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清楚,关外是鞑子真正的老巢,是他们两代先主的埋身之地,岂能真的任由郑军肆虐而坐视不理?
不说这样对满清的威严有多么严重的伤害,就是从礼法上讲都有可能动摇满清的根基。
清承明制,入关后的鞑子为了更好地拉拢北地的士绅阶层,与之分享利益,继而形成一个广博的利益共同体就是必然的选择。
所以,多尔衮大手一拍,鞑子就开始高声宣讲“以孝道治天下”了。
这口号并不稀罕,中国历朝历代都推崇孝道。这是因为如此口号一是具备着很强的迷惑性,百善孝为先么,二就是如此的口号能叫朝廷更好的拉拢地方的士绅大族。
因为你只要推行孝治就离不开宗族家族制度,而宗族家族与士绅之间更是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族权家法的发展就是孝治的必然产物啊。
但满清却大肆的将孝道与宗族族权联系在了一起,高声叫嚣着:笃宗族以昭雍睦。第一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来公开为族权家法站台。
笃宗族以昭雍睦就是在说宗族由人伦而推,雍睦未昭,即孝悌有所不尽。
换而言之,就是在说“只有人人都敦孝悌了,如此才能宗族和睦”。而想要家和万事兴,则族人就一定要尊孝悌敬长辈。
那宗族的族长和族老,一个个可都是长辈啊。
这明面上看是企图用血缘关系调和阶级的、社会的矛盾。实则更是在给地方士绅大族让权,叫‘族权家法’成为族长族老们用来约束、管理,乃至是统治族人的‘伦理纲常’。
清廷公开给予法律上的支持,可不就叫地方宗族里的族长族老们权利大增?
这样一来地方上的士绅宗族岂会再反对满清的统治?
而现在鞑子flag都立下了,他们自己却要坐视郑军在关外横冲直撞,冲撞了黄台吉的皇陵,甚至是老奴在阿拉赫图的皇陵,那可就是太打脸了。
无论是从法礼,还是从鞑子的尊严、威严上看——他们可才入关没两年,亦或是多尔衮个人的权威上看,那都是决不允许的。
故而,郑芝龙打向鞑子小弟弟的这一拳,多尔衮一定要挡住。
而这样就又涉及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要想挡住关外的郑军,只靠阿济格的这两万八旗就能成么?
要不要继续从关中调兵,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选择了。再说了,阿济格一去,已经拿下了开封的郑芝龙又会如何呢?
现在看满清似乎只有从关中撤兵这一条路好走了。
只是满清要从关中一退兵,战线都已经快要烧到长安城的大好形势可就全一去不复还了,李自成就也活了啊?
满清费了那么大的精力才把李自成逼到了死地,就差临门一脚了,却要收会拳头来。多尔衮心里很不甘的。但满清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他根本别无选择!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
“奸臣啊,大奸臣。这才是活曹操啊。那句话怎么说的,王莽谦恭未篡时。”
长安城内,李自成拿着一封信,对身边左右的心腹军将谋臣们唏嘘的说着。
“枉额早前看郑芝龙是个大忠臣,还羡慕崇祯那狗皇帝手下有能耐的人忒多,一个接一个的往外冒,忠心效力的人也多。然现在再看那郑芝龙,……”李自成摇了摇头,觉得自己这双眼睛真的有点瞎了。
郑芝龙他先是为了爵位跟金陵朝廷撕破脸,后又来了这封信给自己,这世间的奸猾狡诈者,真莫出其右了。
“郑芝龙的确毒辣。兵伐关外,赚取了大把名声不说,还洗刷了自己近来沾染的污名。又叫陛下趁机出武关,取道荆襄,寻机南下。他这不是在搭救我们一把,而是要给崇祯皇帝添堵。”
顾君恩已经看过那封信了,心中真是佩服起了郑芝龙的算计。
郑芝龙伸手向金陵讨王爵,这就代表着郑家已经正式的掺和进了中原的逐鹿。现在他们占据了齐鲁,却背靠着南洋,钱粮物质全都不缺。又把握着一支战斗力强大的火器军队,如何不能追逐那把龙椅?
被鞑子的步骑军打的满头包的李自成一伙,对于郑军——将鞑子步骑打的满头包——的战斗力很有发言权的。
而郑芝龙这时候拉了李顺一把,那就是要李顺去拖崇祯帝的后腿的啊。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郑芝龙手中握着一支这般强的军队,鬼才愿意跑去南洋。”牛金星自负换做自己是那郑芝龙,早几年前就已经反了。
“看郑芝龙早前的作为,他的确有去南洋割地为王的念想。只是金陵的崇祯皇帝太不争气了,朱家人守不住江山,郑芝龙自然能伸手来取。”李岩看了一眼默不做声的宋献策,说道:“郑军据齐鲁而举旗,又让海州等地给金陵,那必然是以燕京的鞑虏做对手。如此放任朱明于南国安心休养,岂是枭雄所愿?”
“言之有理。”众人齐齐点头。
这就跟李自成为什么早早的对汉中下手一样,他在这里跟朱明大打出手,却叫张献忠在川蜀的一亩三分地上安安稳稳的发展,李自成也不愿意。
想到张献忠,意志消沉的宋献策眼睛唰的一亮,抱拳向李自成道:“陛下容禀,我军既已经要弃关中而南下,那何不如将汉中、凤翔等地皆托给八大王(张献忠)?此举不止能给鞑子增添新敌,如此还能结好大西,恢复两家之关系。于陛下到荆襄落脚亦大有好处。”
李自成拍手叫好。这主意好,用自己要丢掉的地盘引来一支狼,那般定能叫满清受累,与自己则颇有好处。
“军师好主意,妙策,真乃妙策!”
这一妙策把李自成心中的不舍和黯然都冲刷去了不少。让他脸上是真正的露出了笑容,如此,现在对李顺而言最重要的一个事儿就是什么时候撤退,然后是怎么撤退了。
“什么时候撤退?额现在就想撤。”李自成脸上闪过一抹黯然,但继而就振奋起了精神,正色说道:“鞑子实力之强我等都亲眼见过。郑芝龙也绝不会跟多尔衮拼个两败俱伤。所以,别看鞑子刚刚才撤走,可留给咱们的时间却并不多了。”
故而早走为妙。李自成这点决断还是有的。
而且对比被打的只剩寥寥的残兵败将去钻树林山洞,就跟当年被洪承畴打的跑去商洛山一样,眼下他还有一定的实力,能带着几万老营兵马南下,如此结局已经好的太多了。
是以,在四月上旬里,李自成忽的引大军南下,留下前营制将军袁宗第守长安,放张献忠的大西军北上汉中入凤翔府,自己引大军出武关,南下进南阳。击破了满清的南阳总兵李国英。这人本是左营大将,乃是三十六营将中数得着的人物,就是骨头软了些,眼光也差了些。
李国英既已兵败,李自成杀到襄阳与坚守城内的白旺军汇合就也水到渠成了。
这可叫长江以南的金声桓、马进忠、吴学礼诸将大感威胁,金陵城还没旨意送过来,他们自己先就秣兵历马,严阵以待了。
可对于满清而言,李自成的动作虽然很快,可对他们的威胁还真不大。
金声桓他们要是能守住长江,则李自成这就是自陷绝地,而要是他们守不住长江,那倒霉的也是金陵城的猪皇帝。他们才不会在这个档口对李自成着眼。
满清鞑子的精力一边集中在关外,唯恐传来盛京沦陷,昭陵被毁的消息,一边还要留神盯住郑芝龙。然后则明里暗里放出话来,朱明十二皇陵可尽在京畿。
但郑芝龙根本不理会,破了开封城后,兵马北上大名府,然后转入临清州,沿着运河又大刺刺的杀奔河间去了。
这次沧州成为了郑芝龙的重点目标,倒是河间府城被他抛在了脑后。因为大运河路径沧州城啊。
沧州向北还有兴济和青县,再然后可就是静海了,静海的北边可不就是津门?
满清依旧兵力不够。
阿济格部已经被他们派去关外了,而关中的兵马回援则还在路中,多铎部派回的兵马也在途中,豪格带着残兵败将就又顶到了这儿。
沧州也就是长芦,这地方地势低平,并且起伏不大,所以河流众多。听它的外号你就能感悟一二——九河下梢。
三大水系在此汇聚沧州,贯穿东南西北,交叉纵横。有20多条河流汇聚9处入海,多处湿地及硕大的苇海,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用眼下这个时代的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