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千年来谁著史-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现如今行事一片大好的庆源府,那必然是要担负重任的。

    因为他们要造大声势,好呼应南方的朝廷主力么。

    所以,皇城司立刻为李匡送来了新的官凭——河北两路经略安抚司副使,正印官是陈遘。现在就指着李匡能有些真本事,好牵扯住燕王后腿呢。

    而河北两路经略安抚司副使的头衔也真就是一个香喷喷的大馅饼,直接把李匡给砸晕了。

    他宦海混迹二十余年,正印的州官且没做过,现在就是经略安抚司副使了?

    就跟那长时间没吃过肉,陡然一开荤,整个人都被肉给香晕的人一样,李匡现在也是晕乎乎的。

    当然,他自己是觉得自己很清醒,很幸福的。能把握住大好机会,一举在朝廷衮衮诸公前露了把脸,李匡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大名将直达君前,将美名传遍士林,那整个人就飘了。直把潜在的威胁都忽略了,一副胜券在握只想着日后的高官显爵荣华富贵的样子,对身边的梁品说道:“鼓城为在祁州最南,我庆源与中山之间,一旦拿下彼处,则庆源、中山两府合一,声势比大涨于河北。且彼处无有驻军,只剩有县衙差役和一些民壮,你把此地攻下来,于国便建立新功。此番事成,官家必然有重赏,老夫亦自会与你某一个好职位。”

    梁品却是见多识广的主儿,当初宣和大暴动的时候,声势比现在更大出许多倍,但结果呢?

    不过这话他只会在心里自己嘀咕,才不会对着李匡说丧气话呢。所以,他虽然对‘事成’俩字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面上却半点也不露。怯他对拿下彭城信心也甚大。

    就如李匡说的那样,彭城一个驻军也没有,只有一些差役和征召的青壮,上下尽皆不识兵戈,可不就是手到擒来?

    面上露出大喜,连连拱手说道:“多谢老相公抬举,某这便整兵杀奔彭城。”多大的许诺都是假的,拿到手的钱粮才是真的。历经了许多风云的梁品,只相信自己手中能握着的,但这也不耽搁他与李匡等合作一遭。

    就像现在他捞到手中的好处,那就是个很惊人的数字。而且他的手下也早就不是原先的七八百人了,而是整整两千人马。内里没有几个强拉来的佃户,而多是青皮无赖。

    赵构领有河北也才是很短是时间,清理了空地,都废了他极大精神,如何能把市井乡里的青皮无赖给清扫干净?相反,随着局势的稳定来,这些青皮无赖们对于赵构的印象是愈发反感来,原因就是法制上的不同。对比原先时候,赵构治下的法度未免太严厉了一些。

    这段并不长久的日子里,他们有多少人被送去劳教了?虽然能吃饱肚子,却要每日不停的干活,每个被送去劳教的青皮无赖都要脱下一层皮来。因为他们生就受不了这个苦。

    如果能吃的卖力干活的苦头,他们也成不了青皮无赖了不是?

    梁品对李匡等人强征佃户,用家丁护院充作骨干,拉起的队伍半点也不看好。

    这河北的佃户农人,岂能真心给他们卖命?怕是比当初大暴动时候的义军还不靠谱。

    靠这些被卷裹来的人来撑场面,不怕燕王军一到他们就反戈一击啊?也不想想自己做官时候收的是甚样的税赋,那燕王定下的新规矩又是甚样的税赋?

    亏得李匡等人还奢望着卷裹佃户成军,席卷河北,与南面的赵官家南北呼应呢。太不自量力了。

    所以他招兵买马时候,那招揽的就都是乡间市井的青皮无赖刁汉。

    河北两路和燕地都掀起了轩然大波,河东路又怎么可能风平浪静?这几日折可求府上可来了好多人。

    “死到临头还不知情,真是狂妄无知的很啊。”

    徐徽言被调去了大同,现在已经坐上了河东路兵马都总管的折可求,看着手中的诏书脸色十分平静。什么藩镇待之,什么王爵相酬,通通都是浮云。

    你实力弱,自己都朝不保夕,这个时候的许诺,有几个人会当成真的?

    至少折可求是不会上套的。

    何况太原城内还有上万铁甲,大同府也有上万甲兵,甚至燕王还能征召草原游骑,皇城司做下的这笔勾当固然不能小觑,也真的不愧皇城司的声名,可想要让官家一举翻盘,那却是痴心妄想啊。

    最大的证据就是赵构先一步传达的军令。

    如果这便宜行事的‘剿匪平乱’军令是事发后再被紧急送到了,折可求还能高看皇城司一眼,但问题是在皇城司的勾当发起之前,这军令就已经下到他手中了。

    现在那位九王爷是早有准备,甚至这场动乱都是他故意纵容的。这般想着,折可求岂敢还能生出一分不该有的心思来?

    “把赵家、钱家和程家都给抄拿了。还有定襄知县、忻州通判……”

    折可求口中陆陆续续念出了十几个名号,全是皇城司为了说动他而动用的棋子,或是卖给他来证明自己实力的存在,折可求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真就是皇城司的人,可现在还是先拿下的好。


………………………………

第四百二十章 扩军

    “李若水、刘韐都哪去了?刘子羽呢?”把汴梁城踩在脚下,赵构看着眼前的王琼问道。

    随着汴梁城门大开,赵构使人与王宗濋沟通,早早就把燕王府的一家人接出了城外,现在王宗濋更已经带着赵构是私信去建康了。

    汴梁城内可不就以李若水和刘韐为尊了。而赵构叫来的王琼,这人原是中山府路马步军副总管,跟随种师中与金人战于榆次。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开打前,他与郑建雄率领八千兵马前来勤王。赵桓很是高兴,任命他为京城巡检,并赐给他一面白旗,上书“忠义”二字,以表彰其勤王之功。战后很自然的就也被赵桓留在了身边。

    不过这人性格有些耿直,加上肚子里墨水不多,在京师禁军中一跟同僚不融洽,二不得孙傅的看重,要不是赵构提兵南下,王琼早晚也被孙傅踢出东京城去。

    或者说王琼在京城禁军中根本就没前途,谁让他在孙傅眼中是‘粗鄙’的呢。

    而至于孙傅这个深得赵桓信任的总管军事的同知枢密院事到底知不知兵,那就是非常明了的事儿了。但这就是大宋朝的“传统”。

    “回大王话,李刘二位相公身体不适,今都在宅中养病。小刘相公亦在家中陪侍。”

    王琼身后还跪着李实、张仙、裴渊、蒙造、何仲刚、张撝等守城将领,一个个老老实实的听后吩咐,可内心里对王琼是充满了羡慕妒忌恨。

    刘韐、刘子羽父子下,他们一标人的地位大致仿佛,凭甚王琼能在燕王跟前露脸?不就是官家赐下的那面大旗么。就不信燕王能半点也不介意。

    再说了,李若水、刘韐父子究竟如何了谁还不知道?王琼这厮竟然还敢为那几人说话,真不知死活。

    且看他风光,且看他倒霉。

    随着赵构的进城——该上钩的鱼儿都已经上钩了,他才没必要继续在外头待着呢——大批的北军将士涌入城中,先就是占领各处城门,接着就看到一群甲士簇拥着几辆华丽的马车驶入来。这却是赵构在这个世界上的妻妾儿女们。

    随着岳飞、韩世忠接手了皇城,赵构又叫折彦文(折可求之子)率军去燕王府把一干妻儿闺女护送到城外,现在自然就随着赵构入城了。

    双方分别一年多光景,赵构的身份与当初打马出东京时候的身份已经大不相同,行为举止上有些变化也就顺理成章。横竖邢氏、潘氏几女,是谁个也不觉得他已经换了个人。

    同时因为邢氏腹中孩儿安然诞下,赵构已经有俩‘儿子’了。一嫡一庶,未来接班人的选择范围也更宽泛了一些。

    两个婴儿现下还不满周岁,但身子骨倒很硬朗,白白嫩嫩的。

    赵构这三辈子来,也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娃娃。

    几个女儿年龄也很小,大的不过三四岁,小的也才一两岁,一个个粉雕玉琢的,父母基因都不差么,闺女自然也不会生的丑陋。

    抱在手里,叫人心中还真有股子喜欢。

    可这喜欢说白了也就这么回事。

    小娃娃再好看再漂亮也不是他的种。之所以喜欢,只是因为她本身很可爱很漂亮。一个心智不变态的成年人,见到几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生出一股喜爱之情来,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过他表露出的欢喜之情却也叫几个便宜闺女的母亲们大松了一口气。

    赵构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