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年时间里清军在郑军手里陆陆续续的吃了不小的亏,以至于每次与郑军交战,清军还没上战场就先提起了心,都是要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不见有轻敌的。
怕的就是在盲目冲锋中无谓的折损旗中勇士!
说一句大实话,这真的是有点灭自家威风,涨郑军气焰了。
对于这样的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跟他们做正面对决,待他们弹尽粮绝后再作处理。可是郑芝龙谨慎的很,早早就在海边设置了乌龟壳。郑军又有水师之劲利,那简直是没了后顾之忧。
所以,现在的阿济格反而更迫切的来一场大规模的正面对决了。
在地形地势有利于八旗铁骑的环境下跟他们碰一碰。如此日后也好有底不是?
何况他还想出了一记妙招。
金鼓声响起,顶在桥南的绿旗兵们如潮水般的退下,随后汇集到不远处的阿济格的大旗下,在清军马甲的接应下顺利退回了本阵内。而郑森的前军也全部进入了白马河南岸。
郑芝龙的大旗也在移动,大批的郑军通过石桥和白马河上搭建起的浮桥,顺利的渡河。
他可不会忘记了张秋镇之战。所以,他才不会把后路全寄托在那座石桥上呢。
郑军早有准备,一艘艘赶制出的渔船被横放在白马河上,前后绳索铁链相连,一直延伸到对岸,其上搭衬木板,河中再楔着木橛当柱子,很快一条条坚固的浮桥便在白马河上搭建起来。
只是,这些浮桥虽都可以走马,但炮车却无论如何也不能通过。只能从石桥通行!
阿济格看着如几条长蛇一样快速渡过白马河而来的郑军,脸上全是兴奋。
“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郑军果然先过来了大批的步兵,把火炮拉在后头的,这么做就对了。要是郑芝龙能一瞬间就把手里的大炮全都运到了河对岸,他立马就会撤退。
他手下的主力是马军,火炮力量严重不足,他脑壳被驴踢了,才会跟准备齐整的郑军正面硬碰硬?
“整军,击鼓。把大炮都给爷推出来。”阿济格高声大叫着。眼睛看着郑军闪闪发光,“郑芝龙啊郑芝龙,今天我就要你好好尝尝我大清铁骑的厉害!”
他为什么选择白马河做交战地?那最大的目的就是利用这条并不宽阔的小河。白马河再小它也是河,是河就能很好的停滞郑军炮兵的移动。
就像现在,郑芝龙不可能止住步军,叫他们配合着动作缓慢的炮兵营慢慢渡河。他要敢这样,阿济格就能好好的来享受那已经渡河的郑军了。
一门门红夷大炮被清军重新推了出来。
并不算很多,也就十门。
毕竟阿济格就算在前线炮兵阵地上捣鬼,用假炮来充作真炮,先前被他抛出去的数十门大炮里,那还是真炮居多的。
假炮可以只放少量药粉点个白烟么。远远的看去,与真炮毫无二样。
郑森吸了一口气,他不明白这些大炮清军是怎么弄来的,可看着大军向自己压来的清军,看着那些个大炮,他也只能继续向前。
看对面滚滚而来的清兵主力,避雷针的海洋似乎望不到边,郑森骑在自己那匹雪白的天方宝驹背上,深深地呼了口气。
今天对他来说还真是考验啊。
回首望了一眼,“父亲,我是不会叫你失望的。”
“传令下去,进军!”
不走,就留在原地挨打吗?
虽然他一万个不理解自己老爹的选择。明明气色那么好,身体也健康的很,怎么就非要说自己命不久矣?
要不是知道自己老爹对信仰没啥爱好,他都以为自己老爹是被人忽悠了呢。
虽然这对他来说似乎是好事。郑森才二十四五岁啊,便能承袭大位,做着郑家之主,放在帝王家里,死了爹继了位这完全就是梦寐已久的大好事。
可郑森又不是白眼狼,他现在心情是一点也不愉快的。
甚至他心中还有点担忧。这要是‘大限之日’到了他爹没死,可郑芝龙却已经把位子传给了他,这就太尴尬了。搞不好郑家都会因此而起震荡的。
可要是那一日他老爹真死了,作为一个很孝顺的儿子,死了爹岂会是好事?
郑芝龙的国公位很快就会变成齐王位,金陵城不答应,他也会自己称王。然后把王位传给郑森,如此郑氏内部便就定下了君臣之别。
为了这个便宜儿子,郑芝龙也是费尽心思了。
甚至就是眼前的战事,那都是他爹有意叫他建功立业的。
郑森知道眼下的战事并不容易打,对面是两万多八旗马甲,是鞑子的主力,鹿死谁手,不得而知。不过他却早下定了决心,今天这场战斗,自己定奋力向前,绝无后退,给对面鞑子一个难忘的教训,也顺带着叫郑氏上下都看看自己的血勇。
否则,就是郑芝龙把位子传给他,他也坐不稳啊。左梦庚不就是个明白的例子么。
“我郑森绝不做做左梦庚第二!”
………………………………
第三百零四章 决战的开始
曾樱已经不是第一次与郑军大部队配合作战了,更不是第一次接触郑军。
但即便如此,看着身前身后的郑军将士,在寒风中肃然而立,动也不动的威严重穆,看着郑军从军官到小兵脸上洋溢的镇定自若之神情,还是叫他觉得神情恍惚。
他曾经不止一次感慨这是一支不像是大明军队的大明军队。
他们军纪严明,士气高昂,没有什么家丁不家丁的。
与大明军队完全迥异不同。
可现在看却真的叫他说中了,这郑军可不就不是大明的军队么。
现在,面对着两万多真鞑铁骑,他们面上没有半点犹豫、惶恐的害怕气息,仿佛对面不是两万多鼎鼎有名的八旗劲旅,而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反观自己“手下”的兵呢,说起来一个个也都是郑军教员们作训出的人马,钱粮上自己也从没有亏待他们,可这些个兵现在就一个个脸上写满了紧张的神情,他们对清军显然是心存惧意的。
毕竟清军野战无敌啊,更别说他们人手更多。现在没有城池,不依屛障,直面与清兵马军作战,很多登州兵还是克制不了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哎……”曾樱叹了口气。
这郑军往日里枪炮犀利的大名生生盖住了他们军纪如山,众志成城的实质啊,强军之名名副其实。
有郑家的水陆师在,这虽不是大明之福,也不是鞑子流寇之福,却能说是汉家之福!
曾樱内心中感慨了着。
就看到郑芝龙的将旗已经移到了前军。
那道骑在宝马背上的身影正在郑军的阵列中慢慢驰过,“万胜,万胜——”沿途将士们齐声高喝,震耳的声音传来,叫曾樱心头都猛地升起一股滚烫。
这种场面真的很动人心。
对面的清军与前军郑森所部的交锋已经开始了。
阵阵沉重的马蹄踏地声从左右传来,升腾的尘土都要遮蔽头顶的天空了。
炮声也不停的传入耳中,前方的厮杀在被万人齐声高喝遮掩了一瞬间后,再次清晰的传入曾樱耳中。
郑芝龙的大旗又在舞动,号声吹响,鼓声响亮。随着旗号,已经过河的郑军士兵在迅速的集结中。
无数士兵持着自己的火枪,随着有节奏的鼓号声汇聚一处。曾樱知道郑芝龙这是要立刻支援儿子。前军主将可是郑家的世子爷啊。
在前军方向,铁人军和火枪兵同样列阵前行,远远看去就仿佛一堵墙一样。
双方距离在迅速缩短,阿济格恨恨咬牙,清军的马军就在距离石桥南头三里远的地方,一门门红夷大炮就布置在马军的前方。
三里的长短,这么点的距离,红夷大炮当然可以轰到石桥南头。郑森帅军击败绿旗兵后,那与清兵大阵的间隔也就两里地左右。
他要是按兵不动,真就只能被清军的火炮轰击。虽然那样射击,具体的精准度就不要想了。想要精准的每每轰到郑军兵线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王爷,南蛮快进入一里了!”
阿济格握紧了手中的望远镜,听着边上的人禀报说,这个距离已经差不多了。一里地的坚固,绝对在红夷大炮的有效射程中。
“目标距离一百五十丈,一个个都瞄准了再给我打——”一个八旗军官在炮兵阵地上张牙舞爪的叫说。
“轰轰轰……”
炙热的焰火喷射,一枚枚炮弹激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