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千年来谁著史-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丈夫一分别就是十几年,大儿子在身边长到七岁也离开了,只剩下一个襁褓中的次子,很多女性怕是都会使劲的宠爱溺爱吧。横竖她也不是没钱。

    郑芝龙年年都为他送着钱的。

    “你知道荷兰,知道葡萄牙,知道西班牙,还知道天竺,知道欧罗巴,但你知道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历史吗?你知道天竺的历史吗?知道整个欧罗巴的历史吗?知道整个世界的历史吗?”

    “所以,你就要上学。”

    “学校里有很多门课,历史课就是其一,不断有中国历史、日本历史、朝鲜历史,还有欧罗巴历史。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今后你也会是独霸一方的君主,别忘了这句话。”

    郑芝龙絮絮叨叨了一堆,郑平听得很用心,也很激动。郑芝龙那话语里的潜台词已经很明白了,想到大哥给他透漏的消息,郑平可不就喜欢得紧么。

    “数学也很重要,至少你要能看懂账册,省的被人蒙了不是?它能叫你的脑子考虑事情更加周密。”

    “再一个是地理。咱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西夷漂洋过海的来到东方,你只看他们带来了多少的利益,就不想知道他们究竟走了多么远,在来到中日前,又在沿途路上干了什么吗?”

    “地理这门课程有一段要跟历史结合来,等你这两门课都学通了,你就会发现,你自己眼里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

    ……

    郑芝龙没有发现自己也很有话唠的潜质,但他的这些啰里啰嗦的话却让田川氏母子三人都欣喜的很。尤其是‘初来乍到’的田川氏和郑平,两人怕是做梦都不会想到郑芝龙会表现的如此体贴,而且一直都这么亲和。

    俩人与郑芝龙之间的生疏感飞快的消失中,郑平整天更是笑容不断,只觉的这般的日子真的美极了。

    在他的心中,郑芝龙满足了他对‘父亲’这个词汇所代表的一切的渴望。

    倒是田川氏还有些担忧,在听到大儿子说,郑芝龙要向幕府将军要一个大名的时候,她人都傻了眼。这完全是打破了她的认知,‘大名’还能这般做的?

    即便知道郑芝龙索要的地方只是荒凉的虾夷地,她也有一种不真实感。

    而可接着涌起来的就又是担忧……

    虾夷地的虾夷人可野蛮的很啊。自己儿子去到虾夷地的北部做大名,那样偏僻苦寒的地方,不来说身份门楣上的变更,只说生活,她是真的有担忧。

    “什么事儿都要一步步的来。”

    郑芝龙捋着自己的小胡子说:“德川家的江山也不是一口就吞吃的,不然德川家康怎么会有老乌龟的外号?我郑芝龙的儿子,又怎么可能一辈子都窝在虾夷地镇夷抗寇呢?”

    德川幕府现在搞的参觐交代制很叫地方大名恶心,老婆孩子都在江户做人质,自己一年的时间,一半在江户,一半在藩中。而且幕府不让乘船,偏偏日本山地众多,交通尤为不便。一些距离远的大名,路上就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一年时间里能待在藩中处理事务的时间可能都不足一百天。

    这项规定就是在限制大名的权利。总的来说,大名一般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呆在领地,另外三分之二的时间,不是呆在江户,就是在前往江户的路上,或者是返回领地的途中。特别是那些领地偏远的外样大名,来回一趟,一年就没剩多少时间了。当然,对于那些离江户比较近的大名,幕府也相应延长了他们在江户的时间——总之幕府尽可能的减少大名在领地的时间。

    大名长期不在领地,藩政大权只能交给家臣团处理。这就使得到了幕末时,一些大名被家臣团架空。虽然一般家臣团的人数都较多,因为他们的领地小,单个家臣没什么能力单独掌权。

    而且参觐交代是一种军役,大名一般会带很多随从前往江户,而幕府也不会给他们一个大子的报效,大名要自费出行。这对于大名来说是不小的财政负担,很大的打压了大名的财政实力。

    郑芝龙才不会叫自己儿子年年都大费周章的去江户被耍猴呢,特地点了这个,以镇压虾夷地和预备防备沙俄北寇为由,五年才入江户参觐一回。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你把儿子教的很好,我很满意。”握着田川氏的手,郑芝龙很真挚地说。

    这是他的真心话。就郑平现在所表现出的‘能力’,日后把德川家取而代之,也足够统御四岛了。

    田川氏的脸上一下子升起了潮红,对于日本女性,能这般的被自己的丈夫认可,真的是很大的成就。

    “所以,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我的儿子,我会不给他寻一个真正的好前途么?”

    “虾夷地大名只是一个开端,把德川氏取而代之,这才是最终的结果。”

    在田川氏耳边小声的说道。

    晴天一个霹雳,就听田川氏的呼吸一下子就急促了来,整个人都禁不住激动的发抖。

    “这,这……”

    话都说不出来了。就跟之前儿子要做大名一样,田川氏做梦都想不到郑芝龙如此的大胆。

    将德川幕府取而代之,那就是改朝换代啊。

    自己的儿子竟然能成为日本的征夷大将军?田川氏激动的人都恨不得晕过去。

    郑芝龙就也不再接再厉的刺激他了,他的打算,还有对郑森的安排,还是以后再说吧。

    到了晚上,田川氏的热情把郑芝龙整个人都要湮没了。没想到刺激性会那么巨大……,嗯,感觉真的很不错的。

    ……

    曾樱十八年五月八日,登州。

    温暖的海风吹拂着这座海边的重镇,老天爷似乎真开眼了,开春后就连下了两场雨,接下来也雨水不断,尤其是前两天下的一场雨,恐怕在夏收前是不须在担忧麦田干旱了。

    然而整个登州内外却丝毫没有喜庆的气氛。因为西面的坏消息不断传来,深知这几天涌入登州的灾民都越来越多了,官府赈济不及,只能用船一船船的把人送去芝罘岛。

    巡抚官衙之内,曾樱紧锁着眉头翻看着莱州府州县的塘报文书,短短时日,他的脸色又苍白了许多,皱纹白发也更多了。

    战情直转而下,青州城破,青州营和南部的顺军相继败落,据说知府何永清都已经殉国,消息传来,登莱上下震动。闪舞

    鞑子的兵锋对着登莱虎视眈眈,而大明,或者说是登莱,却真已无力阻挡清兵的攻势。

    一旦清兵东来……,他曾樱虽身为登莱巡抚,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座座城池陷落,而没有任何的办法。

    曾樱这些日子里更勤勉地处理政事,却发现自己完全是在做无用功。败坏的局势叫他心力为之交瘁,深深泛起一种无力的感觉。

    “孔胤植,孔胤植……”

    提起这个名字他就恨之入骨,要不是孔家拿出大笔的钱粮叫鞑子军饷靡费无忧,叫方大猷迅速组织起了一批所谓的绿旗兵,巴哈纳、李率泰如何能轻易的镇平西部数府,然后一围青州,二击郭升?

    然后青州内应叛乱,顺军叛徒发作,叫两军短时间里全都落得个惨败。

    曾樱可是知道青州城的坚固的,郑芝龙早前更向何永清、李士元送去了大批粮饷军器,显然是要重点经营这里的。

    只要鞑子在青州没能竟全功,他们就不可能全力以赴的杀奔登莱。

    然哪里想得到,青州城内竟然有士绅官吏做了鞑子的内应。里应外合,以至于何永清、李士元败得好惨啊。而至于大顺军的惨败,曾樱就觉得合情合理了。后者在他眼中就是一群不忠不孝的土匪,利来自就聚合,利散自就崩离。

    那郭升都败到眼下这份上了,内部有人通鞑,很顺理成章。

    但是青州呢?之前鞑子入塞,青州士绅官民上下可都齐心同力,一门心思的要抵御鞑子的。现在却骤然间做起了鞑子的内应来,要说原因,大局大势显然有这方面的缘故——那金陵朝廷明显把齐鲁放弃了;但曲阜孔氏要说没动手脚,打死他都不信。

    “不忠不孝的东西……”

    “不念先人之心迹,以致深负国恩,非惟不忠,更羔不孝……,圣人有知,亦应深恶而痛绝之。35xs”好容易收拾了内心的愤慨,曾樱再看着几份地方州县递来的文书,眉头却又是皱起。“这个孔胤植,真不杀不足以正国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