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允文听到新开不久的济慈院有神医的消息时,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去试一试的,他不是个轻易会放弃的人,但是失望太多次,也不敢再抱有太多的期望。
谁知道这一试,还真是试好了。老郎中见多识广,几十年的治病生涯中还真碰到过一个跟虞母病情相似的案例,第二回医治这种病症,老郎中自然是熟门熟路,很快就根据病情开好了方子,几服药下来,不说药到病除,倒是真的好上许多。喜得虞允文都想跟别家那些人一样捧个俗气的写着“妙手回春”四个大字的牌匾送过去。
虞母奇迹般地渐渐好转,后来能下地以后,这个老母亲万分担忧自己的病情还会复发,想要在死前看到自己儿子金榜题名,功成名就那一天。其实虞母有这个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无奈之前虞允文一再以自己病重,身为儿子要侍奉床前为由,坚决不要参加科举然后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做官。
虞母一是拧不过这个自有主意的儿子,二是病中实在也是贪恋儿子承欢膝下,总想着自己过些日子便撒手归去,总不会耽搁太久,于是也就几次放下了。
可是这次虞母真的好起来以后,便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虞允文去科举,一定要他光宗耀祖,做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到了这个时候,尽孝道又得用另一种形式了。大孝子虞允文不敢反对,生怕气坏了母上大人好不容易养好的身体,吭吭哧哧地跑去贡院报了类省试的名,考了个华丽丽的第一名,然后就死都不肯来汴京参加殿试了。
虞母知道虞允文是担忧自己的身体,也不好逼得太过,反正这官是肯定能得了的,那剩下的也就由着他了吧。
………………………………
第七十一章 趁乱打劫
更新时间:20130328
潘贵妃当然无从得知虞允文提前出仕这件事背后的曲曲折折,也不会知道是自己一个政策来了个大蝴蝶从而得到今日的大惊喜。
既然想不通就不想了。潘贵妃把这些东西抛诸脑后,反正历史已经改变了,那么虞允文提前蹦跶也是有可能的。看着榜单上“虞允文”三个字,潘贵妃嘴角带着一抹算计的笑容,她粗略记得虞允文是个难得的文武兼备的文臣,最重要是个文臣啊这样一个难得的人才,实在太适合如今急缺的武卫二军参军这个职位了简直就是为他量身订造的
电石火光间,潘贵妃就想好了虞允文的去处,而且对自己的英明决定感到甚为满意。
李纲等人不知道为什么潘贵妃会这么执着地想把一个四川考生给弄到济南府去,在这短短的日子内,众位大臣已经深深感到了一个女人的不讲理和没法讲理的无奈,不约而同地更加殷切地期盼赵构的病快些好起来。
可惜,客观事物总是不为主观臆想所左右。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尽管赵构一直配合许叔微对自己的治疗,但是身体仍然以龟速好转中,不过总归是能好的,赵构倒也不心急。每日休养之余跟大儿子赵旉一起探讨经义、诗词、书画等等,不亦乐乎。
日子不经意间,便到了四月。
身负和谈以及迎回二帝重任的赵榛一行人,已经出发了差不多一个月,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宋齐边界。
而由韩世忠带领的给他们当后盾做震慑用大大军也急冲冲地在后边赶路。
而赵榛跟这秦桧一路赶来,好不容易到达了目前大宋疆土最靠北边、最接近金国的德州,在官驿呆了好几天之后,才在偶然间偷听到秦桧跟那王伦等几个去过北方回来的和谈使者的交谈中发现,自己是被彻底忽悠了
赵榛听到某个从金国回来的使者说人大金国新上任的小皇帝正忙着改革内政呢,大金国内自己都闹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的,哪有功夫跟他们和谈啊
赵榛听了想骂娘,你这是要谈呢还是不谈呢还是不谈呢合着这是耍了自己白跑一趟啊,这要是不能顺利举行和谈,那他岂不是不能把宋徽宗接回来立功那自己失了这次机会岂不是要眼睁睁看着那乳臭未干的小儿登上皇位
不是有句古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人要是能想什么都能如意的话,那就不是人生了。
所以,赵榛小同志,你还是淡定些吧。
看人大金国那刚被三个权臣刚拱上至高宝座的小屁孩完颜亶,人家这皇帝当得也不顺当啊。
刚上位的少年天子完颜亶似乎是完颜家族里一个基因变异种,对打打杀杀兴趣不是很大,更因为早年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刚刚继位不到两个月的完颜亶便决定发动一场波及全国的改制运动,对所有以前金国的各种旧制度进行一次彻底的革新运动
在安排好了吴乞买的安葬事宜后,完颜亶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改制运动。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金国太祖阿骨打发明的勃极烈辅政制度。
勃极烈制度诞生于公元1115年,是阿骨打为了巩固完颜家族在军事政治领域的地位而设置的一种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所有勃极烈成员组成了金国的最高军政权力机构。
随着金朝国家机构的日趋完善,勃极制度的功能正在逐步削弱。
当然作为大金朝新一代自觉受到大宋国强大的汉文明熏陶的皇帝,完颜亶很不喜欢这种非常过时的制度,便选择首先向它开刀。
三月,完颜亶正式宣布废除已经在金国存在了近二十年的勃极烈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类似辽宋等国的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
同时还实行三师太师、太保、太傅、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辅政制度,三师和三公一般负责领三省事或兼都元帅,是朝中的真正实力派职位。
这种模仿中原王朝的全新制度几乎颠覆了金国以前的行政制度,完颜亶要想全面推行难度很大。
取消勃极烈制度等于全面推翻了阿骨打时期所制定的皇位继承制度,以前实行勃极烈制度时所遵循的兄终第及继承法等于成了一文废纸,这当然使得以完颜宗磐为首的利益集团非常不满。
因为如果勃极烈制度不废除的话,完颜宗磐成为下一任谙班勃极烈的几率相当之高,如果要取消勃极烈制度,那么宗磐想当皇帝的几率则几乎为零,除非他造反。
所以完颜禀的第一次改革运动就遭到了朝中完颜宗磐派系的强烈反对,不过还好,完颜亶自己也有支持者,粘罕和宗干便是完颜亶的坚强后盾。
两个派系理所当然在大金国闹了个天翻地覆,于是,完颜亶刚上任不久,改革还未看到成效,就已经成功地制造了一场混乱和争斗,也不知道他是瞎来呢还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呢。
秦桧也没有料到居然会出师不利,才短短半个多月,金国就会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在这场混乱的政治、斗争中,完颜挞懒跟完颜宗磐是一派,此刻自己的权力地位岌岌可危,哪有时间来管和谈的事情
事到如今,秦桧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不能凭靠他的巧舌把这群打架打得正热乎起劲的人给叫停,总不能跟他们说:喂,你们先别争了,咱先谈谈议和的事情好不人家理你才怪。
秦桧跟几个手下商量了几日,小心斟酌着给朝廷送去了一份奏折说明现如今的情况。为啥要小心呢秦桧是担心自己再次被赵构冷落,现如今好不容易再有了点权力,秦桧说什么也不愿意放手。
秦桧跟其他几个使者在德州等朝廷的消息等的心焦如焚,一旁的赵榛的焦躁程度也不亚于他们,现在的赵榛开始祈求老天爷让赵构多活就一点了,起码要等到他回到汴京再出事,不然他怎么上下活动,寻求支持呢
要是赵榛知道赵构已经在逐渐好转,是不是会毁得肠子都青了呢
而远在汴京的潘贵妃,刚刚看到一次科举考试成功、圆满地落下帷幕,本来就沉浸在一种兴奋的成就感中,没想到又居然等到了这样的好消息。
没错,潘贵妃第一个反应就是好消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啊
潘贵妃连商量都没有跟赵构商量,直接去议政堂找了那四位重臣,铺垫都没铺垫,开门见山就让他们下令叫杨再兴、李彦仙、吴玠等军队开拔前往宋金、宋齐边境,在边境严阵以待。
秦桧的上书是先到达议政堂再发往潘贵妃处的,四位大臣自然明白潘贵妃的命令是针对秦桧呈上的消息而发布的。
他们也不笨,自然明白潘贵妃的意思,