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千年来谁著史-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运皇帝

    六月里,郑军还并没有增援大员,然荷兰人舰队援军的抵到,就已经教台海之间的气息愈发紧张来。

    两边的谈判立刻已经陷入了僵持,两个根本利益相悖的人,如何能在谈判桌前达成共识?

    但荷兰人并不想亲手撕破与郑军的‘和平’,虽然他们已经很明显的表现出自己的敌意。这点从后期的谈判中,何斌的身影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上就可以看到。

    可他们对‘和平’还抱着一份希望。

    海峡对岸的郑芝龙也做好了大军随时起航的准备。

    早集结起来的船队会寻个合适的时机,直插澎湖。

    后者可是个好地方,港外海涛澎湃,港内水静如湖,乃是躲风避浪的上佳之处。距离热兰遮也近。

    不过这出兵不止要选一个风潮间歇的好时机,更还要有个噱头来助兴的。

    把时间向前推一个月,满清鞑子终于出边了,明廷对郑芝龙的封赏也定下来了。虽然郑芝龙很不给面子的跑回家了,可崇祯帝还是按下一口气,选了中官持旨去往南方。

    后者一行人出京,那先是慢悠悠慢悠悠的赶路。不两日,精气神却就陡然一变。

    “李公公费心了。只要能在六月初一前抵到安平,家兄还有厚报。”郑芝莞夜见中官,留下了一份很厚很厚的厚礼。

    李公公拿钱办事,那自不会再慢悠悠的赶路了。

    什么?你说皇帝对郑大帅不高兴,不应该那么快的去宣旨?

    你听谁说的?胆敢离间君王与朝廷重将之情谊,你好大胆。

    金钱的刺激下,这李公公就跟换了个人一样,带着小太监和随身的锦衣卫,还有京营的护卫,一路上快马加鞭的直奔安平城来。

    现在可不就赶到点了么。

    在这个节骨眼上,京城的中官持旨赶到了。说真的,这对即将出征的郑军上下都是一大激励。

    看着手下将士士气陡增的样子,郑芝龙花在那姓李的中官身上的钱,是一个子都没浪费。

    安平城郑宅前庭,一个神情高傲的太监,身后跟着几个小太监,几个锦衣卫,一个个衣袍鲜明,神色高傲。又有数十个身伴骏马的护卫,个个甲胄齐全,系着鲜红的披风大氅。

    那实则都是郑芝龙叫人专门给他们预备的全新行头。除了面带风霜外,一个个都可以说鲜衣怒马。

    “八闽总兵官郑芝龙接旨!”

    香案供品早就被摆上,前庭也被精心打扫,郑氏集团以郑芝龙为首,众人都是跪拜下去接旨,府内府外持着兵器的将士,也都单膝下跪。

    在郑芝龙高声宣道:“臣郑芝龙接旨。”之后,一片声高喝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音落,四周一片肃然,中官从旁边一个小太监手中取过一个黄绸包裹的锦盒,内中一个朱漆描金盘龙匣子,他从匣内小心翼翼取出以黄绫暗龙封套的圣旨,高声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建虏祸国,甘载于兹,万姓涂炭,天下震惊,凡我臣民无不切齿。今闻闽省总兵官郑芝龙勇冠三军,戮力杀贼,前后戴家集、张秋镇报捷,朕心大慰!今擢郑芝龙为兵部侍郎,赐尚方剑,蟒袍一领,金厢犀束带一条,大红织金胸背麒麟圆领一件,内帑银一千两,又赏功银牌二十副,以供阵前奖功之用……”

    郑芝龙趴在地上,一副泣不成声,激动无比的模样。倒是叫那李公公看了稀奇,这郑芝龙瞧着也不像是脑生反骨的逆贼啊,皇帝赏赐下还是很激动的么。

    四周军民听闻后也尽数欢呼雀跃如雷。

    郑芝龙接过圣旨,身后人等一拥而上,把尚方剑、蟒袍、玉带等全部接过,再热情的邀请那中官留在府中落脚,后者敢暗地里与郑芝龙做交易,可明面上却是不敢真的与郑芝龙密切往来的。

    当下拒绝,引着一干人出了郑宅,出了安平城,直奔就近的驿站去了。

    郑芝龙也转回了小花厅,立刻叫着道,“快与我拿水来。”

    那随身之人忙给他冲水洗眼,却是他之前之所以能泪流满面,全靠衣袖上沾了料。郑芝龙没经验啊,一下子眼睛里弄了太多,于是,泪流不止。

    等郑芝龙洗过眼睛,看着手下一干人都已经是满脸沉容,看着尚方剑、蟒袍的模样半点都不见羡艳,自己是满意的点着头来。

    这才像样么。

    都图谋不轨的人了,还会对皇帝老子的这点赏赐动心红眼吗?

    郑芝龙抽出尚方剑,这玩意儿他听说的多了,但还是第一次拿到手,倒也是把好摆设。

    然后拿着朱红描金大盘里放着的蟒袍,来回悠着瞧看。很华丽很华丽的物件,金丝银绣,可说到底也就是一件锦袍罢了。

    “哈哈哈,哈哈哈……”郑芝龙忽的大笑起来。

    他拿着蟒袍向下面人问道:“这东西能值一百两银子,还能值一千两银子吗?”

    “老子给大明立下这么大功劳,打死了那么多鞑子,皇帝就赏了点这东西?内帑的银子就足贵啊?”

    “一千两内帑银子不还是一千两银子?就能有比两千两银元宝更值钱?”

    “这大明朝是真没钱了,真的没钱喽。”

    郑芝龙像是在十分感慨的说。底下人跟着纷纷点头,有那聪明的已经恍然,而那脑瓜不行的则还没弄明白自己老大话里是什么各意思。

    郑芝龙见了只是发笑,“朝廷是什么?朝廷说起来就是一个大大的商号,经营的是整个天下。”

    “朝廷里的官那就是商号分号的掌柜、管事、执事。朝廷的兵就是商号的护卫。朝廷兴盛,那就是商号大赚特赚的时候。可朝廷衰落,则也是商号陷入困境,连连赔本的时候。现在大明朝这家商号都已经连赏钱都发不出来了。商号没钱是要倒闭的,上上下下月钱都拿不到,那商号还能持久么?而这朝廷没钱也是要完蛋大吉的。”

    “窥一斑而见全豹。哥哥今天只能说,朱明行将就木,已经病入膏肓,而我辈宏图大业,可期也。”

    这话太能激励人心了。

    郑芝龙这是借着崇祯帝做筏子,向手下人好好地灌了一碗心灵鸡汤。

    鸡汤是大补的,看他手下军将文士现在一个个面色涨红的。
………………………………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

    郑芝龙的一番鸡汤灌得手下主要人物一个个斗志激昂,但他们都是郑军水师中的高层,可代表不了基层和底层人的心思。

    此番郑氏集团与荷兰人再度开打,军中士气自然不差,但也明显不如前遭料罗湾大战时候来的高昂,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原因很简单,荷兰人没上回那么嚣张,又是拦截商船,又是炮击港口海岸。郑芝龙也没有遭受丝毫的损失,更没有颁下重赏花红。

    当初的厦门之战,损失最重的是郑芝龙,损失的人马既是部下又是海上兄弟。因此,除了明朝官方安排的赏格外,郑芝龙本人也动用了自己的小金库。对手下发出赏格:参战者每人给银二两,若战事延长,额外增给五两。每只火船16人,若烧了荷兰船,给银二百两(16人分),一个荷兰人头给银五十两。这个赏格相当之高了。高额的赏格加上自家人受损,江湖义气激起的愤怒,使得郑芝龙的部下士气高涨。

    可这一次郑芝龙却没有发出赏格,只是吩咐了下,参战者每人给银二两,一个荷兰人头给银五十两。

    每人给银二两这已经不算低了。郑芝龙发钱可是实打实的,绝对没有飘没的。明军的开拔费呢?明面上看也与这差不多,但要加上做官的截留,当兵的真拿到手的就远远没这个数了。

    上头发下一两银子,当兵的能落个一钱银子都是好的。

    照理说,郑军应该知足的。

    但什么事儿都怕对比。

    当初料罗湾大战时候的老人,现如今还有很多人仍在军中的。这前后反差可是不小,军中士气便也就没有先前那种如火如荼的感觉了。

    再就是别跟他们提什么民族大义,提什么文明之争,他们不懂这个,也不爱听这个。

    对于郑军水师言,一切都不如实打实的金银。

    这就是郑军常年氪金的弊端!

    虽然氪金一时爽,一直氪金一直爽。然作为一个穿越者,郑芝龙显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军队是一支离了氪金就斗志大挫的队伍。

    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意把“氪金”两个字自始至终都跟“真金白银”联系在一起。这要一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