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云是吕恪的坐下骏骑,一等一等的好马,膘肥体壮,说是日行千里也不为过,而且颇通人性,李清月特别喜欢它。
吕恪看着李清月的阴晴转换的脸色,便知道她在想什么,刮了刮李清月的小鼻子道:“没事,别瞎想呢。是彬父虞允文的字行路的时候不小心拐着了脚,我便让他骑着红云回家去了。”虞允文租住的馆舍跟吕恪他们租住的院子一个东一个西,所以李清月刚才在院门等候的时候并没有见着虞允文。
得知红云安然无恙,李清月松了一口气,又琢磨着虞允文的脚伤了:“伤得厉害不等会要不要送点伤药过去”
吕恪拉着李清月进了房,一边解衣服一边道:“前几日肿的厉害,幸好带了个随军医官过去,及时上了药,现在好得差不多了。不用再特意送药了。“
李清月点了点头,表示知晓了,不过还是得按着人情风俗怎么也要送点慰问品过去,唉,做家庭主妇真烦啊。
为了庆祝吕恪回家,晚餐非常丰富。
不仅做了大家都十分爱吃的酸菜鱼、宫保鸡丁,还买了登州那边运过来的鲜货海鱼和龙虾,不过除了李清月外,吕恪、李晨夫妻两都不怎么爱这海腥味十足的海鱼。李清月倒是吃得津津有味的,还一个劲感叹他们不识货,哼,海鱼多有营养啊。不过对于大龙虾,大家倒是真心喜欢。
“二哥,这几天农庄的庄稼收的怎样了眼看着就要变天了,看天边那云朵积的,肯定要有一场大暴雨。”济南府秋天多雨,这阵子好不容易等到了大好的晴日,农民们纷纷卷起裤腿,下田劳作,争取在下一个绵绵秋雨到来之前把庄稼都收割好。
李晨皱了皱眉头,语气中有着难以解开的烦恼:“唉,说到这个就让人心烦啊。庄子实在太大了,特别是棉花地很缺人采摘棉花。”现如今农学监的农庄都紧着采收棉花都怕那好不容易再秋日中晒干的棉絮又冷不丁被雨打湿了,到时候就更难收获了,稻田和麦田里的人手更是缺的很。
李清月想了想道:“不如在城里雇些人去采棉吧。”后世中新疆是棉花生产大省,在收获时节也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在采棉机械没有出现之前普遍的做法是雇佣大批的采棉人人工采摘棉花,有很多想要勤工俭学或者呆在家中无事可做的妇孺都可以去摘棉花挣个零花钱。
李晨苦着脸道:“哪里来的银钱啊,你是不知道,那个刘先生唠叨着,农学监就要断粮了。”李晨口中所说的李先生是农学监的账房,也即是负责财务工作的,今年拨给农学监的全部基金已经全都到位,除去修建农庄、雇佣农户、教谕等等工作人员,再加上仍在加班加点地修建中的五层楼高的校舍花费的钱,所剩资金已然不多,但是年底放假还要给成绩优异的学子们颁发奖学金,还有辛苦工作的教谕们也要发点福利,所以看到账本上不断变小的数字的账房先生已经接近抓狂。
原本李晨也不该招惹到这位尽责的账房先生在他耳边嘀咕财政问题毕竟该担忧这些的应该是李清月这位幕后负责人,但是睡觉陈旉和李晨各自带领的研发组近来打的预算申请表的速度越来越频繁呢,刘账房不敢招惹农学监地位崇高的陈旉山长,只能拿李晨开刀了。所以,近来李晨是被刘账房那张嘴给说怕了,远远见着了也立马绕道走,不过倒是对农学监缺钱这一严峻现实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偶有闲暇之时会不时担忧一下。
李清月喝了一口鲜香的清汤,轻喟一口气,悠悠道:“二哥,别担心,等谷子和麦子卖了不就来钱了吗虽说棉花换来钱还需要一段时日,但是肯定会在明年开春之前有大笔收入。所以你就放宽心吧,刘账房也是吓唬你们呢,嘿嘿。”李清月举荐的这个刘账房,实在是个尽职尽责的账房先生,特别地节俭抠门,所以跟李晨唠叨着资金短缺啦要省着点花啦就如同他每日要吃饭一样正常,就算库房里还有黄金万两,他也要找人叨咕几句,不然他就浑身不舒服。
李晨不知道李清月心里想了这么多,倒是听了李清月的话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有钱就好,有钱就好,那他已经颇有头绪的品种改良课题便可以继续研究下去了。李晨如今是真的热爱着自己的行业,并且下定决心要向陈旉那样的人学习,一定要争取在有生之年编写出一本能够造福世人的农书。
第二天一大早,李清月就让小陈哥出门去农学监找来罗敏,他是农学监的管事,职务相当于负责宣传、招生、考勤等等后勤工作的管家。
“你在城里贴些告示,找些人手帮忙采收棉花,上边要说明老弱妇孺均可,只是孩子嘛也不能太小,就定为七岁以上吧。”李清月吩咐道。
罗敏恭谨道:“夫人,这工钱如何算呢”
李清月昨晚已经盘算得非常清楚了,点着手指道:“每斤一文钱,多劳多得。你带着人去记账,还要让人仔细验收,别让人掺了树叶什么的进去。”
罗敏拱手笑道:“是,小的一定看仔细了。”
问明了李清月再没别的嘱咐,罗敏便回去操办事宜了。、
李清月站起来懒懒地伸了伸腰,正好吕恪晨练完毕,拿着一条汗巾抹着额上的汗走进来。
李清月眯了眯眼,看着吕恪不说话。
吕恪见李清月看着自己,把汗巾一把扔到了旁边的架子上,上前搂住她亲了一口道:“吃了早膳过去还是到街上吃很久没去陈记包子铺吃包子了。“
李清月笑嘻嘻地捏了吕恪硬邦邦的二头肌一把,道:“行呀,就我俩去”
吕恪被李清月不安分的小手摸得下腹一紧,呼吸都乱了,不甘心地咬着李清月白嫩嫩的小耳垂道,低声道:“要不,今天别去了,我还要在家里歇上几日”
李清月被吕恪舔得发痒,咯吱咯吱笑了出身,闻言却摇头道:“不要,不要,今个儿有事,别乱摸”
吕恪不依,大手掌拨开李清月作乱的手,继续奋战:“就许你摸我,还不许我摸你了小气鬼。”
李清月气急,咬了贴过来的大脸一口,舌头碰到肌肤上,舔到了汗水的咸味。
“小猫儿,又咬人。”吕恪倒不觉的疼,但是对李清月这个习惯很是无奈。
李清月哼了一声,嘀咕道:“大色狼,快点去擦个身换身衣裳吧,我才不跟臭烘烘的人出门。”
吕恪见李清月态度坚决,知道这姑奶奶今日是非出门不可了,只得无奈地起身去浴室洗冷水澡。
此时的济南府城,较之吕恪走时的一个月前,变得更为热闹繁华了,连吕恪都不得不感叹,济南府真是一月三变啊。
“唉,这位吕老爷、吕夫人好些日子不见来了,这边请这边请。”吕恪和李清月之前总来陈记包子铺吃他们的招牌特色包子,而吕恪曾经短暂管理过济南府衙门事宜,因其相貌英俊,在城中老百姓心里印象深刻,包子铺里的机灵伙计更是不例外地把他给记住了。
“老规矩,要一笼羊肉馅的,再要一笼红豆馅的。”李清月跟吕恪在小伙计的引导下在一个靠窗的雅座落座,然后吩咐道。
“唉,好的咧。那还要点清粥还是鱼片粥”陈记每日做一种咸粥一种甜粥,李清月惯来不爱喝甜粥,所以小伙计只说鱼片粥。
李清月瞟了瞟吕恪,见他没啥意见,便道:“行,各来一份吧。”吕恪不爱吃鱼肉,跟大多数本土宋朝人一样,最爱羊肉,所以他吃羊肉包子和清粥,但是李清月早餐不喜欢吃得油腻,是绝对不会点肉馅的包子的。
“楼下怎么这么热闹”早餐刚吃到一半,楼下便传来阵阵喧哗,人们纷纷涌向街市一角,围成一堆堆的,似乎有热闹可看。
李清月瞟了几眼,道:“可能是招工的事吧。刚才我让人在城里贴告示,想找些人手快些把棉花收好,这要是耽搁上几天,大雨来了就不好了。”
吕恪知道李清月筹办棉花纺织作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估计是急着想把棉花入库,好早日生产吧,不过话说回来,李清月让人弄的那些纱布的确是适合包扎伤口,上次生产的那一批运往驻扎在宋齐边界的军队后,听得传回的消息说十分好用,想要他们再送一些来。可是南方的棉花产量也有限,去年的棉花不是已经纺成了棉布便是做成了被芯,哪里还能采购到棉絮呢所以要生产出下一批纱布绷带,还得等今年棉花收获后啊。
………………………………
第八十八章 丰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