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千年来谁著史-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继续表示亲密。

    现在江哲要走了,门前空落落的。当初那些巴结来的官绅,不说亲自来送一程了,便是回个帖子都用词斟酌的很。

    还有一些就只是女眷出面,如抚宁侯府这般,而这都已经是好的了。

    江哲心理面气啊,想当初那些人都是如何巴结他的?叫‘平凡’了二十多年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上层。

    现在看到满朝上下都对郑芝龙喊打喊杀的,就一个个缩回头去了。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再他眼皮子前晃荡呢。

    江哲有心要给他们一个厉害。

    别看现在他拿这些人丝毫都没法子,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别忘了郑芝龙的宏图大业,也别忘了南明这帮子不成事的朝堂大臣。

    就凭‘连虏平寇’这四个字,江哲就能判断的出,南明是不成的。

    所以,他现在对郑芝龙的信心很充足,就等着有朝一日杀回金陵城了。到时候他一定会叫某些人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是我家老爷叫人记下的。他怎么吩咐,我们姐妹就怎么做就是了。”大卞氏说道。她隐约能感受得到江哲的用意,可又觉得这太不可能了。

    江哲可不是正经科举出身,只是因为郑芝龙的提携,才平步青云,一举登上了泉州通判的位置。而只要他不脱离郑芝龙系统,顶天了怕也就是泉州知府了。可脱离了郑氏,就他的出身在官场里只会更糟糕。

    而且,江哲又如何会脱离郑氏呢?从平日的言谈中就可以感受得到,江哲对郑芝龙忠心的很。

    刚刚进来的寇白门张口就接道说:“怕是要留个底儿,日后拉清单,挨个好算账。”

    “姐姐说笑了不是?郑侯爷都被骂的那么惨了,我家老爷日后还能得好?”大卞氏笑着。

    “那可说不定。现在天下局势混乱,朝堂上的声音也不是全对的。保不准有一天就风云骤变了呢。”柳如是想着自己所知道的那些事儿,心里头对眼下江南的太平景象可是没谱的很。

    “天下板荡,要靠的总是如郑侯这般的名将来匡扶。而这些个小人啊,就跟那树上的鸟雀,赶走了旧的,来了新的。不值得挂心。”

    对于小人们的趋炎附势,柳如是是深有体会的。那钱谦益在被重新启用前,虽然是东林巨子,社会影响力不小,但往来的人物里可没现在那般多的官员。

    这一切还不是看到钱谦益又站起来了,才就围拢上来的么。


………………………………

第二百零四章 鞑子不是鞑子了,历史也面目全非了

    “晚上杀猪羊,犒劳儿郎们!”

    安西堡上,望着鞑子新增设的绿旗兵狼狈败逃而去的身影,郑芝鹏不由得咧开嘴笑了,蒲扇般的大手在边上施琅的后脑勺上扇了一下,让这个战斗已经已经很丰富了的青年将领疼得龇牙咧嘴。

    施琅领命告退,郑芝鹏也没理旁人,只一个人可惜地说道:“只可惜没马队,不然这一下追击,少说得让祖可法这厮再撂下三五百人马来。”

    这里位置在津门三岔河口西十里处,是三角淀与北运河距离最接近处,一共两里不到的间距,中间落下一座堡垒后,足以将这条通道彻底卡死。

    因为位置在西面,所以郑芝龙把它定名为安西堡。

    当然,鞑子也完全可以从三角淀南沿着(南)运河向北进军,甚至跨过运河,先夺取了静海,然后从南直接进攻津门,如果他们能淌着沼泽水洼一路赶到津门城下。

    郑芝龙宁愿在津南的关键位置修筑小型棱堡,也不愿意驻兵静海,那不是没道理的。

    除了寒冬时节,津门独特的地理地利,那就是郑军守备这儿的最好帮手。

    安西堡是一个不大的棱堡,整个规模也就跟王大雷驻守的堡垒大小仿佛。但即便如此,想要迅速的把它修筑完成,那也需要动用大批的人力物力。

    郑芝龙叫郑芝鹏引两个营的兵马及三千民夫前去筑城,那屯驻杨村的祖可法部,可不就成了郑芝鹏所要面对的老对手了么。

    后者因为资格老,更是祖家子弟,现在已经是鞑子新设绿旗兵中的直隶提督了。多尔衮还把山海关一战中俘获的顺军降兵,补充了一部分给他。

    而现如今入关后的我大清呢,那真是变得叫郑芝龙都要不认得了。

    第一,多尔衮矢口否认剃发易服,第二也没有跑马圈地——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鞑子的妇孺家眷还都在关外老家的。现在就是顺治小皇帝都还没入关。第三就是杀戮抢掠自还是有的,却远不似当年那种三光了。甚至多尔衮都有些不顾体面的宣布承认大明朝的功名,对大明优待士绅的各项政策也一概承认。所有向满清纳降的官员,一概留任原职!

    因为鞑子缺乏管理上的人手,那燕京城内不止一些举人老爷得到了授官的机会,甚至一些个秀才、生员也能当官了,只要你愿意跟他们干!

    这一系列的举措叫郑芝龙都有些傻眼了,这与他记忆里满清入关后的举措变化也太大了。

    多尔衮面对朱明遗留下的各类规则,简直是无条件的接受。

    跑马圈地没有了,占房抢房也没了,鞑子表现的都不像是鞑子了。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清廷下令将燕京城东部、西部、中部的居民全部逐出,将其房屋分给八旗官兵们居住,致使大量百姓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之后,这种强行占房的政策还多次在各地实施,例如多铎率军占领金陵后,也将金陵城东部和北部的居民逐出,让八旗官兵入驻。

    可现在,……

    郑芝龙将自己关在屋里,好好冷静了俩时辰,才又是高兴又是忧虑的走出了门。

    他高兴的在于自己的存在和参与,让历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让多尔衮这些鞑子们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的暴戾和强横,这必然功德无量,救人无数。

    而担忧的就是,鞑子们把自己的真实面目隐藏的如此之好,也肯定会叫诸多的无耻官绅欣喜纳降之。在长远上讲,这对郑芝龙的‘宏图大业’影响深重。

    所以郑芝龙是悲喜交加,但总的说来,还是高兴居多的。少死一些人似乎更划算不是?

    多尔衮的眼睛现在更多的还是盯在李自成身上,自从阿济格与吴三桂大军杀入了晋西,在沟渠纵横的黄土高原上,清军那势如破竹的进军速度便一去不复还了。

    阿济格、吴三桂大军北拿不下大同,南夺不下太原。毕竟这都是天下有数的坚城,守军真要安心固守的话,鞑子兵马进军神速又缺乏重火力,拿不下城池是天经地义。

    历史上姜瓖反清时,满清大军不也是围了大同城快一年时间,让城内粮食耗尽,而内生变乱,这才一举杀进了大同。

    可现在那姜瓖却被李岩带去了太原,李自成以罗虎为制将军,张天琳、柯天相、张黑脸为辅,督兵三万余驻守大同。又把李过留在了太原城,后加入了李岩带领的数千残兵败将。这阴差阳错的,姜瓖人都不在大同了,还如何能举大同兵火并了张天琳等,降于满清呢?

    这大同没有了幺蛾子,三万多人驻守,哪怕无力击败城外的清军,也显然不是清军一时半会儿就能拿下的。

    而李过在太原,手下又有陈永福这员猛将当副手,还有李岩等人帮衬,阿济格、吴三桂要夺取太原也是难得很。

    这般的,李自成的局势竟然又有了三分稳固。

    而他留在北直隶的刘芳亮军,虽然没能守住保定,也没有守住真定,以至于领兵向南的多铎挥兵杀到了井陉关——留守太原的李过、陈永福只能赶帮领兵前去部守,却叫阿济格趁机挥兵打破了武宁关,大顺的晋西节度使(巡抚)韩文铉阵亡,清兵直扑忻州,李过、陈永福只能放弃井陉回兵太原。以至于多铎轻易的就夺取了井陉,打通了进入晋西的又一条通道。

    但好歹刘芳亮还在广平、大名坚持着,还跟齐鲁的郭升相互应喝。

    那地方再向南就是黄泛区了,当年明军守开封的时候扒了黄河口要以水代兵么,后患遗留至今。而黄泛区之南的归德(商丘)就有明军在。

    那大顺军迄今为止好歹还控制着北直隶南部广平、大名两府,以及豫北的彰德、卫辉、怀庆三府。

    再东联齐鲁西北大片区域,西接河洛以沟通关中,乍然一看还是很有势头的——鞑子至今都还没有冲破李自成的地图包围圈么。

    至少李顺的这架子还没崩。

    李自成则已经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