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清照观李清月言辞诚恳,眼中尽是对自己的崇拜尊敬,便明白李清月此时说的是心里话,知道她是真心想求自己的一首词,当下笑道:“是我的不是了,下回我再来,一定空手上门,我连纸墨笔砚都不用了,专程上门来写上一首。”
李清月点头笑道:“这是我的荣幸呢。居士你是不知道,咱老李家还没出过一个能吟诗作对的才人,咱们算是本家,让我们沾点才气,回头我跟爹爹一说,他一定高兴极了。”
李清照知道李清月的父亲李彦仙是一名抗金武将,在陕地非常有名,而且近年来因改革兵制之事也算是名闻朝野。李清照是个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的女词人,对抗金将士们怀有一种崇拜、感念之情,倒是真的有心与李彦仙这等英雄结识一番。不过李彦仙远在西北,跟这里有千里之遥,也许有生之年都难以有机会见面,但是能见着英雄的女儿,也是不错的。
李清月得知李清照是为了扫墓回来的,便问了问她现如今是否有落脚之处。
李清照拉了李清月的手笑道:“清月无须担忧,我一切安好。父亲留下的祖宅并未毁于金人铁蹄之下,在族人的照护下安然无恙。”
李清照又跟李清月细细说道,她此次是与弟弟李迒一起回来的,言语间眉梢眼角都闪烁着一种神采光芒,似乎重新有了生活的盼头。
没等李清月出口相问,李清照已经把一骨碌把话全吐出来。原来自北宋灭亡,赵构即位之后知道建炎四年才堪堪把南宋朝廷局势稳定下来,本来李清照非常看不惯赵构偏安一隅、不奋起反抗的行为,就在渐渐灰心绝望之时,赵构终于起驾回銮东京,至那时起李清照便升起了回去的想法毕竟那里有着她与丈夫赵明诚二十多年的生活记忆,也是她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但是由于种种缘故,她与弟弟李迒直到绍兴四年才回到汴京,而且没过多久,因李清照父亲的盛名李迒得到赵构的特许能够再次进入官场。先前姐弟俩在江南之地客居,一直惶恐不安,并且对新建朝廷缺乏一种信任,直至现在,李清照才真正对赵构领导下的新集团有了认同感。
李清月充当了一个非常合格、贴心的倾听者,仔细认真地听完李清照絮絮叨叨地诉说她在逃难途中的种种遭遇,最后心中却生起一个疑问:历史上为了李清照传说中的家财万贯而对她进行骗婚的张汝州应该在一一三二年便在杭州与李清照相遇,那为什么李清照的所说的江南旧事中并没有提及此人呢
李清月拐弯抹角地问了问李清照在杭州生活的旧事,却依然未在言语之间找到张汝州存在的痕迹。
最后,李清月只能猜想着这个渣男应该被蝴蝶扇得提前投胎,从新做人了。
得知李清照很大可能没有经历再婚事件后,李清月精神大振,拉着李清照说了很多济南府有趣的事,特别是端阳节竞渡赛的热闹情景,让李清照听得大感兴趣,并再三叹息自己没有赶上看热闹。
李清月闻言心中一动,便怂恿李清照道:“居士,左右你也无事,不如再在济南府小住一些时日,帮我把报纸办起来。”接着,李清月又跟李清照详细说了报纸是怎么一回事。
李清照听了大感兴趣,频频点头道:“既然是清月你热情相邀,我自不能辜负你一番心意。既然信得过我,易安也绝不会负你所望。”
李清照也是心里有主意的果断人,事实上她比自己弟弟无论是天资、性格方面都要出彩得多。李清照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相反李迒不仅在文学上毫无成就,就连在仕途上也没有走得多远,历史上他仅仅实在赵构身边任小小的一名八品敕令编定所删定官。
李清月见李清照如此干脆果断,并不用自己三催四请,心情也是大好,又瞧着李清照许是因为日子平顺许多比先前在汴京宝月楼偶遇时心情愉悦多了,她本身就是气质出尘、文采绰约的当世才人,虽然亡国丧夫之痛在她身上刻下了一道道伤痕,但是这些磨难经过岁月沉淀,却给了她别种独特的韵味,再加上将养了半年多,身体状况都大好起来,人也仿佛年轻了几岁。
见着天色已晚,李清照起身告辞,李清月再三挽留都被婉拒,只好让小枣到库房挑了些礼物做回礼,送了李清照出门。
看着抬了李清照主仆的软轿晃悠晃悠地远走,李清月心情大好:看来历史真的有了非常大的改变,最起码这个命运多舛的大才女坎坷的一生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京东东路的收复使得李清照还能够回到祖籍老家探亲,她也不用如同无根的浮萍飘摇在江南之地,好歹,也有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家了。
棉花纺织作坊生产非常顺利,而派往南边收购棉花的人也频频传来好消息,说是因为李清月他们今年曾在南边花大力气地收购去年剩余的棉花,使得周遭更多的人知道了棉花的价值,纷纷前去购买种子种植,所以今年的棉花产量较去年有了很大提高。
李清月拿了好消息,笑容满面、雄纠纠气昂昂地前往赵府,准备跟赵开掰扯一下军费预支。现如今是虞允文主管武卫二军的后勤,由他提供预算清单,交由赵开过目后再发钱过去。而赵开不仅仅要供养武卫二军,还要给黄河北岸的韩世忠、岳飞等部提供物资和部分军费,可以说赵开身上的担子非常重。
不过李清月知道今年拨给济南府的资金还有部分剩余,再加上登州盐场大赚,怎么说也能顶上大半年,而明年年初,登州等地的玻璃作坊也要开产了,到时候出产的玻璃源源不断运往高丽、交趾国、大食等地贩售,定能赚回大笔的钱,到时候害怕没钱吗
所以李清月一点都不担心赵开的会赚不来钱,所以心情非常放松地跟赵开提了提,让他批准采购部分消毒纱布、绷带、军用棉被以及一批新式军装。
赵开眯了眯眼睛,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四娘啊,你也知道,咱也不容易啊。你看看,这些将士们出身入死,就是为了保卫国家,这些物资是肯定要买的,但是,能不能再把价钱降一降啊。”
李清月忙摇头道:“不成啊,赵伯伯,咱也不容易啊。你看看,老百姓们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忙活下来,就指着这点收成卖了过活。羊毛出在羊身上,咱不能本末倒置,杀鸡取卵啊。”接着李清月拿出她在现代上的经济学中模糊记得的一些道理,比方说老百姓手里的钱多了,就会去更多的购买商品,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得到良性循环什么的来忽悠赵开,一堆乱七八糟的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专有名词啪啦啪啦地钻进赵开的耳朵,弄得赵开头昏脑涨。
赵开告饶,端起温茶连喝了好几口,才舒服了。
“四娘啊,你这道理真是一套一套的,不过我还真没咋听明白。你这是自个琢磨出来的”
李清月毫无羞愧之心地点头道:“是啊,赵伯伯,我活这么些年,就琢磨出这么写道理来了,这是根据事实得出的结论,我可不是在蒙你。你瞧瞧,上回登州那边开了盐场,是不是许多百姓的荷包都鼓了起来,集市上是不是热闹多了您要是不信,就派人去调查调查呗。”
………………………………
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一)
更新时间:20130513
腊月初八,一大早小枣便起来抓了胡桃、松子、乳蕈、柿、栗来煮粥,窗外的天地白雪一片,一朵朵形状各异的美丽雪花纷纷洒洒飘向大地。
吕恪今日沐休,昨日便回了来,好不容易休息一日,他仍是十几年如一日般闻鸡起舞,出去练了一回枪法才带着热气回了来。
吕恪掀开帘子进来,见李清月闪着水润润的大眼睛看着自己,也不说话,长长的睫毛颤啊颤啊,惹得人心头发痒。
“怎么不多睡一会”吕恪摸了摸李清月因刚刚睡醒带着红晕的脸蛋,声音暗哑道,他昨晚可是折腾了好久呢。
李清月蹭了蹭吕恪的手,懒洋洋道:“醒了,少了个暖炉不好睡。你去换身衣服,再陪我睡会。”
吕恪闻言低笑,道:“好。”
不一会,李清月又钻进了吕恪厚实的胸膛,舒服地喟叹了几声,有个人肉抱枕就是舒服啊。
吕恪抱着小妻子,亲了亲她光洁的额头,有一下没一下地顺着她的头发,就像伺候一只懒洋洋正在撒娇的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