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世蓉华-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月,张浚拜曲端为威武大将军,曲端登坛受礼,将士们欢声如雷。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张浚没有想过,曲端不想受王庶节制,难道就会甘愿听从他的命令吗
………………………………

第四十六章 浮海大逃亡

    更新时间:20121220

    建炎三年的九月,是个多事之秋。金元帅府在黄河北岸的沦陷地区下令禁民汉服,髡发不如式者死。代州今河北代县一军人被查验出顶发稍长,大小不合样式,即被处斩。保义郎李舟被强行髡发,愤懑一夕而死。无辜受害者不可胜纪。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呢跟当年满清入关时的“改服易发”何等相像,难道历史总是这样轮回的吗

    而去年被淮水阻隔的金军已经训练好水军,准备再次渡江南下,打算在这次彻底消灭南宋小朝廷。

    赵构在平息苗刘兵变之后的六月,由杭州移跸建康府南京,这是为照顾抵抗派防淮的主张,欲保淮南以为屏障,权都建康、渐图恢复。

    赵构到达南京后曾经暗中派人去扬州,想把潘贵妃和宝贝儿子接过来,谁知道潘贵妃说赵旉出痘,见不得风,等两个月身子好些再过去。

    赵构不知道潘贵妃在忽悠他,以为赵旉出了水痘,担心得坐立不安,压根没注意到潘贵妃的语意模糊、表意不明的话。

    心急如焚,望扬州都快望城石头的赵构终于等来了八月份,却也等来了金兵准备再度大举南下进攻的消息,不得不又撒腿逃跑。

    赵构想着他跟孟太后分开两边走,若是金军目的在他,再好不过,若还想一网打尽,也追着孟太后,那也抓不到儿子,再安全不过了。

    于是赵构再次派人送给潘贵妃一封密信,让她好好躲着,不要透露行踪,便收拾包袱逃离了建康府。

    悲剧了,现在守着江淮最大的官是被吕颐浩提拔上来的放弃徐州逃跑的杜充前军统制王王燮隶属杜充,韩世忠、刘光世都受杜充节制。真不知道上边的人怎么想的。得知有此安排的潘贵妃只能吐槽,这就是历史巨大的惯性啊。

    金兵是从济南府经徐州南下的,绕开了难搞的宗泽守着的开封城。他们还不知道,开封留守宗泽病重,否则,开封城也命不久矣。

    十月末,得知隆裕太后在江西后,拔离速部便由黄州黄冈渡江追击。太后带着赵构的后宫一路疾走,从吉州到万安,金军一直穷追不舍。途中,太后的护行卫兵有万人溃散,其将领傅选等九人抢了太后一行人携带的金帛珠宝跑去做了匪盗节操都碎了一地啊,太不敬业了。太后带着这群弱女子也没办法,由剩下的这些护卫护着在万安舍舟陆行,逃到虔州赣州,才甩掉了追兵比yy小说还要yy了,有木有。直到次年正月,这支金军抓不到太后一行人,才放弃北撤。

    另一支则由完颜兀术率领,先后攻占庐州、和州等地,想从采石渡过长江,但是遭到太平州知州郭伟的奋力抵抗,完颜兀术在这里吃了个大亏,只得转向马家渡。

    江淮宣抚使杜充消极应战,得知长江防线即将崩溃后,拍拍屁股又想携着大小家眷跑了。

    这一次,杜充却没有走得像上次那样顺利。暴怒的建康百姓在城门拦住了杜充的去路,非常时刻,杜充不想节外生枝,更何况这群暴起的百姓不是这么好对付的。于是杜充决定来软的,安慰他们自己这是出城应战呢,绝对不会弃他们不顾。

    杜充的信用值已经降成负数了,还有谁信他谁就是傻子,百姓们应和着说要跟着他一同出城去跟金兵决一死战,杜充哪有那胆量啊,况且,他认为自己的命贵重得很,陪着这群愚民一起枉死那真是太可惜了。于是杜充立马变了脸,好言劝说他们一番,灰溜溜又回到府里。

    但是杜充是不会这么轻易放弃逃跑的,不久,他故技重施,把建康府交给了知州陈邦光,自己趁着夜色跑到了真州。

    最终兀术得以顺利渡过长江,陈邦光投降,金军顺利入驻建康城,江南各地守军大都以杜充为榜样,望风逃遁,完颜兀术一行在江南一带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追着赵构来到了海上。

    开封府里病中的宗泽得知金兵已经渡过长江,威胁到赵构安危,急得从病床上坐了起来,急招岳飞前来,让他点兵前去勤王。

    赵构一路奔逃到明州,听说金兵正往明州赶来,急急忙忙下海准备从海路到达福州,朝官从行者除宰执外惟御史中丞赵鼎、中书舍人李正民等六人而已。

    赵构太悲催了,在这次准备下海船之前,又一次发生兵变。起因是皇帝的卫队亲兵因为无法把自己的亲属全部带上船,而喧闹不止。

    宋高宗此次行事很果断。

    他亲自布置,指挥部队将这些卫士们解除武装,并披带铠甲,弯弓搭箭,将两个爬到房上的卫兵射落下来。结果众卫士“骇惧,悉就擒”。

    从即位到今天,赵构还没建立起自己的亲兵队伍,仍然还没有一个忠诚地、肯为自己付出生命和鲜血的跟随者。这不得不说,是赵构的一个失败之处。

    建炎四年大年初一,赵构君臣就是飘荡在大海的波涛上度过的除夕与春节。第二天,正月初二,他们才靠岸停泊下来。

    赵构君臣在茫茫大海上东躲**了四个多月,没有足够的衣服御寒,也没有足够的粮食果腹,这种苦,大概少有皇帝经历过。最惨的一次,众多臣僚将士只找到五块炊饼可以充饥,赵构一个人就狼吞虎咽地干掉了三块半,还意犹未尽。

    这一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赵构君臣还漂浮在茫茫大海上,几天没有吃的了,肚皮瘪了,饿得咕咕叫,说不定这条命就要交代在今天了。幸运的是,他们的船漂啊漂啊,遇上了两艘满载橘子的船史料记载说:当时,君臣将士“常郁郁不乐”,十分郁闷烦躁。突然,发现两艘海船鼓着风帆,乘风破浪,直冲逃难船队驶来。大家吓坏了,很紧张。因为当时的确切消息是,金兵打到宁波,已经组织船队下海追来。经拦截盘问,知道是贩运橘子的商船,装了满满两船橘子。于是,赵构下令全数收买,分给这些辛苦的卫兵们吃。正月十五这天入夜,赵构让大家把油灌进橘子皮里,点灯放到海上。当夜,“风息浪静,水波不兴,有数万点火珠,荧荧出没沧溟间”,海上的荧荧灯光闪烁,此景美不胜收。当地民众奔走相告,大开眼界。至今,民间仍然流传这个关于赵构的传说。

    从二十一岁到二十四岁,赵构就是这样度过了他登极之初几年的岁月,把大半时间都花在逃跑上,而在有限的时间的治理国家的时间里,他仍然没把南宋弄得一塌糊涂,不知该说是幸运还是有本事。

    这也许是赵构一生中最不愿意回忆的的事情了,他不禁有些庆幸,潘贵妃和赵旉还呆在扬州城里,真好,不用平白无故受这种罪。
………………………………

第四十七章 陕州保卫战

    更新时间:20121221

    建炎三年秋收过后,李彦仙得知细作传回的金兵调动的消息以后,就明白这一年的冬天,不是那么好过的。

    完颜娄室来攻之前,派来使给李彦仙下最后通牒,他是个惜才的,许以李彦仙河南兵马元帅之职,掌控整个河南。

    李彦仙冷冷一笑,断然拒绝,拔出身边亲兵身侧的大刀用力一挥,来使的头便被砍了下来。

    完颜娄室得知以后怒急,太不给面子了不知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吗你不同意就算了,还要砍我的人,这不是看不起自己吗完颜娄室算是跟李彦仙杠上了,死都要拿下陕州,一雪前耻。

    其实,完颜娄室的快到大限之期了,就看谁熬得过谁了。

    斩杀来使之后,李彦仙坐在帅座,面色凝重。

    他已经了解完颜娄室的策略,他想要拿下钉在黄河渡口旁虎视眈眈的陕州,然后并力西向,推倒整个陕西。也就是说,前期的不知道多长一段时间里,陕州至潼关将会吸引差不多全部金军的兵力,要承受的压力非常大。但是,李彦仙的队伍是从民间组建的,兵力非常有限。

    李彦仙跟几个裨将在军营熬了几个通宵,苦思破敌良策,想出了一个火中取栗、险中求胜的办法。

    李彦仙给张浚写了一封信,想让张浚拨给他三千精骑,当金军全力进攻陕州时,李彦仙即空城渡河,往北进入晋、释、并、汾等州,插入敌后,迫使金兵回救,然后再由岚石西渡黄河,从鄜延路回到陕州。

    张浚拿到这封信的时候,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