳一抱,就要大步而去。

    李武连忙拦了下,“王大帅若要攻杀建虏,万不可去城东。”

    “这是何道理?”王廷臣不解的道。眼前的李武不就是从城东潜入进来的么?这恰恰说明城东防御松懈啊。

    面对松懈的建虏,突然出击的明军再打一场败仗来,那绝不会叫建虏个个提高警醒,反而只会叫他们更加小觑明军。

    “大帅不知啊,小人昨夜上岸,夜里穿过建虏外城防线,混入了城外建虏营地。就见营内伙食甚丰,贱如包衣阿哈,也每日三餐,顿顿有两块巴掌大的粗粮饼子,还可见到油腥。小人早年被建虏所获,贬为奴才包衣,也曾经被驱赶着上阵,如何不知道这等伙食乃是战前才能受用的。可是叫小人好奇的是,那营中又没有见到盾车、云梯等物,实在奇怪!”

    “大帅还是别去城东的好。”

    李武话音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