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投奔郑家,他的家小,他在大员的产业,那是绝不会完好如初的。荷兰人没那么傻,对他丝毫不加以防备。
也所以啊,郑家若是跟荷兰人真的大打出手了,他何斌又怎么可能继续受荷兰人的信任呢?
这是一个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问题,就像郑芝龙当初问手下人朝廷若是得势了,会不会放过郑氏集团一样,都是无法避免的命运。
这遭遇还能套在郭怀一的身上。
他们两个与郑氏有着很深的关系,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倒时一定会被荷兰人怀疑,囚禁关押起来都是好的,直接毙了也说不一定。
因为他俩是荷兰人手下汉人移民的领袖,他们要是选择了郑氏,荷兰人等于就只剩下个城堡了。
原住民是被他们拉拢扶植了,但郑家的大军若是攻过来,那些个野人敢多叫一声不?
荷兰人虽然对原住部落多有拉拢,但却很清楚他们这些个野人,从来都不是主力军,能够做的只是跟在荷兰人身后摇旗呐喊。
“嗨……”叹了口气,何斌觉得自己似乎不用烦恼了,如何选择,最佳答案都已经摆在他眼前了。
但是一想到其中的难度,想到自己家小和财产有可能的伤亡与损失,那就心痛如刀割。
当年十八芝分道扬镳,从何斌、郭怀一二人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得出,他们并不是野心勃勃之辈。
对比提着脑袋打拼出一个大好前程来,这二人更渴望安稳的生活。
至少在命运的抉择口,何斌与郭怀一做出了‘退出江湖’的选择。
这样的人自然会恋家,会对接下来的损失而难舍难弃,这都是顺理成章的。
荷兰人派出的代表勒奧那杜斯此刻已经到了厦门,他是大员评议会的议员,评议会是东印度公司的一种规章制度。由于这个时代的通讯很不发达,东印度公司在东方就成立了“东印度评议会”,所在地巴达维亚,授权他们在紧急时候可以自行决断。
而如大员这样的商馆,在荷兰人自己称呼中,那却是福尔摩沙长官,或是总督。
久驻大员的荷兰军民有两三千人之多,扣除了一半的水陆军,剩下的千多人也颇为可观的。
福尔摩沙/大员评议会自然也是存在。
你完全可以把这个视为本地的议会,就像葡萄牙人在澳门搞得那个。勒奧那杜斯则就是内里的要员。
“这不可能,这太疯狂了。郑氏集团是要与公司开战吗?”
当何斌乘船抵到厦门,摆出一副愁容模样面见勒奧那杜斯时候,他的诉说立刻就引爆了勒奧那杜斯。
大员的贸易利润占据了东印度公司在东方整体贸易的四分之一,这是多么重要的所在,郑氏集团竟然要求他们完全放弃,这简直就是在对公司宣战。
郑氏集团这是要触动公司在东方的根本利益啊。
“南澳岛的商馆,一个没有任何特殊权益的商馆?那有什么可期待的?即便是可以自由贸易也不能弥补公司的损失。除非他们能允许公司永远垄断对华贸易,这样或许还有的谈。而安南?上帝啊,安南的利益才有多少?安南统一了收益最大的是北郑,而不是我们。”勒奧那杜斯高叫着,十个安南也比不上一个大员。
在他们的设想中,地理位置优越的大员是东印度公司全面掌控对华贸易的桥头堡,可不单单是他们对日贸易的中转站。
荷兰人的最终目的是彻底的垄断对华贸易。而想要达到这一个目标,控制大员,用武力切断英格兰来华的贸易线路,那就是必须的。
就像当初他们用武力切断了大板鸭的来华贸易一样。
而何斌并没有向勒奧那杜斯道说郑氏集团愿意放弃对荷垄断贸易,这个没必要诉说,一个南澳商馆,一个自由贸易,就足够表明态度的了。
“现在安平的主事人是郑鸿逵,郑一官因为中国北方的战事,已经离去了一年有余。不过我从安平那里听到消息,郑芝龙已经乘船南下了,估计最多一个月,就能回到安平。”何斌向勒奧那杜斯透漏着郑芝龙的行踪。
勒奧那杜斯的脸色好转了一些,“是的,这是一个好消息,郑鸿逵不是郑芝龙,他当不了郑氏集团的家。但你很难保证他现在所提出的贪婪的提议不是出自郑芝龙的示意。福尔摩沙正在遭受着严重的威胁,郑氏集团的武装力量远远超出我们在福尔摩沙的力量,我必须把消息传去热兰遮。公司应该做好面临战争的准备。”
勒奧那杜斯做出决定后,才正神看着眼前的何斌,“我的朋友,我们相识已经很多年了。你虽然不是荷兰人,可我却一直把你当做是最忠实的友人,我相信你对公司的忠诚。”
“眼前的局势下,你的处境肯定会变得很艰难,但我希望你能认真的考虑,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要轻率的作出决定,把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也让自己在日后万分的后悔。”
就像何斌想的一样,当荷兰人感受到巨大的威胁之后,那立刻的就会对他对郭怀一产生出疑虑。
何斌本来就不好看的脸色,立刻变得更加不好看来。“我明白,我明白……”
他没有多说话,只是摆出一副黯然神伤的样子来,如此有些失魂落魄的说。
这倒叫勒奧那杜斯心中生出一抹不忍来。
他可是何斌的口上‘朋友’,是相信何斌的人啊。
有那么句话是怎么说的?猫狗养久了还有感情呢,何况是人?
何斌自从当年投奔荷兰,到现在也有十几个年头了,期间历经过郑荷大战,那表现的是很不错的。
现在,保不准他也会选择荷兰东印度公司的。
但这种事儿,谁能说得准呢。之前荷兰人与郑氏集团的战争,那一直是荷兰人在进攻,郑芝龙便是最得势的时候也从没对荷兰人在大员的地盘流露出觊觎。
现在是郑氏集团处在攻势,他们想要把荷兰人从大员赶绝啊。
而何斌也好,郭怀一也好,二者的利益就都在大员岛上的。
………………………………
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
郑氏与荷兰人的谈判展开了,郑芝龙也从崇明逆流而向西去了。
既然人到了崇明,那怎么可能不去一趟金陵呢?
郑芝龙倒不是对金陵城外的秦淮八艳感兴趣,事实上,他一直都把秦淮八艳和后世的网红明星隐约的划等号的。
区别是后世的网红明星多靠着卖脸卖肉,而现在的秦淮八艳靠的是文青格调,是矜持,是清高。
那柳如是嫁给了水太凉,陈圆圆去年也被外戚田弘遇夺入京城,顾横波嫁给了龚鼎孳,寇白门更是进了金陵城内大名鼎鼎的保国公朱国弼的后宅,卞玉京、董小宛和李香君,乃至与以上的七人都不在一个时代的马湘兰,也都是跟名士才子挂上了钩,虽然都惹得一片情伤,但看起来好有逼格!
这可真不是只靠着一张漂亮脸蛋就能达成的。
而偏偏郑芝龙最看重的就是漂亮脸蛋,曼妙身姿,对于诗词歌赋,对于琴棋书画,则一万个不屌!
所以,当郑芝龙的内在所需已经都被满足的时候,他可不愿意去招惹那名家名女支,图惹来尴尬。
郑芝龙这是要去拜访南都留守魏国公徐弘基的。名义上提领整个南国军兵的徐弘基。
所谓独木不成林,郑芝龙既不想涉入南明朝堂,又想在南明朝堂上保持着不俗的影响力,那当多找几个盟友才是正解。
眼下这个在名义上提领整个南国军兵的魏国公爷徐弘基,南国勋贵第一人,那就是一大人选。
魏国公一脉自大明建立之后就始终坐镇金陵,那可是金陵的头一号坐地虎。
树大根深,前后二百多年的代代耕耘,其影响力之大是难以估料的。
在历史上,徐弘基死的很是时候,前脚率领诸大臣迎接福王朱常洵于江浦,后脚人就死了。跟着赵之龙投降鞑子的魏国公是他儿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徐弘基本人就是啥个好鸟,或者说他是个有本事的人。
朱明的勋贵早就被老朱家养废了,就像朱家那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几百位亲王、郡王一样。
徐弘基对郑芝龙的登门拜访那是十分看重的,前有关外之胜,后有戴家集大捷,未及半年,又有张秋镇大捷传来,只看崇祯帝对郑芝龙的‘擅离职守’半个字也没多说,那就该明白他此时的份量。
徐弘基一点都不敢拿大。他是有些庸庸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