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千年来谁著史-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还不请进来?”

    赵构就等着宗颖呢。而后者也真就是来对赵构说道他和耿延禧入宫面圣的一幕。

    “如此祖宗何故不赐梦与朕,而与康王耶?”

    “康王受命而行,职在臣也,故祖宗赐之梦而警焉。”

    “何以验之?”

    “磁州军民愈十万众,皆可证之。”

    赵构哈哈大笑,耿延禧的这番话构陷进去的可不止他一个啊,还有宗家父子啊。

    “得卿之厚谊,本王无忧也。”


………………………………

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会亏待她们的

    “城外大军已经北去了?”

    延福宫里,温和如是暖春一样,汴梁城再是缺少燃料,赵桓这里也不会有缺啊。何况金兵已经退去,城门早就打开。外头的粮秣柴薪水涌一样涌入城中。

    赵桓穿着一身中衣,头上还裹着一圈明黄头巾,一副有病在身的模样。

    嗯,这也是他这几日没有出头露面一次的理由之一。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他这是装病,觉得赵桓连出头露面一次都没,连跟立下殊功的将士们见一次面的都没,更别说是叫立下大功的将士们进城安顿,或是自己出城犒军了,那未免有些太过分了。

    可如此认为的都是些市井底层小民,那些在官场上混迹过的官员们,一个个又如何看不到大宋朝内讧已起的苗头呢?

    反正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汴梁城内有那么多明眼人,消息瞒是瞒不住的。

    怕是赵构才过黄河,大宋兄弟内讧的消息就传得满天飞了。

    可赵桓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丢脸就丢脸了。现下把赵构远远的赶去河北才是最重要的。

    这几日里,他无时无刻不想起那威力巨大的震天雷,赵构要是心里发狠,用震天雷来攻打汴梁,他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了?

    就京城的几万守军,别看现在他们一个个斗志昂扬的,但要是看到赵构忽的动手,怕是就会如一桶冷水泼头,一个个惶恐不安吧?

    援军变成了要命的,怕都不需要开战,那些个军兵就被这巨大的反差给压垮了。

    张叔夜能力不错,姚友仲更是敢战,刘延庆也很是得力,但在那等威力下的震天雷面前,他们又算的甚么?

    他们连金人都打不过,还能打的过打败了金人的老九儿么?

    所以,早早把赵构支开,不管有什么后果,先把脖子上的刀锋给挪开才对不是?

    等到赵构去了北地,等到钱盖、范致虚的大军抵到京师,赵桓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才有了跟赵构抗衡的力量。

    为此他不惜撒出了大把钱粮和无数官凭好将赵构‘礼送出境’!

    耿延禧小声的附和着,“官家安心。燕王的大军已经都要看不到尾巴了。”

    “如此,朕今日方得以安眠也。”

    “耿卿也回去歇息吧,这几日也是辛苦你了。且回去告诉老师,过两日朕当亲府上拜谒。”

    耿延禧脸上露出一抹狂喜,他就说么,自己老爹与陛下是十多年的师生情,假传个圣旨算甚大事。

    “家父乃臣,官家为君,安敢如此。”

    耿南仲在金兵退去的当日就赶去汴梁城了。但他没有进宫拜见赵桓,而是在宫门外免冠,以体弱为由递上了辞呈,然后就回到家中闭门不见外客了。一副无颜与赵桓相见的戴罪模样。

    耿延禧心里还是挺担忧的,万一他老爹玩脱了,事儿可就麻烦了。

    但现在看,自己父亲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还是无可动摇的。

    赵桓神色淡然的看着耿延禧离去,仿佛一点都没发现耿延禧看似平静的脸下,全是无可抑制的高兴。

    他当然对耿南仲有意见,这家伙竟然假传圣旨,把老九儿这混蛋给勾了起来。只这一条,杀了他都不解恨。

    但赵桓一是下不了这个手;二是知道自己在迁怒。

    他可不是金鱼,健忘症超级厉害,他还清楚记得自己给秦仔的手诏腊书,清楚的知道自己才是一手促成了眼下的赵构的元凶。

    所以,耿南仲的罪过就也不那么不可原谅了。

    当然,耿南仲的罪过虽然不是那么不可原谅,却也不可能半点惩罚也没有。

    他想要把耿南仲贬去金陵!

    因为赵桓他想去金陵。

    经过了这第二次东京攻防战,赵桓前前后后心惊肉跳了这么多天,他是再不像精力下一次了。所以,这富饶繁华但却无险可守的汴梁城,他不打算再待了。

    但迁都金陵也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啊,把耿南仲贬去金陵,以江南东路安抚制置使、兼江宁知府,叫耿南仲给自己去打前站去,这将是他迁都大计里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思前想后,他也真的只有耿南仲可用可以完全相信了。

    当日耿延禧与自己对奏的那些话,他可不信宗颖会不去告诉老九儿。如此,耿家父子就再无投效老九的可能了。他们就只能乖乖的效忠于自己!

    “来人,去宣邢焕觐见。”

    赵构既然已经北去,那赵桓就必须把事情的尾巴给处理干净。

    康,不,燕王府里还有两个孕妇呢,据说这几日里可吓的不轻,确实不能再拖了。要是那邢氏或潘氏有个好歹了,岂不是白白送给老九生事的借口么?

    他赵桓真不是欺负妇孺的人,不是那对幼龄的侄女都能下的手的人。皇家做事情也是要讲颜面的。

    就像他之前使直翰林医局官潘永寿前往之前的康王府伺候一样,那就是要安康王府上下人的心。

    潘永寿是赵构侧夫人潘氏的亲爹。就跟那邢焕一样,亲王的眷属多出自一般家庭,父亲都是不起眼的芝麻小官。

    邢焕为开封府的仪曹参军,仪曹参军是掌礼乐、学校、贡举等事务的小官,正八品。

    赵桓会叫邢焕先去康王府里走上一遭,然后快马加鞭的去赵构军中传信去。

    隔了大概有半个时辰,一个战战兢兢的青袍小官被带进了延福宫。这不是邢焕第一次进皇宫,他闺女被选中为康王妃的时候他也来过的。

    可那个时候的他是兴高采烈,走路都带风。而现在却是担惊受怕,脚步沉重如带了大脚镣。

    邢焕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要不是他闺女被选为了康王妃,他一辈子都跟皇宫大内扯不上干系。但虽知道就这么个女婿,竟就能生出这样的滔天大祸?

    想到汴梁解围之后的种种,邢焕心里就拔凉拔凉。总觉得这富丽堂皇的皇城大内就是一张血盆大口,一旦进去便再出不来了。”

    “邢焕?”

    赵桓还真是第一次见到来人。

    “小臣见过陛下。”

    邢焕紧紧地趴在地上,把头直抵地上,屁股撅的高高的。

    赵桓没兴趣跟一个小人物废话,把手一挥,就见一内侍捧着一托盘过来,托盘里放着几封信,这是赵构专门给邢氏、潘氏,以及那具肉体的生母韦氏,还有康王府的庶妃侍妾们的书信。之前被他给截下了。

    里头并没什么要紧的话。只是吩咐她们安下心来,该养孩子的养孩子,该安胎养胎的安心养胎。

    “你先往燕王府里走一遭,告诉燕王妃,安心养着就是。若能为燕王添丁进口,朕必有重赏。然后就去找燕王吧。告诉燕王,天下板荡,正该以国事为重,府里的一干人就叫他尽可放下心了。都是一家人,朕岂会亏待了她们?”


………………………………

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势复杂

    等邢焕处理好一切,追上赵构的时候,后者已经抵到了大名府。

    偌大的地舆图上标志出了一个又一个印记,从河北到河东,从河东到关西,各种不一,大小不同的标记标示出了一股股不同的力量。

    比如用红色印记标示出的,在河洛坚持抗金的翟家兄弟(翟兴翟进),太原失陷后依旧坚持不降的知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的徐徽言和太原府兵马都监孙昂,以及与之互为唇齿盘踞麟、府、丰三州的折家,最后是盘踞在德隆府、泽州的梁兴、赵云、李进等人所组织的“忠义社”。

    河北方面有已经与自己汇合的张所军,及从河间南下行到冀州便按兵不动的黄潜善、杨惟忠军,与中山府的陈遘军。

    这算是北地最重要的八股力量之七了。

    剩下的一股就是河东大盗王善部,后者号拥兵五十万,这个数字当然是虚假的了,但人很多也是真,实力不弱是事实。王善一样抗金,同时呢也在抗宋。跟赵构一纸宣召来的梁兴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