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千年来谁著史-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荷兰真的要失去大员,郑芝龙接下的态度对他们来言,那就关键无比!

    要知道,每年他们从郑芝龙手里那货,或是卖入日本,或是转销南洋、天竺以及欧洲,那都代表着巨大的利润收益。

    失去了大员就已经糟糕的了。如果还与对华贸易彻底绝缘,……,评议会在座的所有人只要一想到本土十七董事会所能爆发出的愤怒,就一个个都觉得不寒而栗。

    别看他们在大员都算是一号人物,可拿去巴达维亚就已经泯然众人了,更不要说是在本土那些真正的大佬眼中。

    所以,他们谁都清楚,失去大员固然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可要是拿大员来对比整个对华贸易的利益,该如何选择对公司更加有益就不言而喻了。

    要清楚,此时的欧洲世界对中国商品有着不小的需求,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中国热——主要是一些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儒家和道家学说与思想得到了知识界的认可,孔子—儒学,老子—道德经在欧洲获得了前所未有过的知名度,那就是中国货最好的软体广告。

    连带的就是丝绸、锦缎、瓷器、茶叶、漆器等诸多货物,在西方世界的畅销!

    要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来评判这一点,后世人完全可以把自己对法国意大利的名牌、奢饰品、服装、包包等等的热情等同于这个时代的欧洲人对中国货的推崇。那就很便于理解了。

    所以,每年对华贸易所产生的利润都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年终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在东西方海上航线已经相对成熟的现在,当荷兰人退出对华贸易,两大牙又纷纷衰败的情况下,填补这一空缺者只能是英国这个后起之秀。

    在西方,完成了新阶级geming后的英国人,水面力量迅速正常,成为了荷兰海上霸权的有力挑战者。如果对华贸易这块肥肉被英格兰拿去了,这一增一减,足以撬动西方政治格局的变化。

    偏偏荷兰人要想插入对华贸易,必须经过闽海王郑芝龙的认可。后者在东南沿海可是一手遮天!

    议事厅里,二十九人面面相觑,都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他们坚持到底,不但自己不会得好,恐怕公司与郑芝龙的贸易途径也会彻底被掐灭吧?

    历史上的荷兰人在失去了大员这个桥头堡之后,每次的对华贸易只能悄悄在厦门等闽省沿海港口进行秘密贸易,每次交易都要用重金贿赂当地的地方官员,才可以如意。

    而现在的郑氏实力远胜历史上的郑成功,郑芝龙若真的恼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想要把他们彻底赶绝,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甚至,以郑氏水上舰队的实力,他们就是杀入巴达维亚,或者是切断南洋与日本之间的线路,都不在话下。到时候公司的损失才是真正的巨大!

    结论似乎已经摆在了保罗的面前。

    无论是对于他们自身,还是对于公司……

    “诸位先生,我想保罗他还需要一些时间思考。我们还有时间不是吗?”勒奧那杜斯在保罗满脸纠结的时候为他说了一句话。

    后者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他真的很难做出投降的决定。

    “你是知道的,一些理由我们私下里会认可,但公司却不见得会认可,那些该死的法官们更只会一味的尊从那些尊贵的绅士们的意思而动。”

    保罗狠狠地抓着自己的头发,他现在的处境很危险。虽然就刚才想到的顾虑而言,现在选择投降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能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保留下与中国人贸易的窗口!但他也很担忧自己的这点功劳会不会被那些个大人物无视掉……

    他们肯定不会无视对华贸易的利益,但他们却很可能无视为公司保留了这一窗口的保罗。

    只因为他丢失了福尔摩沙,他让公司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勒奧那杜斯把手一摊,“这是大家共同的决定不是吗?”

    勒奧那杜斯话说的很轻松,法不责众的意思西方人也明白的很。但大员的这些人物,最后要非从中挑出一个人来背罪,那肯定不是评议会的议员,而只能是保罗。

    他才是福尔摩沙的长官。

    “我说过的,你现在别无选择。千万别让大家难堪。”
………………………………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头

    “刘元,你他娘的连个点炮都不会啊。快上去看看,要是哑炮,就换上新的。”

    岛南一处采石场内响起了小组长的大吼。

    被点名的刘元一声不吭的抓起新炮管就往炮眼处跑。他自从被俘虏之后就没挨过好日子,先是被赶去给郑军转运物资,后又被派来采石头。

    作为小组内配属的服役劳工,那是脏活累活全要干不说,更要时不时上山去放炮。

    那是很危险的。

    刘元在见识了一次点炮后山崩地裂的场景后就对此认识深刻了。

    何况是跑回去看哑炮?

    这更加危险的好不好。

    但他别无选择!

    这是如他一类的人所要接受的惩罚。

    郑芝龙没有把他们全砍了,只是判处了劳动改造,至于期限,先干十年再说!

    刘元人都要绝望了。

    就采石场这种活儿,还干十年?能有个三五年活命都是莫大的幸运了。十年后他骨头可能都烂了。

    但是在三天前与家人见了一回后刘元身上忽的充满了干劲!

    他不是看到了自己还活着的家人后对郑氏集团忽的充满感激,继而思想大变,整个变得都积极了。

    而是他知道自己在采石场的表现竟然能影响到自己家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时,他不得不为之努力!

    在拿下大员镇之后,怎么对待那些二鬼子的家属是一个叫郑芝龙头疼的事儿。

    将他们与岛南的汉人移民一视同仁,这不可能!

    就像当初李武那些光头兵,他们那些人还有个等级分层呢,岛南百姓里头,这些二鬼子的家属与不接受汉化的土著,那通通是最低层次的。

    他们身上的赋税,他们的人均耕地面积,都是最低限制。

    除非刘元这等人能完成‘劳动改造’,顺利回归社会,不然他们要突破自身的限制,那必须必寻常人付出十倍更多的努力。

    刘元听了心如刀绞,可同时他也感激郑氏集团的大度。

    如果是荷兰人得胜,如甲螺村这样的叛贼老巢,那会是男女老幼一个不剩的被荷兰人屠光的。

    他这种‘从逆之人’,被砍了脑袋,家人被发配为奴,似乎也很正常。

    但这种感激并不是他现在劳动态度积极的源泉,那真正的原因是他在劳改中的表现,将来会直接决定着他的亲属的社会层次。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哪怕刘元明天就死了,只要他态度积极,工作诚恳,那他的亲属也顶多再有个三两年就会被划归平民的。可要是态度不积极,工作不诚恳努力……,一切就不需多提。

    所以,刘元现在根本不怕死。他甚至都有种早死早托生的投机心理。

    虽然他是一个深受殖民文化影响的人,但刘元对家人的重视却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无半点区别。

    用自己的一条命早日换来家人的好日子过,这很划算不是?

    小组长看着刘元离去的背影满意的点点头,或许,这个月的小组里的积极分子,他可以选择刘元。

    年纪约摸三十五六岁的小组长对刘元的变化并不意外。跟家人见了一遭,真要半点变化也没有,这种人就太不可教化了。

    “七哥……”

    熟悉的喊声从背后传来,是何长峰,一个跟何家人很熟,但同姓不同族的人。

    这人年纪不比小组长小多少了,也三十四五岁,中等个子,穿着一条蓝布筒裤,腰间扎着一条很宽的牛皮带;上身光着,发达的肌肉在肩膀和两臂棱棱地突起;肩头上被粗麻绳勒了几道红印子,更增可了他那强悍的气魄。没有留头发,光着脑袋,这种扮相好像已经有些年头了。

    有人说他是天生秃顶,也有人说他本是个和尚。横竖就是光头。

    国字脸盘上,宽宽的浓眉下边,闪动着一对精明、深沉的眼睛。

    这与他整个粗犷的外表并不怎么相称。如果闭上眼睛,何长峰看着就有股子凶悍劲,但要睁开眼睛,你却第一时间便会被那一双眼睛吸引,第一反应就是这人不是莽夫。

    事实上何长峰真一点都不莽,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