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千年来谁著史-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啊,俺前后当兵从军也有两年了,还没拿亲手砍下过一颗脑袋。爹娘的仇,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报。”一个辽地口音的老兵说着。

    “等着呗,跟着郑大帅,总有一天能报仇雪恨的。”

    “哪有那么容易,郑大帅这是钻了空子,趁鞑子的主力不在,才好频频得手。不信你们看眼下这仗,鞑子的大队人马来到,再想拿首级可就难了……”

    “这话不错。咱们军中近来连连得胜,不少人都飘了。鞑子哪是那么好打的?不能当面鼓对面锣的打败他们主力,那就永远也平不了建虏。眼下的这些个人头对他们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布幔外,郑芝龙与郑森父子静静的立着。郑森脸上带着愤怒,但按在剑柄的手被郑芝龙给紧紧压着。

    悄悄地来,再悄悄地走,没有惊动任何人。

    “父亲为甚阻止孩儿?彼辈身为军人,就该披坚执锐,护卫家国。如今却对建虏畏首畏尾……”郑森一脸的愤怒。

    适才那几人的话语里,不难看出他们对建虏的“畏惧”,甚至较真点的说,他们对郑芝龙还有不敬。以这些人的身份,如何能评比郑芝龙之战事?这叫郑森火冒三丈。

    内里的人尽是军中的士卒,哪一个不是郑家恩养的?现在却如此看郑芝龙,殊是可恨!

    倒是郑芝龙并不以为意,他到底是穿越者。见识过键盘侠的人,还会在意这点褒贬吗?相反,这只会叫他注意到军心还不稳固,他郑大帅的名头还不响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朝廷这些年来与建虏用兵,连吃败仗。军心、士气、胆气,尽数丢了去。岂是为父这点小胜可挽回的?”

    “但滴水穿石,聚沙成塔。为父有的是时间,也有的是耐心。积小胜为大胜,如积小河成江海。早晚能练出一支扫荡四方的常胜军。到时候必将鞑虏斩尽杀绝!”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能紧紧的把握住兵权,在新建的陆师中建立起自己绝对的威望。就像之前的郑氏水师中一样。

    郑芝龙两眼绽放着精光。

    牛庄城西,杀气腾腾的清军阵中。阿尔京阿也咬牙切齿的看着牛庄城,直恨不得把自己所见的所有明军一个不留的全都屠戮干净。

    “趁虚而入,连克耀州、海州也就罢了,竟然还胆敢长据牛庄,不好好的杀他们一阵,尼堪们就不知道厉害。”

    他是盖州城守,与伊勒慎一样的情况,不止自己在盖州任职,整个家族也早就迁移到了盖州。手下建虏甲兵的家眷也早落入了盖州。

    是不是与历史上的驻防八旗很相像?事实上彼此也就是一脉相连,这种打老奴时候就兴的一个规矩,携家眷,长期屯戎,以女真为主,以(汉人)包衣为辅的法子,是短短的二十年来,建虏彻底控制关外的一大法宝。

    只是对比已经授首的伊勒慎,阿尔京阿的年龄要小上很多。至今还不满四十,正当壮年!

    阿尔京阿的身侧是带领少部分援军赶到的马尔济,他是喡捋龅姆朗兀馐且瘸鞘氐鸵坏鹊墓俣种杏惺郊甘瞬坏龋瑔罗埚位于海州和盖州之间。二者汇合之后,便以官职更高的阿尔京阿为主导。

    亲眼目睹了海州惨况的阿尔京阿自然向马踏辽河两岸,把所有的郑军杀得片甲不留。但作为一个脑子里并没有肌肉的人,他也能明显的看到郑军所布置的陷阱。

    看似“敞开”的牛庄大门,就是一个陷阱。

    他如果按耐不住的冲上去,肯定会被明军的火器打的好不凄惨。

    因为他很清楚,伊勒慎手中的实力半点也不比他弱,海州城更不比盖州城差。眼前的明军能正面击败伊勒慎,然后又强攻海州,半日就拿了下,其实力绝对不可小觑。

    更周全的办法是,他在这里静静等候,等候着辽阳兵马的赶到。后者可是沈阳(盛京)的南部屏障,崇德三年(1638)二月黄台吉再征朝鲜旋师后,命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率每牛录下甲士二十名,每甲喇下大臣一员,往辽阳筑城。

    屯驻兵马,为沈阳之屏障。虽然不能与后者兵力相较,却也远胜过海州、盖州类属。

    “撤。后退二十里扎寨。派人再向辽阳告急!”

    对比阿尔京阿和伊勒慎这种常驻地方的城守,辽阳的兵马虽众,反倒不容易调拨来。那里的一举一动可都在皇帝的眼中,没有黄台吉发话,谁敢妄自动兵?

    阿尔京阿的后撤叫郑芝龙遗憾的叹了口气,不过转而就又起了笑。

    “福松。”

    “父亲。”

    “你速带着义勇营乘船向南。去盖州……”

    这还是趁虚而入!
………………………………

第三十四章 陷阱

    盖州城就是明朝的盖州卫城,距海边不足十里,洪武年间改土城为砖城,青砖条石铺就,周围七里零三步,池深三丈五尺,阔一丈八尺。

    绝对是一座坚城。

    能衞控扼海岛,翼带镇城(指辽阳),井邑骈列,称为殷岸,为辽东根柢。

    昔日里还是一座辽东的贸易重镇,海陆商贾往来繁多,舟车络绎不绝。但这一切随着辽东的易手,往日繁华的海陆贸易就全然不复存在了,乃至城西的港口也尽数荒废。

    但它仍旧是建虏掌控辽东半岛的重要一环。盖州北通海州、辽阳,连同辽东孔道,南接复州、金州,沟通整个半岛。无论是在老奴眼中,还是在黄台吉眼中,都至关重要。

    崇祯五年,黄台吉着人修缮盖州城防。以副将石柱国、游击雅什塔率兵600人驻防。后石柱国外调,续以雅什塔为城守,待雅什塔死,阿尔京阿接任。

    现在阿尔京阿带兵赶去了海州,盖州城内也已经提升了戒备。发现了敌人了么。

    虽然留守的三等甲喇章京苏巴泰根本不觉得盖州有可能受袭。

    出身瓜尔佳氏的苏巴泰早年随石柱国驻防盖州,大家都是一个姓,同出一族。后者别看取了个汉名,可人却是正儿八经的女真人。只因为其家族混进了大明体系里,故而才有了汉姓。跟佟家是一个性质。

    后世康麻子给自己的太子娶得太子妃石氏,那就是石柱国的侄孙女。

    崇德三年(1638),苏巴泰从征明山东,克济南府,赐号“巴图鲁”。四年,授牛录章京世职,六年随军围明锦州,立战功,晋世职为三等甲喇章京。

    也就是比伊勒慎的二等参将低一个等级,黄台吉天聪八年改原来袭用的明朝官名——参将、游击为甲喇章京,分三等,一、二等即参将,三等为游击。也所以,苏巴泰是阿尔京阿的副手。

    那就如伊勒慎、阿尔京阿打心眼里看不起明军一样,苏巴泰也是如此。建虏对明军,一场场胜仗建立起的心里优势太巨大了。

    如是,等到郑森引着光头营和义勇营的队伍在城西海滩登陆,“铛铛铛”地警锣声急促的在城西响起,让城内的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城西怎么会有敌人?那是一片大海啊。

    苏巴泰快马奔去城西,刚打马奔到城下,就听人禀报:“报主子,大约有上千明军跨海而来,似乎是要攻打我盖州!”

    苏巴泰惊讶地嘴都张大了,说道:“什么情况?明军跨海而来,千把人就想寇我盖州?”

    他脑子有病吧。苏巴泰只想问那明军将领一声。

    大步走上城头,向外一张望,别说,外头的明军还真就千把人,他脑中灵光一闪,不由得大笑道:“这不会是郑芝龙的水军吧?”

    去岁松锦大战,沈廷扬率船向松山运粮,他就是参战的一员。那一战明军打的是很凶,可这战阵不能看经过,要看结果?

    来势汹汹的十几万明军分崩离析,那就是结果。

    而精锐如明廷的九边边军都不堪一击,那从南方拉出来的一支海寇,还能真有战力?

    苏巴泰打望着城外,明军队伍松散,军兵身上看不到丝毫的彪悍气,反而更像一窝百姓,直叫他想起了当年的江东军……

    “主子,奴才在城头观阵,城外的尼堪松松垮垮,行军乱嗡嗡的,像是普通百姓更胜过像军兵。而我盖州城内还有旗丁百多人,包衣数百,败城外明军还不是易如反掌?”

    “把队伍都集结起来。”

    奴才的这句话说进了苏巴泰的心里,他就正是这么想的。很是兴奋中,看着城外的明军如是见到了一块油汪汪的大肥肉。

    清军的集结需要时间,而随着城外明军距离得更近。城头的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